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7-11-04刘先雨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国企业投资现状

刘先雨

【摘 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自2000年我国政府实施企业"走出去"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取得了很大成效,成為全球最大对外投资国家之一。本文从中国企业近几年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和趋势入手,对其进行简略的分析,找出了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对其进行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探讨,试图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使中国企业可以更加顺畅的进入印度市场。

【关键词】中国企业;投资;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机遇和现状

(一)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机遇

1.人口红利优势明显。目前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恰好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印度较为稳定的经济基本面和逐渐改善的投资环境提升了其发展前景。印度还有人口方面的优势,其处在18-24岁年龄阶段的人口达18%。在未来30-40年间,这些年轻人将成为充满活力又有生产能力的劳动力,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人口“红利”。

2.市场发展空间具大。印度的低人力成本,高人口红利,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快速增长的经济,使其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新投资区域。中印均为经济快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孕育了大量投资机会。在全球生产链上,我国一直侧重于硬件设备的生产,而印度则致力于软件服务外包和生物制药研发。

(二)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现状

商务部统计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中印经贸总额708.3亿美元,进口611.4亿美元,出口96.9亿美元,逆差514.5亿美元,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48亿美元,而在2014年年底,这一存量仅为24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印度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热门选择。

1.投资企业数目:商务部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在印注册的中资企业约400余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私人有限公司320多家,项目部、分公司和联络办公室100多家。中资企业在印度设立的公司主要以私人有限公司为主,部分为独资子公司(由母公司100%控股),合资公司以及代表处、项目部办公室和分公司机构较少。

2.投资行业:主要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为主。其原因主要是,印度未经历工业革命大发展阶段,制造能力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些领域对中资企业市场机会较多。同时,印度政府推动的“印度制造”的政策也是刺激中国企业瞄准印度制造业的主要原因,投资者意识到印度正在加快推动本土制造能力提升,广阔的国内市场蕴藏着丰富商机。

3.投资规模:主要在1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之间。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印度法律和税收等环境较为复杂,中资企业初到一地都普遍比较谨慎,一般投资规模不大;二是中资企业在本地注册企业中很多是贸易型和为投标项目设立的市场拓展类公司,投入规模要求不大,三是即使是制造型企业,由于现阶段印度专业市场规模较小且产品种类匮乏,主要制造业的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大多依赖进口,所以本地制造所需投资规模还没有需求达到更高的规模。

二、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一)印度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制约。数据显示,在中国年均1/5的国民生产总值被投入在基础建设领域,但印度每年投入于基建的比重仅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电力供应不足,企业用电成本高

印度是一个电力严重不足的国家,年均缺口超过10%,在世界各国的人均电力使用量中排名靠后。2012年8月,印度曾出现过大范围的停电,停电区域波及20个邦,影响人口总量达到了6亿之多。同时印度政府对电力行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欠缺,电力系统老化严重,既有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工业生产以及居民普通通电的需求。

2.交通系统落后,物流成本高

众所周知,印度国内的交通设施过于陈旧,多数地区的道路交通不够完善,没有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虽然印度国内的公路总里程位于世界各国前列,但是整体质量不高,尚未构建完善的公路交通系统。此外,印度的铁路交通也不够发达,受制于铁路基础设施的落后与老旧,造成铁路交通事故频发。

(二)劳动力素质低、流动性大,用工成本增加

与我国的义务制教育不同,印度一直秉承精英教育的理念,由此直接决定了印度劳动力综合素质的过度分化:对于高素质人才而言,工作环境不良、薪酬较差的企业很难对其具有吸引力;而对于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劳动力而言,又难以胜任企业的岗位需求。在制造企业中,劳动力往往普遍暴露出纪律性不高的问题,受制于教育程度不高,多数劳动力不愿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加班,在一定程度了造成工程延期等诸多问题。流动性大、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导致工期的拖延、人员技能难以提升,这也是给企业了增加了不小的隐性成本。

(三)印度法律体系复杂而苛刻,加大中资企业进入的风险与困难

商务部调查显示,79%的中资企业认为印度法律体系复杂,涉及法律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资企业。针对外资的法律规定主要出自《1999年外汇管理法》,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干预过多,限制太严。管理法规定,外企若想进入印度国内并进行直接投资,首先需要获得政府的审核,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登记并确保项目常规审批完成后方可实施项目。通常情况下,前两个环节容易通过,但常规审批往往会遭到底层政府的刁难,不易通过。

中国企业还面临以下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合同中的条款容易引起争议。印度商务合同中内容详细,部分专业法律用语中国人不甚了解与熟知,同时对印度法律熟知的中国律师又非常少,因此当一些条款在商务合同中没有标明或仅以口头协议约定,则日后纠纷不断。二是与投资相关的具体法律规定。中资企业在印投资,对涉及劳动法方面的法律合规问题一般非常看重,但由于相关法律复杂,诸如劳动合同有效期、劳工假期、女性劳工产假、终止用工、劳资纠纷等都是中资企业在印度运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endprint

(四)中印宗教文化背景差异大,易引发投资冲突与劳资纠纷

印度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宗教不仅对人们的日常思维、行为方式都起到规范作用,而且对商业行为也有很强的影响。但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创业,往往更看重的是经营成果和投资回报,是以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这与本地经济发展目标之外还有的文化宗教等社会利益诉求有时难免会产生冲突,进而引发投资风险。

印度人注重权威,尊重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精英教育的理念相关的。在印度的众多企业中,拥有突出技术的员工会引起企业的额外关注,并获得较高的待遇。在工作中处理事务,注重按照一定的程序办理,不符合程序流程的,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三、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制造业相关基设建设投资,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投资环境

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大力拓展工程承包市場。目前印度基础设施水平相当于我国80年代后期,今后20到30年将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这给我国制造行业在印度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遇。例如:中国的电力企业,需要对近期印度大型电站市场中西方大企业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以中小电站项目作为突破口,积极地参与各类工程的竞争。中国企业要真正在印度市场中站稳脚步,就必须借助于多种不同的模式例如设备投资、卖方信贷等,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目前,已有一部分制造业企业联合国内电力建设企业,如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开始进行对印度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便利,减少成本,同时也为电力建设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

(二)深入了解法律环境,聘请法律顾问合法经营

印度法律法规规范严格,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多且复杂,有些法规要求的更新频率高、内容变化大,对中国企业进入带来难题。中资企业应以合法合规经营为必须的首要条件,内部相关人员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信息,提前制定法律风险防范预案,并通过外聘合格律师事务所、内聘法律顾问等形式,预防触犯法律,限制经营等不利情况发生,或在遇到相关风险事件,能够及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三)公司管理应重视宗教文化差异,强化本地化进程

企业在正式进入印度之前,需要提前对当地的宗教信仰进行掌握,防止由于宗教冲突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引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就需要重视和员工间形成良好的关系,防止由于对员工不理解引发罢工阻碍企业的正常的发展。结合实地调研可知,中国在印度直接投资的众多企业以雇佣印度员工为主,而担当企业管理层的则以中国人为主,这就要求双方之间加强联系,形成良好的关系。印度员工往往自尊心较强,因此作为管理人员而言,需要采用恰当的管理模式,防止双方之间产生矛盾,确保员工的情绪稳定。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尽快实现本地化,更多利用印度人力资源实现本地化管理。

(四)充分有效地进行市场调查,制定可行商业计划和进入策略

现在很多中介机构提供的一般性市场调查往往并不深入,风险与警示提及较少,很有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败。所以企业在投资前,应做深做细市场调研,对市场容量、产品价格和未来发展空间等应深入分析,认真确认核实商业计划,若投资后再发现问题则悔之晚矣。中资企业应认真确定自身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可以考虑针对不同客户不同需求采取差别化供应的发展策略,在性价比、服务效率、市场认可度和长期发展策略等等方面,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营销战略,以有效占领目标市场。同时,要深入理解印度市场特点,入乡随俗顺应市场形势,对发展目标应有合理预期。

(五)有效利用多种渠道,争取有利投资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印政府间高层互访频繁,战略互信机制不断极强,加之两国政府“印度制造”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互补可能性逐步显现,交流渠道和多边沟通机制愈来愈多。中资企业可以通过使领馆的经商部门、企业协会等渠道,在合适时机向对等的政府机构、企业协会解释中国产业政策和发展思路,争取行业、企业等多层面的相互理解,促进互通共赢共荣,争取有利于中资企业本地发展的政策环境,为业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取得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宏军: 印度外资准入制度评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01期

[2]杨思灵:“一带一路”:印度的回应及对策[J]《亚非纵横》 2014年06期

[3]李晓: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印度困局”——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困境与对策[J] 《国际经济评论》 2015年05期

[4]邵柏春, 许燕: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价值工程》 2014年 第02期

[5]商务部网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企业投资现状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