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7-11-04马继献
马继献
【摘 要】 计算能力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的进行运算的能力,他是新课标对中学生提出的十大核心能力之一。是。学习的基础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学生当前计算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等方面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生运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学教学大纲,把数学能力分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包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抓好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中,笔者认识到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在计算方面还存有很多的问题。由于运算的错误解决其他问题时也出现了错误。因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运算中常见的错误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公式模糊不清,运算顺序颠三倒四,看到乘就乘,看到加就加。知识点掌握不好。常见于,智力稍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例如。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对于乘法的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定律不难灵活掌握。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中掌握不好消元法代入法。在一元二次方程计算中对于求根公式等概念掌握的都不是非常的牢固等等。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等非智力因素。例如。书写的字迹潦草,尤其在演算过程中不能正确使用演草纸,孰不知作业上的美观的答案都是从演草纸中验算得来的。依赖与计算器也是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另外,粗心马虎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着计算的准确性。
3.学生认知规律、思维发展的局限性,也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一新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仍以感性思维为主。直观性比较强。易出现审题不清审题片面这一客观的事实,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就阻碍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挥的这一客观现实。
因此。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注重基础,善于类比和迁移
新课标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从第一堂课抓起,从基础抓起,从最简单的整数整事抓起。讲清思路、分析方法、加强训练,还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由从有理数到正式,由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到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由简到难。理清楚知识之间的关系。数与式之间有非常强的逻辑性,要善于通过知识间的关系学会类比和迁移。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好的进行继续的学习,而把握知识间的内部关系会让学生学习形成一个体系,从而更能理清算式,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例如苏科版的八年级的分式教学,无论是分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分式的化简和分式方程哪个方面都与小学生学习的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有关它们的结构是类似的,还与初一学习的整式的化简及因式分解也有相关,所以加强类比和迁移,使知识点降低坡度,更容易学习。
二、注重过程讲究方法,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有独特的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填鸭式”“满堂灌”早已不适合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新型的课堂关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对于强调计算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师要有所侧重。但是在现实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出现注重分析而轻过程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完整的解答过程,教师往往认为答案比较简单,要么包办代替,要么一带而过,久而久之,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侧重学生的自主展示,上台板演,教师面批,学生互批,等方式让学生经历解题的过程,才能更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否则极易形成眼高手低、人云亦云的計算错误。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本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启发学生甲虽然看错了a,但是没有看错b,解可以带入b中的方程,从而算出b。同理用乙去算a。最终带入原式求解。
也可以加入一些,比如找规律的计算题,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中学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维不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要有良好的互动。用有趣的事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故事小组间进行解题竞赛奖励表扬等手段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尽量吸引学生。培养学生无意注意。把握课堂机智,因势利导,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不仅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不厌其烦的从细微入手点拨和训练。还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轻松,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改观,才能使学生的心态有所进步和成熟。
【参考文献】
[1]韩洪文.求准 求快 求简——谈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52):60-60
[2]潘燕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学教学参考,2014(2):39-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