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精神的培育
2017-11-03李谦
李谦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学是关键的阶段与场所。如何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大学精神是探讨之关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培育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有着深刻影响。一方面,从目前社会主体来看,大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上可影响父母,下可影响儿女,所以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价值体系的确立,乃至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另一方面,从个体的发展来看,大学阶段往往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养成至关重要。
但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化的宣传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品质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与大学精神相结合。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之根本,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会对学生、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想深入学生头脑,就需要找到与大学精神的契合点,与大学校园文化融为一体,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深入到每个人的意识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的契合
(一)同为精神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作为精神要素,二者既是源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大学精神主要是大学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累积下来的精神要素与文化基因。二者在实践的需求下产生,并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对于实践过程而言,二者作为意识形态作用于实践的主体,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形成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大学精神主要是培养健全人格,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涤荡社会风气。
(二)持续稳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价值观念的产生、宣传、接受、内化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它既需要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同時又体现了社会现实发展要求。如何获得社会主体的认知与认可,并由主观认识上升为自觉行动,这就需要价值导向具有长期并持续、稳定的状态。
对于大学精神而言,它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包括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内容,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特定的校园文化会塑造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反映出特定的大学精神。随着校园文化的逐步丰富,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逐渐内化成学校稳定不变的内核。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且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三)实践主体的主观认知与践行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具有规范并指引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稳定的个人素养品质的功能。而作为实践主体,需要确立对价值观的主观认知,了解其内容与其现实价值,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精神的实践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与教师。如何使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校园主体的自觉意识,那就需要实践主体自觉认知大学精神,明确大学校园文化,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逐渐融入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培育的现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培育的脱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提出以来,各学校纷纷落实相关规定,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加强学生学习、认识、理解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常见的方式是张贴海报宣传、思政课堂讲授、开展各种活动等。但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还是很难渗入到学生的自觉践行中去。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基本现状不容乐观。在云南农业大学的抽样调查中,比较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生仅占6%,一般性了解的占67%,不了解的占27%。①在广西四所高校的抽样调查中,在关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只有8.9%的学生表示“非常懂”,有36.1%的学生表示“知道”,还有38.3%的学生表示“模糊”,16.8%的学生表示“不知道”。②与此相对比,在关于大学的校训、学风、教风等价值层面的情况调查中,结果则是乐观的。对学生而言,校园精神则是长久的、传承的、潜移默化的,通过个体自身实际无形之中传递的精神能量。
所以,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阐述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宣传,这就难以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意识。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校精神的一部分,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的现实话语权弱化
受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文化乃至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受到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国之信仰,大学精神作为一校之灵魂也深受其冲。在五四时期破坏掉了旧文化,但并没有确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化。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也宣传过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但带着“苏联模式”印痕。文革时期,对于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与破坏达到高峰点。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来得及对社会进行价值观重构。断裂的价值体系在面临外来文化的入侵之时,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自信。所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这些西方实用主义思潮撕去了传统价值体系最后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使道德彻底的裸露在了西方价值体系之下。时至今日,价值观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更多的是规范人们的道德自律与价值追求。所以,需要找回价值信仰。endprint
与此相同,大学精神在当代也面临着信仰的困境。一方面传承数年的大学精神,代表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转型期,积淀的精神慢慢的遇到现代化的挑战。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尚未确立之际,校园精神也显得不自信了。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面对国家价值体系的现状,大学精神也备受挑战。另一方面,大学教学课堂上更多注重实用性的知识传授,使得人文素养逐渐被边缘化。这种学校氛围的破坏,是大学精神受到损害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表达力的落差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言后行为则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主导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语言: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24个字,但是对于现在部分人仍存在记忆困难,无法言说其内容。那如何谈得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主要是基于中国现代社会人的信仰危机,是应对现存问题所引发的对主旋律的思考。在说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更多的让人们联想到是对现实的不满。提到爱国,学生谈及的是人才外流;提到民主,学生议论是美国大选;提到诚信,学生议论的是各行业的唯利是图,等等。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被潜意识的定义为对现实不道德行为的外部约束。
大学精神的内涵相对抽象,是大学独特气质的集中体现,它在师生中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强大的感召力,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行为。例如: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訓,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等。正如上世纪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泡菜理论”: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莘莘学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也就是说,不同气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气质也是不同的,就好像用不同的泡菜汤做出来的泡菜味道必然不同。
所以,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融入到大学精神中,并以此体现其实质,彰显其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的培育途径
(一)大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与提升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从接受方式看,多数大学生对“被灌输”有一种本能的逆反。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喜欢校风感染、社会公益、言传身教、社团聚会、景观熏陶、日常管理等路径的学生比重分别为87.6%、77.2%、69.3%、64.9%、57.7%、51.2%。③所以,外部环境对人的品行养成有重要影响。著名美学家和文化学家王岳川教授说: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大学校园文化而言,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更为重要。
在建国初期,祖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这个特殊的群体为当时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学中培养的精英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当下,大学适龄入学率已达到40%以上,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更多的青年走进了大学的校园。但是,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并且社会上普遍存在唯技术论者,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高校都不同程度缺少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导致科技与人文的分离。尤其对于现在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来说,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即使是文科院校,也是唯知识论。
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校园建设的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之路。哈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改变单纯的追求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关键是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精神来说,需要克服教育的功利化与片面性,积极营造人文环境氛围,担当起价值传承的重担。
(二)注重对人的关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应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当是一个社会的良知与良心,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正如习近平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④
首先,大学教育需要承担起弘扬社会主旋律之责任,培养知识分子的传统“士”之情怀。在传统中国,士列为四民之首,是社会与国家的中枢,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充满了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例如:董仲舒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士大夫阶层成为最有影响、举足轻重的社会重心。近代以来,大学成为培养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激进学生之介入现实政治斗争”,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将学校与家国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大学教育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一方土壤和一种信仰。陈寅恪先生认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大学不是生产加工产品的场所,校园主体也不是具体的物品或抽象的存在,而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有血有肉的人。目前,大学精神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与失范,并饱受诟病。所以,在推动大学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超越现实功利、摆脱世俗偏见,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存在的基本条件。大学教育的理念在于创造社会理想,为学生提供一种信仰,并以其为载体,把传承的理想、信念传递给社会成员,使之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
(三)在批判中践行
一种新的思潮或价值观需要经历批判与践行的双重过程,才能加大社会对其认可度,形成社会合力,这本身也是思想内化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精神,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重要任务。
一方面,批判性思维的养成。1998年10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其中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需要大学主体在批判中认知、在求知中信仰,从而才能不流于表面,做到因信称义。此外,它还可以借助于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的作用。
另一方面,注重践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任何认识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的关键在于实践。借助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中,如校史、校训、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见得到,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同时,发挥高校文化知识积累与创造的优势。知识分子从事人文社科的研究与创作工作,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注释]
①李强,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1):49-54.
②欧融.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以广西高校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27):56.
③夏秋.高校隐性德育效能:要素及提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P130.
④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