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化与兴趣化教学研究

2017-11-04童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专业化教学研究

童怡

摘 要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拥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因此,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育部门应该专门为其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除了文化课外,体育教学也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专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兴趣爱好,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通过专业化与兴趣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其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 专业化 兴趣化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校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好习惯。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水平还远远的落后于国外,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模式都急需转变。体育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包含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虽然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也象征性的做了一些改变,但总体来讲,改革力度并不大,没有从思想理念上发生转变。现在我国的小学体育发展现状如下:

1.1体育教学的变化

从发展的目光来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目前正走在改革的路上,相对于从前毫不重视的态度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如今体育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教育部已经把体育成绩纳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考察的重点。同时,教学模式也将逐渐发生变化,以便于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1.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体育教学过程主要在室外完成,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21世纪以来,我国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体育活动形式也日渐丰富起来。但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依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与国外的小学相比,教学模式单一,甚至没有室内体育教育场所。政府及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重视,所以资金投入较少,不能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导致学校没有条件开展室内体育教育,使教学模式单调,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1)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推广的道路上形成了绊脚石,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导致素质教育在短时期内很难做到完全普及。因此,体育教育一直难以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学校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上,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是以文化課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能会有数个体育老师,但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城镇中,小学里基本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基本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代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体育教育的专业化。

(2)在大部分小学生的心里,体育老师是高大威猛、一脸威严的形象。因此,导致很多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具有本能的畏惧心理,很难培养其热爱体育的兴趣。所以,体育教师应该不要过于严肃、刻板,可以用更富有朝气、活力、幽默的面孔来面对学生,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2小学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策略

2.1体育教学需吸引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支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们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段,很容易对教学过程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

(1)体育项目一般以竞技的形式为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的竞技性,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从而吸引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布置好教学任务后,让学生之间进行分组,再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调整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完成速度快、质量高的小组可以提前开始自由活动,完成速度慢、质量低或者态度不认真的小组,将延长训练时间。这种竞赛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赏罚分明的措施,又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应用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心理脆弱,自尊心很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鼓励,在学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时,不要一味的指责、批判,更不要冷言冷语的讽刺学生,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分析,也许有的学生确实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需要要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先降低任务标准,使学生通过努力保证能够达到目标,再鼓励学生勤加练习,争取完成原本的教学任务。教师的鼓励能给予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增强了身体素质,并体验了成功的感觉,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2.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由于我国在各种国际体育赛事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体育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小学体育的教育模式依然缺乏专业性。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扩充小学体育的师资力量;完善校园的各项体育设施;提供体育教学所需的专业化器材等。无论是政府、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应该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2.3专业与兴趣的完美结合

小学体育教学的变革,要符合科学的教学模式,专业与兴趣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小学体育教育要全面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的基础上,再实现教学的专业化,最终使学生养成勤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3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兴趣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养成专业的体育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云云.对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1):387.

[2] 赵志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激发对策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7):27.

[3] 马志辉.关于对小学体育教学激趣策略的探究[J].未来英才,2017(1):135.

[4] 严勇.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7,14(9):156-172,174.

[5] 郭健.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实例[J].速读(中旬),2017(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化教学研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