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017-11-04汪友芳
汪友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初中信息技术已经开设多年,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之后,教学思维固化,教学内容流于形式,学生学习兴趣较淡,课程认知存在偏差等。新形势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思维,从授人以渔的角度去阐述内容,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教学革新;策略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重视程度
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理念还比较滞后,教师对课堂教学不够重视,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并且对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和上机操作重视不足,课时不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很多的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上信息技术课,没有教师的管控,初中生就知道玩耍,有的打游戏、有的看电影,还有的网络聊天。能听懂的就听一点,没兴趣的索性就不学习,这样下去,学生是不可能习得相关实用能力的。为此,作为一线的初中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学习的意义,并且巧妙的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至于学生有没有学会或者有没有理解相关的知识,教师是很少关注的,而学生也就顺其自然,没听懂也就不了了之了,长时间下来,学生基本上习得不了什么能力。为此,信息技术教师要转变滞后的教学理念,做到以生为本,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同时也要开足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强化上机教学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操作,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從学情出发,针对学情巧妙的设计和整合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熟知的知识和操作,可以不讲;对于较难的知识点,一定要讲解全面。比如在讲到Word、Excel、Power point的时候,对于具体的功能一定要反复演练和反复练习,同时布置相关的操作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让学生掌握全面的办公软件操作技巧。再比如对于系统的更新或者安装,老师一定要讲授给学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对于常见或者常用的软件操作也要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教师才实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说,不要全包圆,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收有放,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合作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只有重视信息技术学习才能从源头上提升他们的操作和实用能力。同时,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留足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于课后作业或者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问题,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课堂教学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上,放在信息技术技能的训练上。教师应该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同时为了让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精讲巧问,善于设计,让能力训练着眼于普通的课堂提问、练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三、优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的老师都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起来乏味,教师教起来也觉得动力不足。新形势下,学情和教情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学生现在学习的途径非常的多,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也有所涉猎,为此很多基本性的知识学生是有所掌握的。为此,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学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比如巧用教学留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展情境教学,把实践课开足,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习得知识和能力;开展问题情境教学,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尊重学情,对于关系学生发展的知识要讲解透彻,同时设计好辅导练习。教育教学的核心不是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只有重视信息技术学习才能从源头上提升他们的操作和实用能力。同时,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留足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于课后作业或者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问题,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课堂教学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上,放在信息技术技能的训练上。教师应该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同时为了让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精讲巧问,善于设计,让能力训练着眼于普通的课堂提问、练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初中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信息技术和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它的地位也逐渐的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3(16)
[2]李云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J].学周刊,2015(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