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初探
2017-11-03张婷
张婷
[摘要]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于其早期重要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有关对象化思想的相关理论。把握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分析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意义及其局限性,对于深刻理解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象化思想;异化劳动;马克思
一、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了黑尔格、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对象化理论。黑格尔认为,所有的对象化都是异化的表现。异己对象在运动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主体,这个过程就是主体外化为他物的过程,也叫做异化过程。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是对象化的主体,黑格尔把人与自我意识等同,这也是他的神秘的对象化理论的出发点。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认为,对象化活动是一种毫无受动性的能动活动,是在纯精神范围内的一种活动。此外,这种对象化和对象化的活动都是发生在思想和意识的领域之中,因而黑格尔对象化的思想有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这并不代表其就是不合理的,相反存在着诸多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特别强调劳动这一关键概念,通过劳动,他把对象性的人等价于为人自己劳动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自我创造看作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强调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认为对象化是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和非对象化没有本质区别。
对于黑格尔的异化理论,马克思持反对的观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都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由思维的异化或者对象化所引起的对立,本质上都是在思维自身范围内的对立,也就意味着同感性的现实之间或现实感性之间都是形式上的对立,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统一的,都属于思维的范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持否定态度,他运用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否定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指出了异化以及对象性存在的不足和虚假成分。马克思通过对对象化和异化区分研究,继承了黑格尔这一思想当中的对象化的积极成分,抛弃了异化这一不足之处。
费尔巴哈看到人认识对象是通过对象的形式,但是他只是把人认为是纯粹受动的感性存在物,却没发现在对象化活动过程中,人们能动地认识对象和自身。他虽然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但却没有认识到物质生产和人们的劳动才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人们是通过这种活动使自己变的客体化、“对象化”的。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现实的人并不仅仅是社会人,也不是受阶级制约的人,而是抽象的人、生物的人。现实的自然也并非是由人所改造过的自然,而是在其原始性的基础上来加以考察的自然。因此,在其对象化理论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相互分离的,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费尔巴哈只讲人的受动性,却忽略了人能够能动的创造世界,因而他并没有理解人的本质,也没有理解人是如何外化为客观对象的。他的观点还仅仅停留在人本主义的、非历史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水平上。
马克思运用费尔巴哈的“自然是人主体的基础的命题”思想。也就是人的自然制约性、受动性的思想,来否定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同时又用人的社会制约性的观点,克服了费尔巴哈的不足之处,避开了对象化主体理论的抽象性这一命题的局限性。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正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和辩证综合对待的结果。
二、对象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象化的主体是自然和感性的人。这是马克思对象化理论的唯物主义性质的体现。在黑格尔看来,因为人和自我意识是等同的,物性被人的外化和人的对象化所设定,因此他的观点——物性仍然是自我意识,不是现实的物就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物性因此对自我意识来说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性的东西,而只是纯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因为自我意识在本质上是自我意识设定的结果,同时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因此这种对象化并非真实的,而是虚假的。
其次,人的本质是对象化的劳动所形成的。正如动物一样,人要和自然界进行不断的物质和信息交换,要维持自身存在,就必须紧紧依靠自然界。然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除了有肉体生命,还有精神世界和精神生命,而动物本身和它的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同一的关系,人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转化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他认为:“人是劳动的存在物,人在生产劳动中把自己对象化,人的本质就是由这种对象化的劳动所形成,这也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动物和植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都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第三,对象化的活动塑造了人的感觉和思维。对于个人来说,“对象如何成为他的对象,与对象的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规定性,才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马克思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來说,音乐再美都毫无意义。”人通过思维和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之中肯定自己。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对象性的存在物可以说是人的本质,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自然变的人化,使主体变的客体化;与此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使对象进入人,使客体变的主体化,在这两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去丰富人的感性,充实人的精神。在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对象化劳动实践中,互动始终发生在人和世界之间,因此产生了人的感觉。所以马克思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世界都是在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当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四,对象化的劳动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的真实映射。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实践社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深刻地展示出人类劳动的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在以往的科学中,人们常常忽视了自身的劳动,没有认识到全部人的活动都是人对象化的劳动,因此对于自然界的研究都不是客观的,而是抽象的。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人的本质是由劳动形成的,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所谓的整个世界历史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自我对象化的产物,人类历史就是在人改造自然和人化自然,这个过程丰富着人的感性,人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存在,这个过程在本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统一的历史,伴随着生产劳动,人类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精神创造。endprint
三、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把对象化看作是一种创造某种对象的劳动过程。他认为每个劳动产品是凝结在特定对象中的,也就是说是该对象在对象化过程中的劳动,从本质上来看劳动的实现过程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过程。在马克思后续的成熟著作中仍然使用了这种对象化的概念。
其次,从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就是主客体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要关注对象化的社会学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他的异化理论、分析私有制社会的时候正是运用对象化理论。因此我认为,此时的对象化理论的思想必然是异化思想的理论基础。自从对象化理论被建立起来,就得到了不断的应用,这也使马克思在提出并解决一系列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问题的时候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进一步开创了唯物史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分别是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但就具体而言,占据核心地位是异化劳动观。在本书中马克思比较完整的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批判和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指出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和非人性之处,另一方面,他也论证并提出了现实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就是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在这一理论中,理想的人的本质得以设定,历史发展的公式也得到了概括,即人的本质从异化劳动再到共产主义,从根本上来说,这还是人本主义的异化历史观,和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历史辩证法相比而言,这一理论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是非科学的,但马克思抛弃了抽象的人,而选择从现实社会当中的人出发的角度,在现实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中对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实现的共产主义是在完全自觉的基础上,保存了以往所有的发展财富,这也显示出在这个阶段里,历史唯物主义正在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闸述的对象化理论在早期马克思的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自身发展规律的时候,马克思把异化问题和政治经济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但是,这一时期的马克思的研究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首先,马克思沒有对现实历史的经济生产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实证分析,其次,对于作为人类主体性确证的劳动和人的自由自觉地去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还持有一种理想化观点,因此,对于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应该正确客观的看待,取其精华,与此同时更应该分析和研究其局限性,这对于全面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84.
[3]费尔巴哈“对象化”概念探析[J].长白学刊,1992(1).
[4]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思想[J].才智,2016(30).
[5] 钱娟.对马克思早期对象化思想的解读[J].世纪桥,20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