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地理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策略

2017-11-03李丽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细节课堂教学

李丽

摘 要:高一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应以“培养学生获得基础地理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目标,从细节入手,为学生提供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与应用的教学,将地理课程真正打造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

关键词:高一地理;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46

我们的高一地理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策略,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原则,通过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提问,促进知识吸收;优化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效率。经过优化后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与信息化,使教学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下面就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一、 以多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细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之上。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只是简单地对本次课程所学内容进行说明,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导入环境逐渐受到了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出了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课堂导入方法。我们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地理学科特点与高一地理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了诗词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图片导入、实验导入、地理模型导入、多媒体视频导入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这些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课堂导入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之后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课的课堂导入中,我利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为学生讲述了“沧海桑田”的故事。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所以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都觉得这种导入方法很亲切,有效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我讲完故事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山上呢?去过山上的同学有没有在山上发现过贝壳呢?”有几个学生表示在山上发现过贝壳,我让他们猜测一下为什么贝壳会在山上出现,他们受到“沧海桑田”故事的启发,猜测发现贝壳的山脉在很久以前应该是海洋。我并没有直接肯定或者否定他们的回答,而是让他们认真听课,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学习是在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一种十分流行的学习形式,我们在课堂教学细节的优化中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首先可以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相互带动,真正使所有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学习小组的全体成员在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沟通、密切合作,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使学生逐渐养成尊重他人的美德。

开展小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我们根据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与性别差异,将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均匀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中,每组五到六人。之后按照地理名词为小组命名,如“长江小组”“黄河小组”“昆仑小组”等,用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用以锻炼所有学生的组织能力。

例如,我们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课文,我则以普通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各个小组的学习活动之中,在师生平等的环境下为学生做出指导。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了本课知识过后,我为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了事先准备的“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差异图”,要求各小组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并结合本课知识对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探究。学生经过合作探究,总结出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热带与亚寒带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加深了学生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知识的理解。

三、 积极利用课堂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能够体现互动性教学原则的细节,利用好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监测,用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更加富有启发性与引导性,让能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能力的拓展。

例如,我们在“地球的运动”一课教学过后,开始进行课堂提问环节。首先我对学生说:“毛主席有一句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同学们根据本课的知识思考一下,‘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地球上哪里的线速度呢?”我让学生一起回答,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了正确答案“赤道”。我又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学生纷纷举手,我选择让陈某回答,陈某回答说是“60°”。我首先表示知道陈某对这个问题确实是理解了,但是他这個回答不够准确,标准的回答应该是“南北纬60°”,陈某表示自己今后一定会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利用各种软件、图片、视频、音频将地理知识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在充满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为优质的学习效果。我们根据高一地理课程的特点,主要运用网络地图软件演示、虚拟地球软件探究与播放地理知识视频的形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例如,我们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中,为学生播放了介绍“汶川大地震”的视频,视频中既有汶川大地震中真实影像的记录,又有抗震救援的过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有效加强了防灾减灾意识。

总之,对于高一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当从细节入手,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才能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质的提升。我们的学生对经过优化之后的课程十分满意,他们认为在这样的课程中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今后我们还会在现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细节继续进行总结完善,使我们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高中地理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孙继栋.地理教学需要注意的细节[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2):24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细节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时尚细节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