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演进
2017-11-03何肇烈
何肇烈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并以此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教育培养了一代代合格的接班人和劳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建设理论,更是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凸显了与时代契合的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明确的人格培养的价值目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力量。
[关键词]文化建设;育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从封建社会的儒家传统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得知,文化始终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它是刻在每一个人心里的习惯与价值。文化是在一定时代背景和统治秩序中形成发展,同时内化为人的价值观念后反过来影响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文化建设对人的目标塑造,对于现阶段文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带领人民完成两次革命又进行着新政权的巩固和新社会的建设。这其中新民主主义文化显示其强大力量,同时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历史起点和政治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了方向、勾勒了轮廓、确定了内容。特点如下:
政治性和阶级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带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无产阶级的政权和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更应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高度,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布局。
它彻底否定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剥削思想,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原则;提倡共产主义、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作风;确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化工作者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等问题,提出了“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必须通过提出建立可靠的知识分子队伍和文字改革真正服务于人民大众。
民族性和开放性。首先从内容上看,是通过党领导的各阶段全民性的革命斗争,凝聚人心,重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从形式上讲,就是通过工农大众乐于接受的民族形式传播自己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早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新方针,它符合艺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正确处理批判与借鉴、传承与创新等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认识方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原则指导。
二
邓小平带领人民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保障,充实了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引领了文化建设的新趋势。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定保证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实事求是地对待文化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正确划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界限以及三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处理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恢复并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思想。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扭转了对知识分子的错误认识。他提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论断,解放了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枷锁,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智力支撑。
(三)培育“四有”新人的科学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归宿和根本落脚点。现代化建设要求劳动者既要有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更要有崇高理想,自觉用社会主义道德、纪律约束自己,既强调实现集体利益的目的又重视保障个人利益的前提。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也因此实现了民众个人利益的满足与集体利益的保障。
(四)“三個面向”的科学方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我们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提供了方向指导。与毛泽东时期相比,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方向更坚定、观念更务实、价值观更多元、目标更明确。
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实践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新研究成果,它必将成为引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国家间友好共赢的总向导。
(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理论指导
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交流自由便捷、思想观念交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需要格外重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理论,曾经带领人民群众翻身、致富,也正带领人民实现民主与富强,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人民追求独立与幸福的进程中不断得到证明与推进,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不可撼动的指导地位,更要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文化建设必须充实鲜活的时代内容
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阐释,分别从三个层面具体解答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标准,形成了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
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通过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强大。习近平强调文化体制改革体现在在创新观念、资源整合、原则标准以及正确方法等全方面的深化改革,并作出具体的顶层设计与指导。endprint
全球一体化的新时期,还要大胆学习借鉴全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并使其与精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广泛结合,使中华文化活起来、走出去。“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充分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三)文化建设必须彰显鲜明的时代价值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现阶段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强大,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升,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就拥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更多主动权。
文化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以思想文化领域的强烈变革为先导,先进的文化能够很好地回应和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合理诉求,也能够形成更符合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机制,进而维护国家的安定有序。
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文化对社会成员的教化、激励与熏陶直接影响甚至于决定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面临重大的利益调整,每个人的原则认识都要与国家利益高度一致,必须发挥文化的说服和化解的功能。
文化是走向世界的“传声筒”。对外交流必须首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展示中国社会主义的文明、负责任形象以及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像,必须主要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去实现。文化建设最终要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幸福与发展、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强盛与和谐,才最终实现其价值、完成其使命。中国已跻身经济大国的行列,硬实力的支撑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积淀,经济总量提升还需文化内涵的支撑。一个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民族国家,才是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
[参考文献]
[1]毛澤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10]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