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第一帅哥,开古代嗑药先河
2017-11-03张秀阳
张秀阳
中国炼丹术的发明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观念。如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奔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他们所服食的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一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二是想把贱金属转化为金银等贵金属。这两点科学已经证明实际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一个企图尝试的人都不过是在历史上留下笑柄而已。
由于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更不用说是吃了后能妄想长生不老了。但是在炼丹术发展初期就有人服食丹药,开先河的是三国时期何晏大将军。
何晏(?-249年),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
爷爷何进被张让等十常侍杀掉后,何家衰落。何晏父亲叫何咸,很早就死了,家中只有孤儿寡母。何晏母亲尹氏艳丽娇好,曹操就将何咸的遗孀尹氏纳为侍妾,何晏就成了曹操养子。
在《世说新语》中何晏是个名气很大的角色,在“言语、文学、识鉴、赏誉、品藻、规箴、夙慧、容止”各章中都有露脸。“夙慧”里的何晏年方七岁,明慧若神,曹操有意收其为子,随曹姓。某日有人见何晏蹲在地上画了个方块,把自己圈在里头,就问他何故,何晏说:此乃何氏之庐也。
曹操听说此事后就礼送何晏至府外居住。后来,何晏又娶了曹操女金乡公主。成了魏国的驸马爷。金乡公主是曹操与杜夫人所生之女,杜夫人即吕布手下大将秦宜禄之妻、曹操养子秦朗的生母。
何晏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是三国时代有名的帅哥,估计比眼下那些小鲜肉们并不差什么。魏明帝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白粉。一次,在夏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
后人把“傅粉何郎”作为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甚至也用来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题丁家公主旧宅》一诗中,就有“何郎犹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唐代文人在《梅花赋》中也有“俨如傅粉,是谓何郎”的语句。
其实,大帅哥何晏在三国时代魏国朝野口碑并不好。当时秦宜禄之子阿苏(即秦朗)也随母亲在曹家,与何晏都被曹操宠爱。秦朗性格谨慎,而何晏却无所顾忌,所穿的服饰与世子相类似,所以曹丕非常厌恶他,每次都不叫他的姓名或字,而叫他为“假子”。
何晏少年时才能出众,但他在魏文帝黄初(220年—226年)年间没有任一官半职,最多只能算是外戚之一。何晏与并州刺史东平人毕轨及邓飏、李胜、丁谧等都有才名,但急于富贵,趋炎附势,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厌恶他们虚浮不实,都加抑制而不录用,何晏只是担任一些冗官。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曹叡驾崩,由太子曹芳继位。当时由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辅政,曹爽一向与何晏等人亲近友好,等到他掌权辅政,也因为何晏的才能,便马上引荐提升何晏等人成为自己的心腹。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采纳何晏等的计谋,把郭太后迁居到永宁宫,并开始独揽朝政大权。而司马懿在这形势中已无法掌握权力,又怕在朝会再受逼害,因而在同年五月开始称病回避。当时曹芳喜好宠幸亲近一群小人,在后园游乐饮宴。当时称“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三狗就是指何晏、邓飏和丁谧,默就是曹爽的小字。意思就是说三狗都想咬人,而丁谧最为凶恶。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时,发动政变,封闭洛阳城并占据曹爽和曹羲的军营。曹爽最终向司马懿投降,交出权力。
据《魏氏春秋》记载:高平陵之变发生后,司马懿让何晏参与治理曹爽等人的案子。这个决定让何晏产生了错觉,以为此乃苟活机会,这位魏晋谈玄第一人此时非常务实,“穷治曹爽一党,不惜株连”。案件审结后,何晏呈上乱党名单,司马懿不动声色,问:就这些?何晏连忙又数了一遍,诚惶诚恐地答,对,就这七姓。司马懿又问:不是八姓吗?这时何晏方醒悟,问:莫非还有我?司马懿笑着说了一句类试千年后电视节目里常说的话:“恭喜你,答对了。”
正月初十,司马懿以谋逆罪将何晏与曹爽等一同诛灭三族。
当初,何晏曾写过一首“言志诗”:“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仕途凶险,今天锦衣玉食,明天就箪食陋巷;刚刚断人生死,转瞬头就为人所断。何晏叹息命如转蓬,却不知抽身缩手,宦海沉浮岂是评论时事臧否人物那么简单,不“怵惕惊”才怪?
何晏青史留名,除了他并不成功的政治生涯和帅哥的容貌外,在魏晋那个时代,他还有许多开风气之先的行为艺术:比如饮酒、清谈、开办文学沙龙等,此外,何晏还率先服用五石散,这一迷狂之举,使他成为魏晋历史上最有名的嗑药人,连苏轼都说历史上嗑药这种现象肇始于何晏。
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实由何晏首先服用。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服此药致瘫而死者,有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学者皇甫谧则因服散而成残疾。其风自魏晋至唐,历五六百年而未中断。
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求仙药之事,起于秦始皇。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矿物,为石药。但服用寒食散与成仙无关,服之者多称去病强身,实际上为济其色欲。学者皇甫谧曾经说过:“晏耽爱女色,服五石散体力转强。”有关五石散的毒副作用,苏轼说:“凡吃过这药的,背生痈疮并伴随呕血,等于服毒,当世之人不可不知。”
魏晉时众多知识分子流行嗑药并成为时尚,可看出这一时代颓废、变态世情。
(摘自微信公众号“老张在路上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