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化学》教学中降低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策略研究

2017-11-04王明瑞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基础化学习得性基础

王明瑞

(开封大学,河南开封 475001)

《基础化学》教学中降低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策略研究

王明瑞

(开封大学,河南开封 475001)

有强烈习得性无助感的高职学生,无法有效开展专业课程学习。以基础化学教学为例,讨论了在基础化学教学中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进一步提出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法,从而实现降低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基础化学;教学;主题演讲

初入大学,受到教学课时数减少、教学方法改变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不适应,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相关理论认为,连续三次不可控的挫折经历就有可能破坏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和自信心,导致出现习得性无助。《基础化学》是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和高中化学内容有显著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出现厌学、学习效果不佳等状况。因此,分析讨论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1 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教育目标单一、功利性强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高考为导向,开展“包办”式教学的模式,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只能怎么学。虽然学生进入大学,但长期养成的学习方法仍深刻影响着他们。再加上原有知识体系的欠缺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障碍等因素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难有提升。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学业失败,学生内心已经对失败的后果变得更敏感,对学习失败的恐惧大于对学业成功的渴望。习得性无助感出现是必然的。这不是哪位老师三言两语的教导,或者学生一两次学习成功体验就可以扭转的。

1.2 学业状态长期不良

高职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原因众多,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是负强化作用。从学习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专业知识功底相对薄弱,学习方法缺乏。多次学习失败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取得学业成功的基本能力,自我效能感低下,进而在学习中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具体的表现就是“我不可能学好化学”。

1.3 教学方法枯燥、单一、陈旧

基础化学包括众多知识点,学习内容枯燥,学生学习乏味,因此,会出现学生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的局面。在传统教学情境下,学生会感到学习枯燥,没有兴趣,因而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1.4 评价方式不恰当

评价方式不恰当也会加重高职院校学生“习得性无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习惯不良,会表现出不积极主动,进而会受到大家的批评和冷遇,结果产生了焦虑情绪。如果有人督促学习,便呈现出焦虑不安和信心不足。同时,专业课程相对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同学进一步丧失学习信心和勇气。

2 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降低学生习得性无助感教学策略

2.1 合理设置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不希望失败。学生过往的学习过程中,造成失败的原因大多是教师、家长对学生制定了过高的目标,学生不得不一次次面对失败,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家长、老师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活动、任务非常少见,这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要务是建立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建构知识体系。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把握够用为度,不必过分的拓展知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上。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鼓励每位同学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学习切不能好高骛远。

在基础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制定切实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表扬和赞赏。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我也行”“我可以”的信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演讲、阅读、书法等才能,允许并鼓励学生参加擅长的,喜爱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成功、获得信心。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获得学生认同,教学过程自然会事半功倍。

2.2 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发展

在教学中,更重视学习知识的实用性,易接受性,大胆尝试把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放到次要位置;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研究性学习策略,新颖,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2.2.1 加强教学方法应用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多采用趣味引导教学,互动讨论教学,案例分享式教学,主题演讲式教学。下面在《基础化学》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实例。

教学方法 教学案例趣味引导式教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乙醇汽油,固体酒精是怎么回事?糖尿病最初的检测方法是什么?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是什么?……案例分享式教学南极臭氧层空洞;燃料电池;汽车爆胎原因分析;“西气东输”管道压力计算;轮船防腐蚀讨论;可燃冰的开采前景;苯和白血病关系……互动讨论式教学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原因?光化学烟雾产生原因?浓盐酸和浓硝酸为什么呈现黄色?蒸馏实验前加入少量的“沸石”,“沸石”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加入“沸石”?家居装修往往会产生甲醛超标,甲醛是怎样产生的主题演讲式教学彩虹宝石——萤石;硫酸的工业制法;溶洞的故事;鬼火;为什么钢铁会生锈?臭氧层空洞与保护;铝及其化合物;氰化物;形形色色的糖类;玻璃的历史和分类;未来金属——钛;雾霾形成原因

2.2.2 结合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督导听课后提出建议:在课堂上,留给学生阅读时间,采用默读形式,阅读效果可能不佳;可以考虑采用学生轮流朗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轮流朗读的阅读方法,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同时,有部分同学提出建议:增加习题训练,加强学习记忆。笔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为同学们增加习题训练课,习题讲解课。通过习题训练,加深知识模块的系统性学习。

2.2.3 积极开展主题演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主题演讲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课内教学与课外探索的互动,对教学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主题演讲是以学生中心,思考解决学习问题。主题演讲具有学习内容集中、学习重点鲜明、语言通俗易懂,表现方式富有激情等特点。通过演讲的感染性、启发性、针对性,紧紧地吸引教育对象,这是教学方法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3 结束语

基础化学课程中许多知识点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实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专题,选择自己关心的热点或者重点问题作为主题演讲的选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展开思考讨论,形成知识模块,进一步梳理汇编成演讲内容;回到课堂,小组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师生呈现自己关注的主题,介绍现象、陈述原理、设计实验;演讲结束后,同学之间分析讨论,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根据学生主题演讲的效果,主动强化学生特别关注的知识模块,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用多种艺术呈现形式展示主题演讲的内容,从单人脱稿演讲到两人互问互答,再到多人学习讨论。演讲内容从纯知识罗列堆积到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再到设计实验、展示成果。艺术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从单纯语言讲解到多媒体呈现,再到剧目演出。全班同学全部参与到主题演讲学习活动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以主题演讲的方式参与实践教学,通过科学安排,师生在主题演讲活动中交流知识、认同价值。

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设置同学们易于实现的目标任务,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这些措施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习得性无助感,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的改变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认同,期末测试成绩也有显著提高。

[1] 郑安文.高职学生学习中“习得性无助”现象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01):42-43.

[2] 赵瑞雪.“习得性无助”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05):35-36+67.

[3] 孙革新.习得性无助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18):46-47.

A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of Reducing Students’ Acquired Awareness in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Wang Ming-rui

Students with strong selflessness can not effectively carry out professional courses.Taking the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generating the sense of helplessness in the basic chemistry teaching,and further proposes to adjust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course and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reduce the sense of helplessness.

learned helpless;basic chemistry;teaching;keynote speech

G712

A

1003–6490(2017)10–0131–02

猜你喜欢

基础化学习得性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高职基础化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础化学》课程调研分析及建设思路
初中生自尊和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研究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