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2017-11-03韩彩霞乔哲蔺子雨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9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韩彩霞+乔哲+蔺子雨

摘 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总纲领和行动计划,跨境电子商务成为突破点。本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背景进行分析,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体系及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一带一路”;“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背景分析

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和“互联网+”时代背景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形势复苏乏力,国际和地区局面纷繁复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中国今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带动亚欧非大陆65个国家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赢互利,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超过90%。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突破点。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基于互联网+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就是开放、跨界、创新和连接。据《2017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高达6.3万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增长23.5%,预计2017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仍以较高增速发展,有望增至7.5万亿元。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经济新增长点。

2.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

2017年9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新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将跨境电子商务监管过渡期政策延长至2018年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201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跨境电子商务利好政策,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城市试点。阿里速、亚马逊、京东等企业纷纷入驻跨境电子商务。据阿里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研究报告》显示,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严重存在。调查显示,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更倾向于招聘专科人才,也希望这些人才具有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2015年新专业目录新增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亟需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为例,对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时间创业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京津冀区域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方面人才。

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研究

1.专业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必备的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外销业务、网站推广等职业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外经贸行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务实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了解政治思想、社会、形势政策等人文素质与公共文化基础知识;了解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规范;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分析相关知识;掌握英语交流、商务办公软件等工具类知识;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营销与策划、物流采购与管理、网店设计与运营维护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

具备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熟悉速卖通等跨境平台操作、维护与日常管理;熟悉各平台营销推广工具和推广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

熟悉进出口贸易、仓库管理、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具有一定英文写作与沟通能力;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和基本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3)素质结构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勤勉敬业,追求卓越;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遵守职业道德,讲求诚信,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有一定的创业创新意识。

3.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商科专业基本知识和素质,包括专业导论、国际贸易、经济学基础、商务英语听力、口语、管理学基础、网店美工、商务办公软件应用、市场营销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包括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能力、跨境电子商务营销能力、外贸业务能力等,一般包括4-6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B2C)、跨境电子商务(B2B)、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商务英语函电、顶岗实习等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包括跨境电子商务英语、外贸单证实务、电商运营、电商视觉营销、网络商品拍摄与管理、国际物流仓储与配送、国际金融、国际商法、行业认知与商务计划、商务谈判与礼仪等课程。

(4)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主要从实践角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平台操作能力、综合运营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等,电商运营实训(C2C、B2C实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B2C)、互联网+综合实训、进出口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三、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1.组建创业班,进行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组织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等专业学生二年级进行创业班报名,选取标准包括学生意愿和兴趣、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等。创业班学生入选后采用新的课程与学分置换方式进行学习。创业班学生初期阶段在我院创业学生创立的公司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店铺的创建与运营,包括速卖通、亚马逊、WISH、敦煌、EBAY等。中后期阶段可以进行独立创业,入住我院育米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享受各种孵化培育等政策。课程学分可以用项目运营及创业情况来进行置换,获得课程学分,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师资亟需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在国家专业目录中还没有设置,目前仅有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有部分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增设了专业方向,然而真正懂得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师资非常少。目前各高校的跨境电子商务师资一部分来源于电子商务专业,一部分来源于国际贸易实务或国际商务专业,有条件的院校引入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却主要承担实践课程,授课学时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教师亟需培养,建议采用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下企业实践,同时引入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等方式提高教师团队跨境电子商务运作和营销能力,提升团队专业实践能力。

3.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5年我院与石家庄赢拓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育米众创空间,2016年被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空间入驻企业20余家,建筑面积4000余平米,主要承接电子商务类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任务,企业经理也担任专业导师,创业班学生在空间进行学习和创业,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工作,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学习进行真实项目运营和推广,真正做到了校企共建、共育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琼.“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

[2]李真.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现代经济信息,2017.2.

[3]蘇怡.“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中国市场,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