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17-11-04杨雪芹
杨雪芹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实施对集体企业的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趋势,加强对集体企业的财务管控势在必行,如何顺利实施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现集团预期财务管理目标,是当前国家电网集体企业财务管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家电网集体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和总体目标基础上,指出国家电网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施试点中的若干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家电网;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一、引言
国家电网集体企业已成功完成转型升级,并建立了集体企业集团,正逐步实施适应市场经济的人财物集约化管理。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怎样实施科学合理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高效的资金结算、融资服务,提高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资金风险已成为集团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加强对国家电网集体企业的资金管控,防范资金风险,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已发布《关于推进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工作方案》。2017年开始在集团内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试点,先通过试点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试点实施中发现有些平台企业及其子公司管理层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优势不甚了解,加上资金集中管理必将会相对约束其资金使用的自主权等原因阻碍了实施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进程,另外与外部合作银行的沟通协调不够,网上银行系统设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集中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以实现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
二、国家电网集体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和总体目标
国家电网集体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利用集团的整体信用优势对外融资,获得融资的优惠条件,有效降低集团贷款利率,同时可利用集团内合并的计提折旧和留存收益从总量上减少对外融资金额,从兩方面入手可节约大量的财务费用;二是向内部公司拆借资金,提高融资效率,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三是将闲置沉淀资金进行安全投资,获取资金收益和时间价值;四是由于资金是在集团内部,母公司、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划转循环,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收付得到集中监控,从而避免了集团资金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从集团整体角度来看,能发挥集团资金的整合优势,最大化的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能对内部资金实现统一调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和时间效益,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集团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从集团内部来看,可以规避资金安全风险,当生产经营资金不足时,可以在集团内申请,通过内部融资,降低融资风险,不需要在外部银行贷款,省时省力,可节约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国家电网集体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以集体企业平台企业为主体,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各省业务部为资金统一管理平台,依托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系统,建立并应用集体企业“资金池”,加快建设集体企业支付结算、现金预算和融资集中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资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实现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三、国家电网集体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试点中发现的问题
1. 有些集体企业管理层对资金集中管理认识不足,配合支持度不高
在试点中发现,有些平台集体企业的下属子(分)公司管理层对资金集中管理不够了解,认为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跟以往相比,必将会失去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因此,有些企业就采取观望、往后拖延的形式不作为。
2. 有些集体企业账户清理工作执行不力,进程较慢
为了“资金池”的搭建,必须进行账户清理,所有集体企业都要注销原来的非合作银行账户。由于国家电网集体企业众多,涉及行业众多,银行账户性质也较多,开户银行分散,有的开户银行数量也较多。在试点中,有些企业强调困难,寻找借口,或部分转移资金,银行账户清理执行不力,进程较慢。
3. 有的合作银行网上操作系统设置不够完善,集体企业不能全面掌握本单位账户的资金结算信息
合作商业银行网上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目前,有的集体企业选择了工商银行作为合作银行。该银行系统对各级平台企业及其下属企业的银行账户资金进行实时归集,实时零余额管理。但在网上银行操作系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集体企业财务人员只能查看本单位当日的实时余额,但在查看银行收支业务明细记录的同时看不到实时余额,银行系统生成的当月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也看不到,企业对本单位自有的资金流总体情况不能一目了然,而且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银行对账工作时需要从网上银行系统导出银行对账单EXCEL表,然后重新编辑,需要把实时归集的金额“删掉”,“过滤”出本单位的资金收支明细,然后再计算出本单位的实时余额。此过程每月都要进行,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会计成本较大。
4. 有些集体企业未建立健全资金集中配套管理制度,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有些集体企业尚未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未明确岗位分工、未规范设置权限,存在操作风险;未建立健全月度现金流预算制度,未制定月度预算编制、审批、调整、考核流程,有些企业往往仅注重现金支出预算,不重视现金收入预算,对当期经营销售回笼资金及应收款项回收资金落实力度不够,现金流管理不够精细化,影响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还有的集体企业资金支付管理制度薄弱,对于银行支付、审批、结算权限的设置分工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一人拥有全部权限,资金支付操作全部由一人进行,存在资金管理安全风险。
四、国家电网资金集中管理试点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1. 做好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发动宣传工作,取得企业管理层支持与配合
在开始实施时进程比较缓慢,需要上级管理部门通过会议安排、财务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让集体企业各级管理层了解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优势,并达成共识,切实得到各级管理层理念上的支持与配合,加快统一资金管理的实施进程。endprint
2. 切实开展集体企业的银行账户清理,确保设立统一的银行账户
通过逐级下发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要求的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强调银行账户清理的必要性、重要性,争取各级企业管理层支持,加大执行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做好非合作银行账户的清理。管理层积极与原开户银行沟通,迅速安排有关人员具体办理银行账户的清理、注销事宜。然后严格按照上级平台企业要求,在确定合作的外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账户,为银行账户资金统一归集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3. 加强与合作银行协调,使集体企业能全面掌握本单位的资金流信息
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电网省级集体企业有关管理部门与合作银行沟通协调,使资金的网络管理功能得到加强,既能满足资金管理人员的需求,又能简单方便地进行操作。对于上述问题,合作银行如果能够改善网上银行系统设置,在系统内银行账户资金归集后形成零余额的同时,能自动合计出该企业资金结算的收入金额,支出金额,同时增加一组并列的数据,记录该企业银行收支结算后的实时余额。这样可以使得各级集体企业随时掌握本单位的资金流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大大降低会计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
4. 集体企业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配套制度,全方位落实资金集中管理
为落实国家电网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各级集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的执行配套制度。一是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制定更加精细的月度现金流预算和月度融资计划,提升月度现金流预算水平。注意各类资金收支业务必须纳入现金预算,预算外收支要办理预算调整程序,全面落实“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的原则。集体企业的现金预算统一在集團内逐级上报、审批、落实,有利于集团统一调配资金,统一融资管理;二是建立健全资金结算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资金支付审批权限,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三是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考核奖惩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个人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合理的考核指标,确保资金集中管理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胡薇.对实施国家电网集体企业财务集约化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
[2]沈国忠.探究电力公司资金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
[3]韩伟东.关于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6(12).
(作者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砀山县供电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