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问题探析
2017-11-04盖永珍
盖永珍
摘 要 足球,作为风靡全球的一项运动,拥有着“世界第一运动”的美称,在世界体育平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发后,国家逐渐加强对国民素质发展的投入力度,推动全民健身。九十年代中期,伴随着国家对足球职业化发展的推动,大批的足球职业俱乐部、青少年足球学校与业余足球俱乐部在全国各地不断建立,中国足球事业的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少年足球作为足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未来希望,必须得到大家深刻的认识和重视。本文就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些许见解。
关键词 青少年 足球运动员 培養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在任何国家,想要提高足球水平,除了需要加强现役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素质以外,更需要注重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注世界上那些足球水平高超的国家,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拥有着完善合理的选拔、培养机制,来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保持自身的活力。而我国尽管从1985年就提出从青少年开始培养足球运动的口号,也的确有着自我的一套选拔与培养运动员的体质,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本文就从了解我国青少年选拔与培养体系开始,找出其中隐藏着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1青少年足球选拔培养制度进况
随着1992年的体质改革,中国足球管理体质发生变化,原来由国家直接投资管理的模式变为了由俱乐部形式为主体的新型管理体系。且经过改革后,国家培养足球人才的方式也发生变化:人才的培养变得取决于市场需要,而非上级指标。其投入资金也多由市场或私人投资获得。且在足球行业的管理发面,足球管理协会和体育行政部门也逐渐只注重于定制、监督和指挥等大方向的工作,具体管理给予各俱乐部相当的自主管理权。这一现象使得在足球人才培养发面,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的形式:
(1)职业俱乐部自行建立的培养体系。包含招收有天赋的青少年为后备梯队的体系和从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中选拔优秀学员的体系。自从90年代足球职业化改革,足球管理协会就发表了明确的规章制度,要求各职业俱乐部必须建立自己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系。未建立合格培训管理体系或建立后未成立出后备人才培养梯队的俱乐部将不予承认,并就俱乐部管理与训练体系提出了相关规定。这一系列措施规范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管理,是教练员和球员得到经济来源,极大调动了训练的积极性。
(2)各地相对应级别的代表队培养体制。目前我国一些省市还大致保持以前的运动会竞赛、训练管理体制。这种训练培养体系由所在地体育局进行负责,由当地的足球管理协会负责具体的工作。运动员多从所在地方的业余体校、足球中小学和业余俱乐部中进行选拔,并集中管理,统一训练最后一起参加比赛。该培养体系具有临时性,队伍成立的目的也只是参加某个比赛,目标完成后人员解散,成员回归各自原属单位。
(3)业余俱乐部培养体制。业余足球俱乐部多由私人或团体建立,以收费的形式招收那些对足球有兴趣的人员。不存在一定的训练时间和强制性的管理调理。成员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可用空闲的时间参加训练。此类俱乐部的成立多由于近年来足球运动在我国的兴起,人们自发地寻求相对的足球训练和指导。部分人注意到这种市场需求,组织建立了足球业余训练俱乐部。这一类培养制度的优点有人员多,组织方便,规模繁多。
(4)足球学校培养体系。足球学校大多为私立学校,除提供足球训练外学校同时负责学生们的文化教育,学员通过相应的考核才能够进入学校。学校的管理形式多是自费情况下的全日制集中管理。在中国大学生于市场的过度饱和的情况下,足球这一行业拥有辉煌的前途,使许多家长转变孩子的培养目标,想把孩子培养成足球运动员。在这种形式下,足球学校应运而生。
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过程的问题
(1)大众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足够的关注。虽然现在足球行业已获得人们的认可,但大众们仍没有意识到自身对足球行业的影响。人们还只关注于中国足球输球与否,而他们并不知道青少年足球训练才是一个国家提高足球水平的根本保障。我国青少年足球虽也有其相应的培养体系,但仍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2)足球训练观念的落后。想要提升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效果,提升和改善训练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观念上落后于足球发达国家。需要从世界上足球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学习他们的训练观念。在他们国家,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的工作重点在于选拔人才与培训球员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目前在我国,多以“成绩论”来决定一切,不注重对人才的发掘,且在训练方面,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多缺乏长期系统的训练,教练员急于求成,往往是为目的而训练,达到目标就算完事,不关注球员的个体特质或潜力,属于模式僵化,在训练观念上还是以前的老一套,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
(3)在足球技术和战术的培训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多注重体能训练而缺乏技术训练的意识。没有合适的训练方法,在战术训练方面也多有不足。在足球运动中,有时光是体能好没有技术是踢不出好成绩。而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往往喜欢体能训练,例如让球员们重复枯燥乏味的跑步训练,不多进行实际对练,形式总是训练几小时,实战几分钟,使球员大都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长此以往,球员对足球的热爱和激情只会消失泯灭,训练也将变得形式化,学员们的技术更得不到进步。于此同时,在一些业余足球俱乐部中,球员们的训练时间和次数不统一,教练又不能进行对应的调整。且在战术训练方面,我国因为足球事业起步晚,在足球战术的储备,开发与运用上仍有不足。
(4)部分足球教练员专业素质不达标,足球教练员是传授青少年运动员足球知识和技能的人,其专业素质的高低对球员训练的成效有着相当的影响。在中国,因国家足球发展起步晚,缺乏相应的足球教练员,所以大多地区教练员的水平并不能够满球员的需要,而有限的优秀教练员也因为酬劳和工作福利,多集中于大型的足球职业俱乐部,不愿到其他地方就职。且教导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足够的相应专项知识,如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理论、训练学理论等,难以因材施教,对各个球员进行训练方法的调整。endprint
(5)各足球队伍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忽视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等。在训练过程中,对青少年球员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容易影响青少年潜力的发挥,造成人才的浪费。
(6)人才培养目标偏离方向,义务教育未能得到落实。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更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否则即使成才也将难以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同时,球员也需要相应的文化教育,因为好的球员也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且目前我国足球培养体系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职业运动员,球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因此,文化课的学习对培训球员也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实中各足球培训机构并不重视这两个方面,路走偏锋。
(7)部分俱乐部或学校经费不足,难以尽力的发展青少年足球。经费不足将直接影响到球员的训练和比赛。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今后的球队需要将发展经费作为其一项重要内容。
3关于解决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建议
3.1推广足球大众化
任何行业要发展,离不开大众的支持与参与。不像巴西等国家,我国缺乏浓厚的足球氛围,足球爱好者在人群中占比较少,大众关注度不高。在这种大众环境下,我国参与进足球行业的人员较少,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可选范围较窄。所以国家需推动足球大众化,加强国民对足球行业的关注,使大家了解足球,认识足球,才能获得大众的支持和参与。青少年足球培训才能越办越好,更具活力。
3.2改善培训方法
与足球水平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在足球技术和战术训练上处于落后。国内需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战术意識,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足球培训管理体制。尤其在球员战术目的、对手战术的认识上需加强训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就带入战术意识的培训,提高球员大局观认识水平。培养球员之间的配合,注重球员位置技战术、隐蔽传球等战术意识的培养。通过以训练改进,比赛实践的方式,逐渐加强我国足球水平。
3.3妥善管理,因材施教
足球运动是一项时常较长,对球员各项素质要求较高的比赛项目。而青少年球员的综合技能水平、速度水平、抗冲撞能力和控球能力等都需要球员的辛苦锻炼才能得到。对球员进行统一训练能起到球员们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作用。且青少年正处于一个身体素质与世界观飞速提高和建立的时候。对这一时期的球员,教练员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密切关注各个球员的身体和心理情况,对不同球员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形成青少年身心创伤,严重影响球员的训练效果。对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球员需要给予鼓励,合理加强锻炼,最大化发挥出球员的潜力。而对表现一般的球员,要主动加强指导和鼓励,不能让球员出现灰心失落的情绪,以免影响他人。
4小结
本文从了解我国青少年选拔与培养体系开始,分析其中隐藏着的问题有:大众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正确的认识,足球训练观念的落后,在足球技术和战术的培训方面不合适,部分足球教练员专业素质不达标,忽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偏离方向和经费不足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三个三个较易实施的建议:推广足球大众化,改善培训方法,妥善管理。然而,因本人阅历尚浅,考虑问题不太全面,其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希望能借本文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光磊.浅议青少年足球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5(5):41-42.
[2] 王晓东.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7):48-52.
[3] 袁博.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7.
[4] 陈纪一.浅谈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的误区[J].科教文汇,2012(11):159.
[5] 张庆春.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79-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