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2017-11-04徐素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实时监控

徐素华

摘 要 思想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基础学科之一,可以帮助大学生导正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是高校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现代化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将手机媒体信息交流体系合理的引入到大学政治教育中来,一方面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维。

关键词 短信平台 实时监控 主题窗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手机媒体主要是以智能手机作为信息传输、处理的平台,与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共称为“五大媒体”,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改革。将思想教育工作与网络信息媒体平台相结合,深化政治思想的导向作用,是当前阶段教育行业推出行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1通过手机平台,构建大学思想教育新模式

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智能数据交流平台的建立,当前阶段教育行业的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承载作用,通过形式多样、传输便捷的信息平台将思想教育工作推行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出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充分的利用信息媒体资源,深化教育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1.1引进手机媒体的先进思想教育理念

通过手机媒体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高效教育个人及团队利用网络信息媒体技术平台,采用资源共享、信息推送、在线问答等教育模式,深化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这种新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贴近生活的教学,并及时依据社会热点调整教育内容,是提升思想教育效果,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

1.2进行手机媒体功能细化,提升高校思想教育功能

1.2.1收件箱-实时的收发信息

利用手机的实时信息收发功能,教师可以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生活问题、学习困难等及时了解,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思想教育需要立足于生活实际,师生之间通过对时事政治、新闻等方面的探讨,加深学生的印象,开阔视野。为此,利用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实现无缝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升高校学生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发挥思想教育课的导向作用。

1.2.2浏览器-发挥示范教育功能

除具备即时信息传输功能外,手机媒体还可以通过浏览器等应用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管理与提供学习资源的服务功能。为此,整合平台内部的信息数据,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增加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与互动性,是拓展手机平台教育功能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高校思想教育部门可以将重大节日、社会重要事件、典型人物、最新政策等作为开展政治教育的契机,通过浏览器的推送功能进行宣传推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课程,充分发挥示范教育的功能。

2探索手机媒体教学应用的有效途径

2.1完善短信平台建设,缩短资讯的传播时间

手机媒体由于携带方便,功能强大等特点,可以帮助使用者在第一时间内接收信息,将手机媒体作为切入点,建立高校教育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资讯传播的时间,提升学生获得信息的效率。高校应完善短信平台建设,及时通过群发传递信息,从而构建覆盖全校的无限网络系统,将高校学生按照一定的特点划分为不同群组,利用小组群发、全体群发等短信发送模式,实现信息的分类传输。

2.2实现全方位的管理监控,有效甄别信息数据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手机媒体的智能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支持,然而,信息化社会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平台上传播的信息数据日益复杂化。手机的使用覆盖面广,信息的接受渠道也较为多样,高校教育团队应加强媒体平台的管理监控,甄别健康有益的信息,净化网络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完善手机媒体的管理制度,针对常见问题进行信息监管,组织网络管理专业技术较强的教师、学生建立预警小组,对突发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等方式,创建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手机媒体交流平台,提升高校学生对接收信息的判断力与各种复杂文化的免疫力。

2.3建立主题窗口,培养审美情趣

手机媒体具有可读性、互动性、新奇性的特点,文字短信、彩信、WAP和IVR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使手机媒体可以发布图文并茂、音视频俱佳的新闻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手机媒体的介入,传统思想政治宣传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更加贴近学生阶层的多媒体手机报纸,画报,在引起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抓住机遇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将反感的说教感性化,将封闭狭窄的信息平台化,积极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其完美理想人性。

2.4建立沟通纽带,传导健康心理

手机媒体的虚拟性和贴身性,大大缩短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时空距离。一直以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感,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手机媒体传播技术正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通过“人—屏”的新型交流方式,架起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人际交往的软环境,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了人际活动的心理防范,让大学生拥有方便倾诉,适合倾诉并且乐于倾诉的心理健康交流平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一条和谐融洽的心灵沟通纽带。

3结语

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发展与完善,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了解手机媒体这一新兴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将思想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不仅应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教育功能,还应及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应对教育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国军,王小青.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时监控
智能可调节动作识别型节能风扇的设计
智能投料过程动态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基于视觉传感的动态高危区域检测与系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