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化利率下银行业的变革

2017-11-04叶东达

市场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银行业市场化

叶东达

市场化利率下银行业的变革

叶东达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定价方面的彻底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带来定价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影响行业的利润收入,迫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应对挑战。在这一国家政策与金融机构改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呢?

利率市场化;经营模式;变革

一、利率市场化发展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政府对待利率的管制逐渐放宽。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8年,我国在国债的发行上也采用市场化利率,贴现利率机制也随之放宽;

1999年,进行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调整变革;

2000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步完善市场化机制,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以SHIOR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基准利率和以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中长期市场基准利率。

二、市场化利率概念及其对银行业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概述

市场化利率简单来说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水平,其中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以及利率结构的市场化,金融机构根据对金融市场的判断以及对自身资金状况的衡量来自主定价,最终决定以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上下浮动的利率水平。国际市场上许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早在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银行存款利率受到政策限制无法满足储户要求,导致存款流出银行,银行业陷入危机,由此美国进入市场化利率的推进过程。同时期日本,在利率管制下金融机构效率低下,资金不能有效利用,多数银行也在强烈要求放开利率管制,历经20年日本也早已完成利率市场化。但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会一劳永逸,这要求实体经济的各方面配合,在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感受最为深刻。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伴随着人民银行的调控、政府的窗口指导以及行业内部自律机制的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调整发展结构去慢慢适应。但从长期来看,不仅仅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息差紧缩,来自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的冲击以及国家政策保障机制逐步减少,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问题会逐渐暴露,为顺应市场发展节奏,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应对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的完善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市场化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利率风险,在人民银行放开“存贷比”后,银行业仍然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流动性风险并不会减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息差大幅下降,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提高,逐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利息收入,由此必然引发信用风险。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各大银行的不良率持续上升。可见,金融行业内外部风险联系更加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

2.市场利率化下市场竞争加剧,来自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以及行业内部价格竞争的压力,仅仅依靠传统利润来源已不能应对新的发展要求。早在2003年开始各监管机构就已修订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三个行业的跨行经营已被允许。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三大行业也逐步步入分业、混业经营并存的模式;此外,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暗示了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也将逐步完善。所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也会影响政策的发展态势,在我国,金融业三驾马车尤以银行业比重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待利率市场化的态度对政策的推进至关重要。其中银行业存贷款的定价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实体经济的主要投向以及行业融资的可得性。实体经济再反馈到金融机构,如此相互推进,在这样一个不断完善的市场化进程中,优胜劣汰。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调整主要包括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占比不断增加以及资产结构的调整。

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收入中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般保持在50%左右,更有甚者可以达到80%。在我国,受利率市场化影响,中间业务也被银行业推至历史高点,成为此次经营转型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根据各大银行年报显示,2015年度中间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银行有三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16家A股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增长率高达38%。以下数据可以看出五大行由于基数大的问题增速变缓但仍然保持增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迅猛。

2015年中间业务收入比较(单位: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工商银行 1237.6 23.6 11.9中国银行 1458.8 30.7 13光大银行 267 28.7 37华夏银行 136.4 23.2 53名称 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利率市场化带来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占比短期提升,为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保证贷款质量,信贷结构也在调整,目前各大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主要着重于“三农”和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支持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以此促进经营的变革与市场经济相互推进。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及调整方向

在改革的潮流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分析现状,针对自身发展状况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向:

1.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产品定价。大型银行努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资本运用效率,中小型银行在充足资本的同时,要化劣势为优势,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强化管理效率,向集中授信、集中审批的方向发展。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找准客户定位,向创新化、专业化银行发展。

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水平

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保障。在市场化条件下,对银行业的内部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内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内部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避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在注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内部控制的同步进行。风险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业界高压线,在市场产品纷繁复杂的今天,风险管理更要面面俱到,全业务、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制度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下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需要得到强化,风险管理更要做到覆盖面广、监测及时、决策应对有效。

3.转变经营模式,统筹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发展

对近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进行分析,中间业务收入主要依赖理财业务收入、结算类业务收入、投行类业务收入,对传统中间业务的依赖性较大且产品较为单调、科技含量较低。针对上述特点,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科技、人才的优势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产品,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层次,由此可见,银行业中间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刘洪,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2010,(03):12-14.

[2]连平,21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05).

[3]张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展望[J].中国金融实践,2009,(01):23-27.

F832.1

A

1008-4428(2017)09-118-02

叶东达,南京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银行业市场化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浅析中间业务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以市场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全民财富”——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回应六大关切
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