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让小企业融资不再难
2017-11-04陆岷峰
陆岷峰
纵观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在,作为最富市场活力的微观经济群体的小微企业在就业、税收、创新、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阻挡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拦路虎”,更是摆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支持实体、激活市场活力、助力普惠金融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相关统计,截至2016年末,全国中小微民营企业共计6000余万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GDP贡献度、税收贡献度、专利贡献度、就业贡献度均高于50%以上。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末,小微企业从传统银行获取融资支持的贷款余额26.7万亿元,占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比例为11.5%,全年新增小微企業贷款仅3.24 万亿元。这两组数据上的鲜明对比,折射出小微企业融资桎梏的这一客观事实。
小微企业融资桎梏因为难,所以贵;因为贵,所以难。这一既定循环事实背后的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资金需求方来看,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产实力薄弱、管理能力欠缺、财务状况不佳、生命周期偏短等。这类小微客户从现有的状况很难契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也加大了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障碍,信贷通过率和服务效率满足不了小微企业用户的需求。
从资金供给方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注重企业财务信息、人海战术获客、过度偏好抵押风控等。从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经营模式来看,各商业银行出于对小微企业融资所产生的成本、风险和收益等指标的综合考量,并不能真正做到完全定位于小微客户,而是集中偏好于中大型客户追求规模扩张的同质化发展。
从政府部门来看,政府相关部门近些年密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多措并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桎梏问题。诚然,政府政策的天花板效应限制了各种可能的供应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的需求渠道,政策的针对性、政策的执行力、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顶层设计等方面显现出低效。
究其根源,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信息不对称才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桎梏的最主要矛盾。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问题,从而形成较高的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和风控逻辑无法完全掌控和利用小微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数据信息,包括小微企业用水数据、用电数据、用气数据、纳税数据、社保数据、采购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财务数据等。而这些真实生产场景背后的价值信息才真正反映出小微企业的真实状况,对融资活动起到有效的指导。
随着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海量信息智能化处理技术、自然语言理解、多媒体内容理解能力等的快速进步,经过采集、存储、清洗、建模、挖掘之后的大数据价值逐步凸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信息数据手段和技术,将小微企业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全流程场景通过大数据进行协同挖掘和分析,最大程度降低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多维度综合评估出小微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从而进行融资贷款决策,让彼此在信息相对充分的基础条件下进行市场化合作,不仅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同时也提升了交易效率。
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在小微企业中的深度运用,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充分有效识别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大小并科学指导信贷决策。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若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运用认为其风险较大,不宜进行贷款支持的,理应按照市场竞争规律不予授信;若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运用认为其风险可识别、可控,这类客户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目标客户并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在支持小微政策制定过程中通常采取财税、融资、补贴、奖励等多元化方式,具有短期性、道义性、直接性等特征,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道义上的号召、不能实现广覆盖、执行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桎梏问题。
而随着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有效运用,政府部门在支持小微政策上需要积极调整政策思路,从直接的道义扶持向间接的精准扶持、从治标扶持向标本兼治扶持、从短期扶持向长远扶持进行思维转变。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链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场景应用,积累海量的企业用户数据信息。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应支持大数据产业链的发展,鼓励科技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发掘服务、技术外包服务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在小微企业中的运用,挖掘数据价值信息。最后,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打破数据孤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