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的思考

2017-11-04张烨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张烨

【摘 要】作为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共享经济的特点在于以第三方平台为依托,通过转移闲置资源所具有使用权的方式,在提升存量资产所具有使用率的基础上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创造相应的价值。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共享经济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共享经济的成因,其次是共享经济的内涵,最后是共享经济所对应的商业模式。只有对共享经济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将其具有的积极作用进行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共享经济;成因与内涵;商业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如何促进经济进步以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共享经济也因此开始为人们所熟知。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专家和学者们针对共享经济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仍旧停留在实际应用案例方面,尚未向其成因、内涵、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便以共享经济作为切入点,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共享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

共享经济是在多种不同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对共享经济具有支撑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软件、经济、硬件等。通过对共享经济的产生背景加以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六个不同的方面:其一,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自2000年出现第一代智能手机到2015年,移动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能获取了多达19亿的用户,通过调查能够发现,在年轻全体和收入较高的群体中,以移动智能手机为代表终端设备具有更加明显的渗透性效果,这也为共享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二,央行在2011年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布了第一批拍照,至此,第三方支付正式迈入快速发展的领域范围内,这也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三,随着位置定位技术、虚拟计算技术等新兴及技术的出现,交易成本与之前想比具有明显的降低,交易撮合率则得到了提升,这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其四,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全球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经济危机问题,资源被大量闲置,因此,如何保证闲置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就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共享经济由此而产生;其五,无论是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在共享的过程中获取的一定的利益。供给方可以通过转移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方式获益,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满足感。需求方可以获取比传统商业组织所提供服务以及产品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各类服务、产品,在消费的过程中,与之前相比需求方拥有了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多的主动权,这对需求方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其六,现阶段,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企业需要经由产业链完成串联工作,但是由于企业缺乏高效协同、产业链加码情况严重,导致交易成本的增长趋势始终无法得到应有控制,市场效率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契机的正是传统商业模式[1]。

二、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的特点是以第三方平台作为依托,完成将处于闲置状态的供给方资源使用权向需求方进行暂时转移,以此来增强生产要素所具有社会化特征的强度,在提升存量资产使用率的基础上创造大量价值,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共享经济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共享經济平台、供给方和需求方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从供给方的角度出发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成为服务、产品供给方的权利,只有企业或是个人愿意将所拥有闲置资源的使用权向外进行转移即可,由此可以看出供给方具有十分突出的扩张潜力,市场容量较之前相比也有所增加,存量资源所具有利用率的提升,则是供给方的来源动机。从需求方的角度出发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具有成为需求方的权利,这里需要注意一点,需求方需要通过租、借或是其他共享方式才能够获得物品所有权,供给方所提供服务或是产品的性价比,对需求方收益具有直接影响,服务需求池就是基于此而形成的[2]。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需求方具有主动权、选择权和参与权,而以共享经济平台作为主要渠道所开展的透明交易活动,需求方需要支出的费用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降低。总的来说,共享经济的内涵可以被概括为去中介化并进行再中介化的过程。其中,去中介化指的是供给方和需求方不需要再依附于传统的商业组织,以P2P借贷为例,供给方和需求方不需要再依附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组织便可完成对资金进行调配的环节,打车软件的出现,使得司机和乘客不需要再依附于出租公司或是其他商业组织,便可以完成相应的匹配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共享经济的内涵主要为去中介化,以出租车和金融为代表的诸多行业都因此而达成了脱煤的目标。同样,共享经济的内涵还包括再中介化,供给方和需求方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相应的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依附,仍旧以P2P借贷为例,资金的供需双方可以在该平台上完成对需求加以匹配的工作,并为接下来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三、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现阶段,在众筹、租车、住宿、网络借贷等诸多领域中,共享经济都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Airbnb公司和Uber公司,二者的市值分别为25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与从事相似或是相同服务的企业相比,在市值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下面就以共享经济所对应商业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应有的帮助。

共享经济所对应商业模式主要指的是闲置、价值与回报三者的结合,负责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人员,往往拥有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以及闲置资源,因此,供给方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对资源使用权进行让渡或是提供相应的服务,需求方在不拥有资源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租、借或是其他共享方式对具有需求的物品加以应用,这样做不仅需求方能够创造更多的机制,供给方还可以获取相应的精神或是金钱方面的回报。共享经济平台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原因主要在于共享经济平台具备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体验、双向补贴等方式,需求方在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相应的供给方,供给方则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获取到持续、稳定的客源[3]。以供给方具有的个性化程度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非标产品与标准成品两种。非标产品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了供给方可以根据需求方提出的要求,对其加以调整,保证定制服务具有的优势能够被充分体现出来;在对标准产品进行分类和定价时的主要依据为标准化程度,换言之,供给方可以根据产品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对其进行分类与定价。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供给方的组织形式,包括C2C模式与B2C模式两种。C2C模式重点突出服务与产品需求在场景化、个性化方面具有的需求;B2C模式与C2C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能够与规模化供给相适应。endprint

共享经济平台可以将需求群体具有的特点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将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企业或个体加以划分,并结合所处地区人文特点以及需求方具有的实际需求,完成品牌定位、开发适应性功能的工作,再以此为基础,对完成交易后需求方发表的评价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共享经济平台并不具备对用于提供各项服务的物品的直接所有权,共享经济平台所具有的成本低、投入少等特点也正是由此而产生的。共享经济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以按需分配作为主要原则,根据大数组算法得出的结论,将产品或是服务向最方便的客户进行推送。想要充分发挥共享经济平台具有的作用,需要将供给方与需求方进行紧密连接,无论是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具有明显的叠加性、延展性,该平台又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的增加,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具有的用户粘性自然也就随之提升。另外,由于共享经济平台十分注重能够帮助供需双方建立起稳固合作关系的征信机构、社交网络等,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对共享经济平台进行监管的方面,例如前一阶段发生次数较多的P2P平台的跑路现象,想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政府部门首先需要对监管主体加以明确,然后再通过第三方平台对中间账户进行托管,保证P2P平台始终处于严密的监测之中,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保证政府部门针对第三方平台所开展的监管工作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通过对共享经济所对应商业模式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共享商业模式的特点同时也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传统商业模式需要投入一定量资金才能保证自身正常运行,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大量沉没成本的出现,运营转型慢、成本高等不足逐渐显露了出来,在供给方所具有限制资源的帮助下,共享经济平台对固定资产投入的环节进行了省略,运营成本自然会有所降低;其二,共享经济在价格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商业模式中供需双方之间存在以供應商、渠道商在内的诸多交易主体,交易成本随之上升。但是在共享商业模式中,供需双方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直接匹配并完成定价工作,不存在中间商对利润进行侵蚀,价格优势自然十分明显;其三,能够对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加以满足。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无论是需求方获取的服务还是产品都存在着标准化的特性,但是由于在共享商业模式中,供给方由原有的商业组织向企业、个体进行了转变,因此,非标准服务和产品就成为了供给方所提供物品的主要组成部分,需求方对定制化、个性化具有的需求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其四,共享经济的出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统商业模式产生的基础在于对资源要素进行大量、不间断的投入,新的服务或产品才能产生,共享经济所对应配置对象以闲置资源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闲置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社会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4]。

四、结论

通过对上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作为典型的新兴商业形态,共享经济的出现,对传统商业模式具有颠覆性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由于共享经济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现阶段仍旧存在着明显的商业逻辑痛点,想要保证共享经济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的作用能够被最大化呈现出来,关键在于对共享经济的内涵、成因和商业模式加以明确,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解决各个痛点,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熹微,王乐.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7(24):208.

[2]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3]杨帅.共享经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6(02):35-45.

[4]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2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共享经济的税务问题研究
探析网络预约车类共享经济平台的法律保护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