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预习
2017-11-04张芳芳
张芳芳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不仅是消除学生听课障碍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精心编拟预习提纲是实现预习目的的首要工作,也是教会学生如何预习的重要方面。
一、以纲导读
许多学生认为预习就是课前将新课的内容看一遍,这是很片面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预习提纲,一方面通过提纲让学生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及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学生学些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科学地发现、探索、获取新知识,指导他们学会阅读,学会整理,学会迁移,学会探索,学会总结,解决如何去获取新知识的问题。现举一例说明。
“函数”第一课时预习提纲:
目的:能用映射观点来理解函数概念,掌握函数符号f(x)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重点、难点:函数的概念。
提纲: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初中己学过的函数的定义,解释函数定义中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的意义。
2、比较现在函数的定义与初中函数定义的区别与联系
3、比较映射与函数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说出决定映射与函数的关键要素,有几个方面。
映射定义中集合A、B与函数定义中集合A、B的元素有何异同点。
总结映射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并用映射的观点来定义函数。
1、若集合A是集合B的函数,则集合f(A)与集合B的关系是怎样的。
2、2、说明课本上的例子f(x)=x2+2x-1中f(x)表示的意义及f(2)=7表示的意义。
3、3、用区间表示下列实数的集合。x>2,x≧2,1 4、实践表明学生这样预习之后效果很好,学生基本可以掌握函数的概念。 二、以问导读 常言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习数学亦是如此。但由于数学概念抽象,思维逻辑性强,远不如文学作品那样吸引人。怎样让学生读进去呢?如果把知识概括成一些问题,作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方向地去阅读教材,就不会感到索然无味了。 例如:在“反函数”一节的预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①、反函数是函数吗?解释一下。 ②、反函数与原函数有没有关系,反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③、是否每一个函数都有反函数,什么样的函数有反函数呢?如何判断。 ④、如何去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你能总结一下吗? ⑤、反函数用符号f(x)表示,只能这样表示吗? ⑥、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关于y=x对称吗? 带着这6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基本上可以掌握反函数这一节的主干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高涨,跃跃欲试,都欲一展身手,解决教师的疑问。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在哪个领域,要想获得出色的成绩,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学会对遇到的一切问题“掘地三尺”,多问个“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学习新课,特别是学习内容较难的新开课,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疑导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看来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疑是创新的开始,蕴涵着创新的萌芽。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勤思、善思的思维品质,是数学的重要任务。“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激发其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疑”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励他们主动去探疑、释疑,从而获取新知识。 如何在预习提纲中设疑呢?一是在已有知识同新知识有联系和差别的问题上寻疑,二是在容易混淆的概念上找疑,三是在容易忽视的问题上创疑,四是在容易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问题上置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深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理解,辨明概念间的异同,培养他们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例如:在指导指数函数一节的预习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我在提纲中有“y=-2x是指数函数吗?”从而使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指数函数的图形是怎么作的?当你遇到新的函数,又想知道它的图形的样子,你还有办法吗?”带着疑问,学生们在课前很好的将課本进行了预习,并解决了老师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预习提纲中的设疑应让学生在阅读课本,并经深入思考或辩论之后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应太难,也不应太简单,而且这种方法也不能频繁地使用,否则,容易使学生兴趣下调,或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以趣导情 预习提纲的设计也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努力营造愉悦氛围,让学生在趣中学习,在乐中求知,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如在“对数的计算”一节的预习中我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将一张报纸对折64次,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厚度(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0。1毫米)。预习对数的计算,计算一下结果,你将会瞠目结舌。事后,有个学生说,这个问题太诱人了,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一种无形的力量的驱动下,我预习了新课,而且很快地掌握了,验算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数学真奇妙! 当然,数学预习提纲的设计,还应该引导学生讨论和练习,通过讨论进一步发现问题,澄清一些模糊认识,通过练习巩固预习效果。教师为学生拟订预习提纲,意在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并逐步过渡到在学完每节课后,学生能够拟出本节课的思路,找出重难点,归纳出解决的方法并牢牢得掌握它。通过预习,我校高一一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二次学校月考成绩,全校前20名,一班占据7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