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新夙景
2017-11-03
以建筑造景,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建筑景观的生命力,是建筑师和旅行者都关心的事情。
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某些变化:城市的建筑在用“退化”的方式实现“进化”,乡村的建筑在用“回归”的方式尝试“激活”。这种变化的源头是什么?我想还是在本土,在城市与乡村的肌理、人情与生活本身。
所以,当我们与“退化建筑”的汤建松与王琦聊起“可不可以在村里造个茶亭”这么具体的话题时,作为建筑师的汤建松,首先不是跟我们谈,如何造一个明星建筑,或者如何做一个作品,而是更宏观地跟我们聊,如何去了解一个村落的本土文化,如何让设计和这里的文化发生关系,然后,才是建筑本身。
汤建松所有的讲述让我感受到一个事实:一个建筑师做一个项目,可能会在一个村子或城市居住数月甚至数年,纸面的规划启动之前,首先是身体力行的深入旅行。
由此,我们进一步关注到了建筑师这个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关心本土,关注街区,在构建或者改造建筑实体时,愿意深入当地,去理解在地文化,也愿意表达对所在社区的思考。他们对一方水土的理解,拥有独特的知识背景和视角,对于旅行者而言,竟也受益匪浅。于是,我们开始了拜访建筑师们的“旅程”。
每一次交談,几乎都能够让我们发现一点周遭世界的不同,注意到平日里忽视的空间,犹如发现了“新风景”。比如城市里的交通动线,它清楚地表达着,什么是当下人们生活的主次,你可以从中感受到现代城市的善意和恶意;比如城乡的“机理”体现在它的总体格局上,地面建筑起起落落,但一些街区格局千年不变,我们站立的街口,也曾是古人的街口,异次元空间仿佛触手可及;还比如城市等高线,过去的等高线由高大的山体组成,现在则由高耸入云的摩天楼组成,山体被挖掘成泥沙,运输到都市,组成了新形态的等高线,实现了“城市化”……当了解到这些,再去反观我们的生活空间,以及那些构建我们生活的建筑组群,就有了不同的况味。
建筑师们眼里的城乡,可以抽象出更整体的轮廓,也可以细微到无人知晓的角落。他们是空间的创造者,对世界有着特殊的敏感度,这一点足以让他们成为很好的旅行带路人。在本期专题里,我们对话了7位建筑师,他们之中,有的人的建筑作品在特殊环境中成了“景点”,成了在地文化的一个窗口,有的是经验丰富的旅行者,有的浸淫在对城市的持续思索中。所有的这些对话,我们都旨在指向一个方向——对“风景”这个概念的探讨。
什么样的景观,会成为我们的风景?自然不必都是“景点”,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旅途中的风景取决于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力。如果我们多一点欣赏目的地的视角,也许就会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一点趣味,在人云亦云里多了一点判断,发现一些值得把玩的“新风景”,如果还能因此收获更丰富的旅途体验,就再好不过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