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禁城的建筑屋顶艺术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2017-11-04王汉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紫禁城

摘 要 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本文以紫禁城的屋顶建筑造型艺术为研究点,站在服装设计的角度,结合服装的配饰、服装的造型、服装的材料等方面阐述如何将紫禁城的建筑屋顶造型艺术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去。

关键词 紫禁城 屋顶艺术 现代服装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且独立的工程技术,就是和西方的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也是人类艺术的宝贵遗产。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意蕴除了在它的结构方面呈现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屋顶、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置。中国古代建筑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经验,而紫禁城建筑是当今中国最接近近代建筑特色的经典建筑。

1紫禁城建筑的历史渊源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更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群。从秦朝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所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宫殿建筑规模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加大,其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有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以北京的故宫为典型代表,。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可以说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歷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

2紫禁城建筑屋顶的特征

紫禁城的屋顶建筑是紫禁城建筑中极具艺术性也极具特色的部分,那深远的出檐,凹曲的屋面,反宇的檐口,翘起的翼角,突出的脊饰,丰富的瓦件等无处不彰显着美学的蕴意,可以说,紫禁城的屋顶建筑是紫禁城建筑群中最靓丽的风景。

2.1紫禁城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建筑一般都是由台基、构架和屋顶三部分组成。但整体上看,中国古建筑在设计上建筑屋顶同屋身比例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这一点与重视墙面上的装饰是有明显的不同。正因为如此,古代匠师们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利用斗拱创造出各种各样起翘如翼、极具艺术型的屋檐,巨大的体量和柔美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同时,恰当的屋脊雕饰以及对檐口瓦装饰性的处理,这些都使得屋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标志。古建筑屋顶形式多样,以高级向低级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不同的造型体现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在紫禁城中,由于所处的地方主体宫殿地位等级不同,屋顶的样式也有所不同。重檐庑殿顶是在紫禁城屋顶建筑中最长见的,是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这种顶又称“五脊殿”,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武当山金顶,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即此种殿顶。

2.2紫禁城建筑屋顶的色彩

说到紫禁城里的建筑,其基本、典型的色调为黄红两色,大凡品位较高的建筑,均以黄瓦红墙为基本特征。这一切的黄瓦红墙都与皇家以及封建统治者内心的华贵、庄严、兴旺的气象连接起来,给人一种庄严不可凌越的崇高感。

其实在修建紫禁城的之前,并不是用到这么多的黄色琉璃瓦来修造屋顶的,而主要是灰色、黑色和绿色的色调为主。到了明代,颜色才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了,而这些颜色当中,皇帝最喜欢的就是黄色了。自从很早以前的汉代之后,黄色的地位就慢慢的变得高贵起来,因为《易经》上说“天玄而地黄”,在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中,将五色与五方和五行相配,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黄色袍服成了皇帝的专用服装,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带兵在外,诸将乘机拥他为帝,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成了北宋的第一任皇帝,黄色与皇帝联系在一起了,最终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所以紫禁城里大多数的宫殿都使用了黄色的琉璃瓦。

2.3紫禁城建筑屋顶的装饰

紫禁城的建筑屋顶装饰的分类:正脊装饰,垂脊装饰,宝顶装饰,翼角装饰,瓦当、滴水装饰。而最让人们认知到紫禁城的建筑屋顶装饰还是正脊装饰和垂脊装饰,因为上面有许多的走兽。

紫禁城宫殿屋顶檐角上所塑造的琉璃“仙人走兽”,不仅仅只是帝王宫殿上的装饰物,而且还是屋顶防止雨水侵蚀渗漏和松散脱裂的重要琉璃部件,是古代建筑匠师们把实用构件与艺术造型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典范。

3紫禁城的建筑屋顶元素在现在服装上的表现

3.1紫禁城的建筑屋顶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的蓬勃发展,服装已不单单的作为人们日常穿着的必要品,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服装设计师通常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寻求更多的创作灵感与素材,其中服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培不仅是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其中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玫瑰坊服装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郭培2012“龙的故事”高级时装系列在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发布。其中就有皇宫屋顶屋檐的设计在服装中的运用。endprint

尤其是2002年,著名服装设计师胡晓丹设计的《流动的紫禁城》大型服饰展在金色歌剧院亮相,以紫禁城为题材的近2000套服饰美轮美奂,绚丽多姿,在服装的灵动之美外演绎出紫禁城的生动气韵和盛世辉煌,令成都观众享受到了一场视觉饕餮盛宴。胡晓丹以紫禁城建筑为题材而设计的这套系列服饰在1995年推出,在经过独特的联想和大胆变形,紫禁城巍峨的城墙、金碧辉煌的鎏金大殿以及馆藏珍宝,都以次出现在了这一系列的服装上。《流动的紫禁城》是在《紫禁城》系列基礎上进行再创作与升华,以紫禁城的中轴线为题材,将走兽、屋脊、门钉、造型转移到服装上,以服饰的精美反映了中国建筑的历史、文化。

3.2紫禁城的建筑屋顶元素和服装造型设计

注重建筑般的立体空间,形体显露,细致描摹已是设计师们所追求的。自13世纪以来就逐步形成了“立体性”外形,完全以人体三维尺度为基础来剪布料,使其在缝合后形成与人体外形基本相一致的适体造型,烘托出人体的曲线,形成较固定的立体廓型。但有的设计师为了更加的体现人体体形特征,以更为立体的手法,任意向外部空间延展,以减弱人体的表面特征进而夸张人体的某些局部特征。利用建筑特性的服饰造型,设计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的服饰造型。许多设计师运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和利用现代工业技术的加工手段来塑造艺术形态,使其作品具多维的立体造型及材质的美感。

从国内外的服装设计来看,服装造型常常受到建筑的影响,从内容上来看,以服装整体为重点的造型设计和以局部为重点造型设计。在紫禁城建筑屋顶的元素融入服装造型设计中,特别是人体的肩部、胸部、背部和臀部都是具有表现其建筑特征的重要部位。而其他部位也因需活动,用硬挺服装材质表现其建筑感要有利于人体的穿着的舒适度。因此,我们在将紫禁城建筑屋顶造型融入服装设计中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我们可以通过局部造型变化来增加服装的体积感,这是以几何抽象化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二是在服装材质自身重量的范围内,通过堆积面料来增加局部造型的体积感。三是用打褶或收省的方法来增加服装与人的内部空间。我们在进行服装设计时,方法是多种多样。通过各种抽象化的建筑元素,给服装的外轮廓造型增加了许多趣味性。

3.3紫禁城建筑屋顶装饰图案在服装上的运用

图案是设计师在设计服装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紫禁城的建筑屋顶图案非常丰富。主要有龙凤纹祥、仙人走兽,还有瓦当和滴水上的植物纹样等,形成了具有典型的文化内涵的图样。紫禁城的建筑屋顶图案可以运用到领口的装饰、袖口、襟边、胸前、腰部等等。

紫禁城建筑屋顶上的走兽为例,现代的人们把走兽进行变形、提取,运用在服装图案上,让它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我们将屋脊上的走兽进行提取、概括,去掉某些成分,保留主要的形态特征和装饰意义,使其特征跟更加的典型明确。

3.4紫禁城的建筑屋顶色彩在服装上运用

紫禁城里的建筑其基本典型的色调主要为黄红两色。在中国但凡品位较高的建筑,都均以黄瓦红墙为基本特征。如中国高端时尚品牌NE·TIGER 2016“清·旗袍”高级定制这一系列。这一品牌是张志峰先生在1992年创立的中国顶级奢侈品品牌。而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NE·TIGER始终秉承“贯通古今 融会中西”的设计理念。在2016年高定“清·旗袍”高级定制这一系列华服旗袍发布会上,色彩上提炼了由八旗演变的正黄、正白、正蓝、正红,结合鹅黄、象牙白、月石蓝、珊瑚红八种色彩渲染华美的丝绸。造型上运用经典版华服旗袍复原了乾隆皇帝的朝服和慈禧太后的氅衣,所以正黄和正红两色在这一系列中大量的使用。

黑格尔曾说:“服装是流动的建筑”,设计师迪奥也曾说:“衣服是使女性身体的比例显得更美的瞬间的建筑。”定居巴黎的三宅一生曾说:“在巴黎,每一座建筑、每一堵墙……都能启发我的创作。”服装与建筑之间相互融合,在造型、色彩、比例、材料等方面都以独特的视角和设计方法表达着艺术价值与审美方式。清代皇宫建筑屋顶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对现代服装设计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简介:王汉蒙(1991.6-),女,蒙古族,湖北襄阳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服饰与童装 。

参考文献

[1] 何丽.浅谈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紫禁城的色彩学[J].晋中学院美术系,2005.

[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3] 朱松文.刘静伟.服装材料学(第4版)[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4] 崔玉梅.服装设计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J].中华建筑,1997.

[6] 车卫东,王京菊,唐怡.面料材质与服装造型风格的关系[J].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2013.

[7] VOGUE时尚网-《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vogue.com.cn/.

[8] 网易时尚网 http://fashion.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禁城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紫禁城365
二○二○紫禁城杂志(全12期)
紫禁城杂志(2020年)
紫禁城建筑之道 典藏版
紫禁城600年
紫禁城里的小秘密
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悠悠六百年,巍巍紫禁城
蓝天下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