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作文达到内容充实
2017-11-04李增荣
李增荣
摘要:一篇文章的中心需要通过内容来表达。考生只有做到作文引述材料充分,详略搭配得当,全部内容都能从不同角度层次表达中心,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血肉”丰满。
关键词:中心;内容;材料;详略
就考场作文看,“内容”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空洞无物,内容单薄,或偏离题意,华而不实,堆砌材料,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还有就是材料不典型、不新鲜,不管写什么题目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例子,有时还缺少内在联系,突兀孤立,甚至错误疏漏。
具体而言,在记叙文中没有明确的人物事件,或者记叙的人物事件不够详细、具体、生动、实在。在一些抒情性散文中,情景渲染不到位,没有较为典型的镜头、场面、片段。在议论文中或堆砌一些无效材料,即搬用了大量的材料,却不能论证文章的观点;或大多用抒情或议论的语言表达材料,没有运用充足的事实材料或理论材料论证观点;或引入的事实论据少,而且只会分析原话题材料,缺乏论证过程。
解决问题的根本渠道在于日常学习的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现实生活,广泛积累第一手写作材料;多读书,读好书,积累第二手写作材料。有了充足的下炊之米,不愁做不出香喷喷的米饭。但除积累的功夫之外,考虑考场作文的特殊情况,我们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一、发挥联想和想象,激活写作素材——数量丰富
面对一道作文命题,有时总感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归之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写作者不会在已有积累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致使积累的材料遗憾地沉睡不醒,不能及时为自己所用。
读到“一起游泳的‘两条小鱼”(2012年天津卷),即便不能联想到某种情感、某些规则,也应该知道和环境相连吧;看到“共和国,我为你拍照”(2017年北京卷),即便不能联想到飞船升天、反腐倡廉,也应该知道和成就、创造相连吧……否则,这些作文就真的无从下笔,随便堆砌800字放到试卷里,怎么可能有可读的内容呢?
那么,这样的联想和想象从何而来?我们说,在审清题意、确定写作方向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去激发自己的联想。
(1)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也就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跟它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由此及彼,自然而然。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就是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不愁作文会内容单薄。
(2)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就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
(3)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就是较好运用了这一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表达出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总之,联想是考场作文激活写作素材的一条有效途径,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而且表达生动、形象,只要我们平时勤于思考,善于联想,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来并不难。
2.通过比较和剪裁,挖掘素材意蕴——内涵丰富
内容充实,绝不是举的例子越多越好,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堆砌材料。这就关系到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围绕中心选材,力求典型、准确、新颖。典型,就是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准确,主要是指数据、引用等材料的可靠无误,考场上如果用作论据的名人名言记不准了,可用“有位名人说过”、“前人说过”等来替代,切不可张冠李戴;新颖,主要指材料具有“我”的特点,言他人之所未言,古今中外均可,选材新颖的前提是要多读多思。
内容是文章价值的决定因素,材料是内容的基本载体。因此,考场作文必须在选择材料上独具慧眼,掌握选材、用材的技巧,这将对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侧重材料的文体因素,注意组合搭配——区别对待
即便是同一则写作素材,在不同主旨和不同體裁的作文中,运用的角度和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写作时要注意不同文体特征对素材的不同要求,注意材料的组合与搭配,既有典型性,又有全面性,才能既充足,又无堆砌之嫌,从而能充分有力地再现事物,展示特点,表现主题。
内容充实,对于记叙文来说,一般是记叙要素完整,人物和事件尽可能数量多一点(最好涉及两三个人和两三件事),或者在写一个人、一件事时,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角度和层次尽可能丰富一点;对于议论文来说,一般是在中心观点之下尽可能安排几个分论点,逻辑推理的层次感强一点,围绕观点尽可能多提供一些论据;对于说明文来说,一般是在介绍一个对象时,尽可能地多涉及一些过程、步骤,并且多提供一些资料。
总之,要做到考场作文的“内容充实”,须先在积累材料上下工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从生活中搜集,从课本中挖掘,从阅读和练习中积累。拥有了素材,就要在考场上学会运用,通过联想和想象激活材料,同时要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材料,结合文体,挖掘材料内涵,丰富作文内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