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本科院校思政课中的多种应用

2017-11-04蔡扬波徐承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问题导向具体应用

蔡扬波+徐承英

摘 要 问题导向教学法不光用在课内单一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层面上。为了充分发挥问题导向教学功能,可将它广泛应用到课内课外,并融入到专题教学、翻转课堂、慕课、情境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之中,以避免单纯提问式教学的枯燥乏味和缺乏互动。本文从多角度对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进行剖析,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以期为思政课教法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问题导向 高校思政课 毛概课 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导向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1.1传统教学模式下《毛概》课问题表现

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往往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大多数是看课件、抄写课堂笔记,甚至是在课堂上做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大学生普遍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为了拿到必修课这2个学分,他们往往不情愿地来上课,甚至在老师课前点名之后选择“逃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而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很多大学生认为《毛概》这门政治课只是一门政治的说教课,学生对其学习缺乏动力,因为很多知识都是显而易见或是重复的,对其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种种,但其中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有些老师的上课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整体结构缺乏专业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很难抓住教材的内在逻辑以及精神实质,讲课内容不连贯,使得学生对知识更加模糊,很难对其有一个全面深刻的领会,这也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些政治老师思想比较保守落后,一味的按照自己的习惯与心情去教学,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只管自己在讲台上讲解,却不管学生是否理解,甚至有的老师还会传达一些错误的观念给学生,造成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

1.2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涵义与作用

问题式教学法,一般认为,它是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方式,并把这一方式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问题式教学法的整体设计,以问题为先导,逐步深入到对“概论”课教学内容中难点热点问题的阐释,增加师生信息的沟通量,促使师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验证当今中国而临的许多问题。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对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都有过理论探讨和实践,但是他们经常把问题式教学法当成了提问式教学法,上课时单一地运用PPT展示问题,由学生当面对着教师回答问题;或教师临时提出问题,学生临时作答,很多学生由于基础太差不能回答或草草回答,很难找准问题的本质和把握问题的深度。因此,有必要对问题式教学法做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笔者认为,要让问题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将其广泛应用于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并融入到专题教学、翻转课堂、慕课、情境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之中,以避免单纯提问式教学的枯燥乏味和缺乏互动。

2以问题为导向及时修改专题课件内容

部分学校《毛概》课专题课件是由不同任课教师分别分章节制作的,其内容的多少和重难点的把握不科学,PPT的版本格式不统一。专题内容比较陈旧且没有得到全面及时更改,造成部分内容残缺零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课件内容仍然按照教材章节制定,成了教材内容的翻版,制作的多数内容更适合于呆板的讲授法风格特点,因此教师讲课时仍然依葫芦画瓢,难以脱离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对课件内容作部分调整,以问题为导引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

学生上课要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惯性,主动思考和研究课程教学所汇总的问题,还要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公开宣讲研究成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围绕提出的“問题”调查研究,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对相关问题予以证实。“问题”调动了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实践的自觉性。比如,学期一开始学生们就要下载“毛概”课专题思考题,查找教材包含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针对选定的问题收集资料以备应答;学生还要根据课程所列的社会热点问题,参加小组调查活动,并学习运用幻灯片展示本小组研究的内容。可以通过分小组教学方法。即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组内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竞争、合作和探究。以重庆三峡学院学院为例,把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酒店管理专业这个大班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8一10个人,实行座位相对固定。分组原则按照自愿结队与教师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3问题导向教学应尽量融入到具体情境之中

3.1将图、文、音三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式教学不只是依托对文字的阅读设计问题,它可以通过生活现象和具体情节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多样性与形象性,很难打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毛概》这门课程属于公共课,以往的教学方式听能传达的知识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图、文、音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教学课堂上接受知识,能够很好的弥补教学缺陷。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再现教学内容,用视频、文字、音频与图片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很好的使教学内容实现情景化,丰富了课堂的表现力,极大的扩展了教材的表现形式。将文字合理、形象的具体化,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也将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毛概知识的时候,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经典影片,在看影片之前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问题,观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3.2课内课外设置具体情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内,对专题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如情景剧、相声小品、辩论、朗诵等方式,学生观看后提出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编排的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从而亲身体验与领悟这些知识。还可以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英雄烈士纪念园、反腐倡廉基地等,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去进行问题思考,弄清问题的原因和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符合大学生独立学习的个性,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表现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培养他们的政治识别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此外,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线性输出,还发展了开放性空间输出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设计情景与悬念,让学生有意外收获,同时在获得知识的时候,陶冶自身的情操,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endprint

4以问题为中心让翻转课堂效果最大化

翻转课堂”目前普遍认为正式起源于孟加拉裔美国人Salman Khan(萨尔曼·汗)、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JonBergmann(乔纳森·伯格曼)和Aaron Sams(亚伦·萨姆斯)。他们的基本做法是按照教学内容事先录制好视频,通过网络或U盘等途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并记录下自己看不懂的难点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的重点任务不再是讲授这些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作业时产生的疑难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再辅之以适度的概括、总结与提高。这样原来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任务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在课外做练习的任务大部分移到了课堂上,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翻转(classroom flipped)。这种形式在我國多年来倡导教学方式改革的氛围中,也有一些学校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比如,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带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质疑,然后在课堂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真正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重大转变,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积极配合、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问题导向教学应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

教师可依托高校已有的在线教学平台(如“西电学堂、“清华学堂”等)或自行搭建网络在线平台,把事先制作好的PPT课件、延伸阅读、微课、视频等自学参考资料和学习任务清单、预习问题等分门别类地上传至网络平台的不同模块,通过在线测试、在线练习等帮助学生自我检测、自我反馈“互动讨论区”,教师就某一社会思潮的渊源流变、本质特征、错误倾向和最新趋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在线讨论。同时,教师实时关注学生在线提出的疑问,个性问题可在线回答,共性问题经过整理安排在课堂集中统一解答。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整理学生在线自学状况,找出认知薄弱点,重点就共性问题或比较容易产生迷惑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发言、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教师从灌输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监管者。

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毛概》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判社会思潮,消除思想困惑,增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 运用网络技术收集整理《毛概》课教学所需要的大量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的案例文本,设计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的模板,协助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设置课程存贮云盘,等等,为课堂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还要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通过对不同院系学生的调查,获得学生对教改措施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分析调查数据,确定问题导引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并采取措施完善实践过程,增强所提问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在每学期开学初由系主任整合后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学校官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网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微信公众平台)分别发布出来,供学生预习、复习时使用,或为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时参考。经过汇总的“问题”将对师生的教与学产生如下“导引”作用。必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教学网络传输与所提问题相关的教学材料。

参考文献

[1] 陈博.高职院校《毛概》课教学现状、原因和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9).

[2] 万俊.对《毛概与中特体系概论》课堂情景化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11).

[3] 李庚全,范博华.问题式教学法在“概论”课中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6(05).

[4] 虞满华,祁国凤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5(11).

[5] 程霞.基于“翻转课堂”新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问题导向具体应用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