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与方圆
2017-11-04吴海燕
吴海燕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表现在教育行为中,就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腰板挺直,手脚摆放整齐,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无声地举手。这种模式被认为是有序的课堂教学。但这样的画面给人感觉犹如到了军营一般,使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许这种“规矩”的教学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有着自身的辉煌,多少代人都顺从它的意志。但是,面对需要每一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主阵地——课堂。到底怎样的课堂才能真正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难道没有了那样的“规矩”就成不了方圆了吗?
新课改的大力推行改变了很多老师的教育观念,大家都试图营造一种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可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课堂上还是处于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1.现行的课堂纪律阻碍了学生发展
尽管多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然而现行的课堂纪律实际上还是在限定学生听课行为的同时,也对这种死板的教学形式作出了充分肯定,并配以制度上的保证。我们怎么能奢求学生在言行受到束缚的情况下,其思想完全融入课堂呢?研究者谢尔指出,学生对座位的材料及坐姿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这种倾向性往往会影响学习效果。在一次英语考试中,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考试时,他们取得的成绩要比规规矩矩地坐在传统的座位上考试好得多。由此可见,现行的要求学生整齐划一的“腰挺直,手放好”的课堂纪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僵化了学生思维
如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在“克隆”学生。用胡东芳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四鸭教育”:首先是“赶鸭子”,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统统被家长送进学校,被老师赶进教室;其次是“填鸭子”,给学生很多东西,不管是否能消化;然后是“考鸭子”,要看一看填的效果如何;在这三个步骤之下,学生最终都变成了“板鸭子”。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最终被塑造成了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只会跟着老师走的木偶,即使给这些木偶一个广阔的舞台,他也已经无法自行表演了。中国的很多学生没有积极发言的习惯,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缺乏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说话的勇气,缺乏在众人面前流畅自如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模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无法接受其他的学习方式,而只能限定在一个框架之中。
3.传统的思想使师生关系无法真正平等
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下,似乎一直有两条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着大部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标准。这种关系一开始就以施恩者和受恩者的面目出现,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突破功利造成的心理障碍,即使有新课改的大力呼唤,也很难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发展成平等的对话关系。由此看来,我们所制定的很多貌似“好的”、“有效”的教学原则和课堂纪律是短视的,只想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如何易于教育和管理学生,却没有想到一种教学或行为规范的实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能力的形成会产生波及一生的深远影响。
以上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也造成了中国教育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社会的需要呼唤创造性人才,我们必须从素质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合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无法摆脱传统教育长期积淀下来的沉疴恶疾。那么,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让我们的教育呈现生机呢?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正常的、合乎理性的、合乎人性的学校纪律和教学原则?其中,课堂的改造应该首当其冲:
1.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
首先,从形式上要破除“规矩”的传统观念,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讲,要尊重学生的权利意识,使学生在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讲台上有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一项相关研究表明,当允许学生坐在自己带来的坐垫上、或懒洋洋地保持放松的坐姿、或坐在小地毯上,其学习效果要比正襟危坐的效果好。就学生总体而言,教室的桌椅设计至少对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有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或降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被允许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有鉴于此,要建立一种宽松的课堂文化氛围,每一间教室应当允许规范的及不规范的座位和坐姿。当然,这种课堂上的自由也是相对的,其前提是课程的学习,而并非散漫。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少了外在的束缚,但教师应是学生的精神领袖,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的学习。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教师对话。西方所倡导的“对话教育”就是在审视师生关系的基礎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原理和主张。这种对话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要让学生参与对话教育,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没有人怀疑过提问在教学中的价值,因为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也能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
(2)教师要敢说“不知道”。教师敢说不知道也是师生平等观念的一种体现。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因而,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分析。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的,就应当老老实实承认,不要说些牵强附会的话搪塞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有时,我们也会感叹现实的无奈,让我们改造课堂教育的思想起步于改革的愿望,却最终止步于传统的牌坊。而隐藏在这一问题背后的,则是每一位教师对于新课改是否理解和信任。
中国的教育改革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