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模因论在基层治理中应用研究
2017-11-03梁茵
梁茵
[摘要]文化是治理的“主体”,也是治理的“界面”。通过“文化模因”理论结合龙津村的实践探索研究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主体”和“界面”的作用的规律,分析规律应用的现实困境和突破的可能,构建基层的治理的柔性空间,释放基层治理的活力,引导和塑造时代视阈下新型公民。
[关键词]文化模因;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精神价值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千年治国理政,道理莫不如是。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如何人性化地达到善治的目的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近年来的基层工作中,通过文化介入基层治理,以文化抓住人心、挖掘人性、引导民智、促进民和,真正看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文化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特点,因此需要放在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予以规划,加大文化在介入基层治理的力度,使其成为基层治理走向深入的支点和杠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化在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时引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基层文化建设,既不是以西方价值为旨归,也不是固步自封于中国传统,而是在古今中外融通后的再造,是从人类发展命运的角度所做出的理性思考和选择。这也是中国基层治理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文化模因论的内涵释义
传统基层治理模式强调的“治理性”是指以制度设置、权力调整和国家行政管理为核心的国家行政管理,在工业化进程中这种理论本身形成了有价值的系统理论体系。文化介入基层治理就是吸纳了传统“治理性”的内核——建立政府和民众之间文化认同意义上的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文化介入基层治理提出文化价值取向的基层治理体系,即从管理“控制的技术”到被管理的社会成员的“自我约束的技术”及伦理认知控制的一种理论认知创新。从外在治理性对个体行为的引导,转向个体内在的“自我治理”,唤起个体个性的“文化自觉”,进而形成自我规范的“文化范式”。
模因理论在我国被广泛运用于翻译、语言教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这指明了大大小小的模因充斥着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模因与模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模因复合物,使文化终属于多模因复合体,包含着许多与其他文化相似或相异的模因因子。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由于模因间的密切相互作用,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单位,不断改变物种的适应性,其复制能力和传播限度对文化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传播和育人有多种应用和实践规律,项目引入研究文化如何传播和育人的规律和方法之一——文化模因论,力图通过更本质的层次来审视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突破口,也即从人的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式的视角来更好地实现“文化治理”的目标。
二、龙津村在基层治理中对文化模因的实践应用
结合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的治理实践进行理论应用的探索。龙津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西南部,西临北江干流顺德水道,与南海西樵旅游度假区隔水相望,毗邻城区,水陆交通便利,附近有交通主干道樵乐公路、龙津公路贯穿其中。全村總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良保、沙闸、腾涌3个自然村,下辖光明、红光、朝阳、复兴、永明、永红、永三、永光、穗丰、群安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147户,3754人,其中党员130人,外来暂住人口4000多人。村委书记冯耀泉带领全体村民,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使龙津从1998年负债4亿、村容破败的“后进村”,发展成为现今集体总收入突破1亿、乡风淳朴、管理完善、社区和谐稳定、经济、生态、民生、社会管理、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先进村”、“和美村”。
龙津村突出社区的共同精神价值的培育和追求,作为生活共同体,就是要追求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理念,强调归属感、认同感。强调村民之间的精神文化纽带。强调社区教育,树立终身学习或者教育的理念。新农村建设提到的乡风文明是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从社区精神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角度来设计,农村社区建设突出了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
龙津村以构建“和美龙津”为目标,着眼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文化环境育人工程,着力推动家庭文化建设,着力强化思想引领提高素质,着力推进活动项目化、品牌化,以多样化的活动适应村民群众的多样需求,以妇女、儿童、家庭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让村民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性情,团结和睦,促进社区共融。
(一)文化融景,守得住绿水留得住乡愁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龙津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变得尤为迫切。近两年,龙津村从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民生生活的现实要求出发,每年度至少投入1200万进行河涌整治及环境提升工程,并提出“乡村即景点”的理念,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龙津丰富而独特的历史融入在规划中,外显在建设中,突出在环境中。
龙津村由总长约4000米的内河涌环绕全村。通过改造提升,龙津环村内河涌一改过去河道狭窄、河水发臭、满积淤泥、蚊虫滋生的景象,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河道深了,水流快了,既利于排涝,也美化了环境。不但河面整洁,无漂浮物、无垃圾,无异味,还定期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和保洁。龙津村还通过充分的调研、走访、挖掘,沿着河涌规划了“一心一轴一带”景观建设,与村内烈士公园、文化广场、祠堂、街巷村道等历史文化景观的恢复和升级一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体系,还在设计上提炼出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龙津历史文化韵味的独特的建筑语言,将古训家规、和美文化理念、名人先贤、诗词歌赋等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在环境中,在尺寸天地间提升河涌及居民的环境,让村民在得到休闲之余还可以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使龙津村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和宜居乐园,成为游子思归、外人艳羡、留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现代岭南水乡,争取实现美丽文化乡村。
(二)推动家庭文化建设,营造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和谐家庭环境endprint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龙津村以家庭文化建设为主导,致力激发家庭正能量,汇聚成社会文明和谐的主旋律。2016年龙津村启动首届“和美文化节”,以“和美龙津·爱满万家”为主题,凝炼倡导“爱家、明德、孝义、传承、共融、和美、互助、谦信”这十六字核心理念,通过举办一系列受村民欢迎且独具意义的活动,在家庭中倡扬新风,在社会上传播文明。如举办“快乐煮相伴·幸福满厨房”第七届亲子厨艺赛,让家长和孩子烹出健康乐享亲情;开展“心手相牵·共同成长”家长成长沙龙,用心理学的独特手法给家长新的思想碰撞和家教体验;举办“和美传承·书香荟萃”中华传统亲子读书荟活动,促进父母和子女共同营造传承文化书香满溢的氛围;开展第二十届国庆环村跑活动,1800多名村民一家大小齐参与,共度众乐;举办“和美家庭”评选活动,发掘一批“孝德之家”、“善义之家”、“书香之家”……从线到面,引领村内每个家庭向善向美。龙津村抓住了每个家庭的细胞,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行动满足了村内不同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村民参与建设和美村居的支持度和热情度,可见参加村内志愿服务的村民也从个体参与渐渐发展到亲子、家庭组合加入,凡人善举和家庭道德模范在龙津村不断涌现。
(三)推进活动项目化、品牌化,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群众性
为了解决工作侧重点不明确的问题,确保文明建设得到实效,龙津村注重坚持特色,铸造品牌,从2014年开始,龙津村坚持实施品牌项目“爱心学堂”,通过及时关注儿童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丰富品牌项目工作内涵,提高项目化运作水平。龙津“爱心学堂”主要面向辖区内6—12岁儿童,通过提供国学经典教育、传播本土传统文化、赋能增权服务、公益志愿活动、党情党史五大服务内容,培养辖区儿童崇文尚学、健康上进、爱家爱国、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优良品格。运行至今学堂已成功开办三期课程,以及两期寒假冬令营活动和四期暑假夏令营活动,服务儿童近5000人次。除了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类别、内容多彩的课程之外,龙津“爱心学堂”也一直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和亲子拓展活动,如爱心义卖、慰问困难老人困难家庭、重阳敬老活动等,还走出社区,去到恩平山区帮扶困难家庭,体验艰苦的生活;组织参观佛山民间美术馆、科学馆、电力馆、广东工业设计城、梁园,体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精粹。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学员和家长一起身体力行投身社会公益,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促进了学员和家长的情感交流,拓宽了家长和小朋友的视野,在村内形成了崇文尚学、互助友爱的氛围。
龙津村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在完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文化体系“三位一体”的建设中,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为指针,多措并举强管理,多管齐下促发展,着力提高龙津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让村民群众享受到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四)引领社区居民自治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跟国际接轨,发挥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基层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农村,重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与管理。在村规民约方面,为了让村民能够以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制度监督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龙津村根据村情民意,依法制定了自己的村规民约,其内容涉及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容村貌、计划生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既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又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志。这些村规民约在依法治村过程中发挥着既约“官”又约“民”的双向制约作用。在每次换届后,村委会都会组织村民代表、股东代表,经过多次民主协商和讨论对村制村约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做到内容全面、合法。修改后,还印发给全村村民,使村规民约和各项制度深入民心,以法律为依据,体现村干部办事公平和公道。
三、文化模因论应用深化应用的思考
在基层治理中深度开发和应用文化资料,采取文化治理的思维,营造基层治理的文化氛围,构建基层治理的文化体系,但目前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主体困境,治理主体多元化是治理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和重要价值所在。但在如何面对不断成长的社会力量和不断增多的参与诉求上,较多的基层治理单位显然未能充分理解和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思想意识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实现引领未有有效的做法。
价值困境,从价值共识包含的要素(符号象征、传播体验、文化信号)来看,现时的社区文化环境和土壤难以形成价值共识,甚至在不同程度地瓦解传统的文化精神遗产。
效力困境,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文化的柔性治理对于其他的基层治理方式是很好的补充,但部分的事务辨识或者处理,文化治理的理念和方式能否适应其他治理方式的要求是一个对文化治理影响力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
针对上述的问题和困境,如何利用文化模因论发挥作用:从模因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是模因同化、累积、传播的作用,文化变迁则是模因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是在基础文化层面,文化介入逐步形成被基层成员所统一认可的理论基础与文化价值观体系,使其成为驱动整个基层不断进步、实现基层善治的动力;二是在核心文化层面,针对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不断扩大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丰富程度与被认同程度;三是在动态文化层面,要求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进化和更新、动态调整。
具体来说,为应对乡村社会失范的风险,缓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分化与对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在构建一种公正、公平、和谐的城乡关系及国家一体化均衡发展格局。龙津村紧跟这一政策倡导和发展趋势,以现代社区先进的治理理念结合本土的实际,探索出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之路,从根本上来说有以下三个重要的推进方向:
一是以完善功能与整合资源来增强社区向心力。社区或共同体构成的自足系统可以满足村民的合群需要,并使村民获得物质帮助或心理归属的满足。伴随经济社会生活重心的转移,村民的生活范围和活动半径不断向外伸展,开始与村庄以外的世界及一个广阔的市场网络进行交换并发生联系,从而容易导致社区认同的式微。在新的时期,龙津村的社区认同重构从完善社区功能入手,以有序的管理、完善的服务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
二是以文化自觉来重整社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强调一定场所之内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意识,是乡村社会内部业已存在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并且以特定空间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和人际交往的结构方式。现代性对村庄文化传统形成巨大冲击,宗族的式微、传统的消逝以及各种宗教、礼仪活动的退隐,不仅造成了村庄历史传统和社区记忆的断裂,而且也瓦解了社区团结。龙津村对村内的公共空间作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规划,通过文化环境育人等一系列的举措达到构建村民公共文化记忆,最终达到构建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三是以还权赋能来激发村民主体意识与社区公共精神。社区建设实质上是一场地方性的回归及共同体复兴运动。立足本土实际,当前龙津村的社区建设在坚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及资源支持的同时“还权赋能”,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参与积极性。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導及资源支持的同时,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形成政府主动供给与村民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社工队伍建设,同时创造条件鼓励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大力开展“助人自助”的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静.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传播的适应与变异——一个模因论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颜德如,张云平.推进中国基层治理创新的文化路径[J].理论探讨,2014(6).
[3]杨建华.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文化的现代转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5).
[4]熊万胜.文化治理:要素协调思路下的政策衔接与基层建设[J].上海城市管理,20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