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嗣同的生死观

2017-11-03何盼

青年时代 2017年27期
关键词:谭嗣同佛学生死观

何盼

摘 要: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选择用鲜血与死亡浇醒国人麻木的灵魂。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在这条用鲜血铺就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谭嗣同选择的这条为革命献身的道路,体现出他的生死观。他的生死观集中体现在他的哲学著作《仁学》之中,这部并不成熟的著作融入了佛学观念,浸透着浓浓的佛学思想的生死观,决定了这个悲剧英雄慷慨激昂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谭嗣同;佛学;生死观

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维新志士谭嗣同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个满腹遗憾的有志青年带着未完成的梦与对后人的期望成了刀下亡魂,时年仅33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期望用自己的死亡唤醒后人继承其遗志,这个悲壮的结局与他个人的生死观密切相关。本文试以《仁学》这本书为例,浅谈谭嗣同的生死观,并追溯其本质及其局限性。

一、无我与慈悲,度己即度人

佛家讲求“四大皆空”和“慈悲为怀”。谭嗣同深受影响,他的生死观强调“无我精神”与“慈悲度人”。“无我”与“慈悲”的衔接点是“私利”。

释迦牟尼曾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而。”“我”只是一个假相,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个体或实体。谭嗣同深受影响,认为“今夫我又何以知有我也?比于非我而知之。……一身而有四体五官,四体五官而有筋骨血肉之分,筋骨血肉又各有无数之分,每分之质点,又各有无数之分,穷其数可由一而万万也。”对“我”的存在方式表示怀疑,“我”有一个身体,一个身体可以分解为“四体五官”,“四体五官”又可以分为“筋骨血肉”,“筋骨血肉”又可以分至无穷的质点,根本就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从“我”的组成上否定了“我”的存在。

既然“我”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假相,那么“我”当抛弃一切桎梏,看淡生死,超脱世间烦恼,达到一种淡定从容的境界。正如梁启超所云:“自是豁然贯通,能汇万法为一,修衍一法为万……而任事之勇猛亦益加。”面对革命与流血,谭嗣同才能看破生死一往无前。

而这种无我精神发展到极致,就是废我见,除私利,为天下谋福利。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无我精神的极致,就是这种抛弃个人私利的慈悲情怀。“故知即世间即出世间,无所谓净土;即人即我,无所谓众生。世界之外无净土,众生之外无我;故惟有舍身以救众生。”慈悲情怀的核心是普度众生、救国救民。

谭嗣同认为灵魂有罪,这罪是灵魂本身的产物,“灵魂亦自有罪而自受之,自无始来,死生流转,永无休息”。罪包括人之私利,即“机心”,能消除“机心”的唯有慈悲。“见一用机之人,先去乎自己机心,重发一慈悲之念,自能不觉人之有机。”用慈悲消除自己的罪,然后再用慈悲来感化他人消除人之机心,从而普度众生。

“知人外无己,己外无人,度人即是度己,度己即是度人。”从“无我精神”看淡生死,抛弃个人私利,再到慈悲为怀,以慈悲消除罪恶、感化他人。谭嗣同以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救世济国、普度众生。正是这种人生观、生死观,决定了他最终以死亡激发国人继承其遗志,唤醒国人为民族抗争到底。

二、不生亦不灭,向死而后生

谭嗣同之所以在面对死亡时能够从容不迫,与其提出的“不生不灭”的思想有关。因笃信万事万物之不生不灭以及佛教轮回观,所以他把慷慨就义当作一种凤凰涅槃的向死而生。“昨日之天地,物我据之以为生,今日则皆灭;今日之天地,物我据之以为生,明日则又灭。不得据今日为生,即不得据今日为灭,故日:生灭即不生不灭也。”

在谭嗣同看来,灵魂是永恒不死的。所谓的死只是一种微生灭,即细小的生灭变化。谭嗣同的这种观念要追溯到他其哲学本体——以太说。以太是“一种不依赖人类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本身,它是一切物质最后的不可分割的分子。”作为物质最小的分子,以太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人由以太组成,肉体的死亡只是这些凝聚的分子的解散。“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之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过乎前而未尝或住。”分子的解散与聚合,不过是一种“微生灭”,其组成成分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人也是不生不灭的。

“是故轮回者,不于生死而始有也,彼特大轮回耳,无时不生死,即无时非轮回,自有一出一處,……人之能出大轮回与否,则于其细轮回而知之矣。”谭嗣同的轮回观认为,轮回有“大轮回”与“细轮回”之分。所谓“大轮回”,其特点为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所谓“细轮回”,如吃饭、睡觉,它是到处都在,时时都在的。“大轮回”着眼于从宏观整体上把握,“细轮回”从微观局部上来分析。谭嗣同认为,人只有超越了“大轮回”的束缚,才能真正走上解脱的道路。

“去者死,来者又生,连者生,断者又死,何所谓而生,何所谓而死,乃终无能出于生死轮回之外。”既然生死不过是一种轮回,那么死亡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生死就没有绝对的界线,轮回不止,生生不息。

这种源于佛家的轮回观,让谭嗣同坚信死亡只是另一种生存状态,一旦看淡死亡,就能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在面对死亡时从容不迫。这种观念增加了他面对死亡的勇气,所以他抛弃了生还的机会,选择以牺牲来激励国人抗争到底。

这种觉悟是悲壮的,作为维新派激进的改良主义者,谭嗣同以生命为代价,唤醒国人麻木沉睡的灵魂。他未能像梁启超一样选择东渡日本,未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为只有流血才能刺激麻木的灵魂。他的牺牲终究产生了影响,改良派隐退,革命派从谭嗣同的手中接过这面旗帜,继续前进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从此,中国革命愈发激烈,改革者逐渐成熟,革命队伍日益强大,影响也愈来愈大。

然而,这种慷慨激昂的凛然大义带着强烈的悲壮色彩与数不尽的无奈叹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谭嗣同的牺牲究竟值不值得,这个英雄的结局是否是他最好的归宿?

三、一个悲剧英雄的悲哀

谭嗣同的“无我”精神认为,“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假相,使他能够超脱个人私利杀身以成仁。他的“慈悲为怀”让他以救世救民、普度众生为毕生理想,使其抛却个人私利的“无我”精神闪现出神圣崇高的光辉。他的不生不灭与轮回的思想,坚定了他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决心,让他面对死亡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勇敢无畏。endprint

谭嗣同的牺牲是有意义的,然而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进步而又激进的青年牺牲背后更加深层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决定了谭嗣同人生观、生死观的局限性。谭嗣同的阶级特征具有特殊性。当时,改良派内部并不是完全和谐统一的,改良派内部分为两派。以旧官僚为代表的改良派右翼,大多是有较高政治地位和社会威望的中上级封建地主开明官吏,代表有翁同龢、陶模、刘光、陈宝箴父子等。他们只赞成最温和的改革,反对破坏封建纲常秩序。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左翼,以激进的改革姿态进入历史,要求从根本上与传统决裂,全面向西方学习,对当时中国社会触动很大。

谭嗣同虽然生于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但早年的遭遇和所接触的知识人群让他走上了维新改良之路。虽然谭嗣同隶属改良派左翼,但与康梁等人不同,谭嗣同的思想主张更激进彻底。改良派激进主义者是孤立无援的,不仅受改良派右翼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受改良派左翼的反对。他们在经济地位上多是一般甚或破落的知识分子,没有改良派右翼有强大的阶级基础。再加上资产阶级本身的妥协性,这一派人物身上充满矛盾与复杂性。他们既激进急于求成,又因为自身力量的弱小而有妥协性。这种根本性的弱点,让谭嗣同的生死观既悲观又积极,阶级属性决定了其生死观的局限性,也决定了他最终的道路。

谭嗣同的生死观本身也有各种问题。他的“无我”精神否定了“我”的存在,进而否定了个人私利,否定了个人对物质的基本需求。而自古“民以食为天”,谭嗣同对物质需求的否定,对下层人民的鄙夷使其严重脱离实际情况,失去群众支持。

谭嗣同的慈悲情怀深受佛家思想影响,认为个人必须摒除个人私利,杀身以成仁,以慈悲来化解“机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慈悲胸怀。封建阶级顽固派维护个人利益,下层平民多重视衣食住行,文化程度低下,即便是与谭嗣同统一阶层的维新派,也与其有各種思想分歧。以慈悲感化他人的方式不过是一种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以慈悲感化拯救国家,只能是一种软弱的

空想。

同样,谭嗣同的不生不灭和轮回思想,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生死没有绝对的隔阂,既然轮回不断,那么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存在方式。陷入一种宗教神秘论的循环之中,虽然使他面对死亡时能够勇敢无畏、淡定从容,但这究根到底只不过是一种寻求自我安慰的方式。

四、结语

“誓向沙场为鬼雄,庶展怀抱无蹉跎”。谭嗣同实践了这句誓言,历史也给予了他施展抱负的舞台,然而这一切都是短暂的。谭嗣同的一生不可避免地带着悲壮色彩,时代限制与阶级属性决定了这个悲剧英雄的局限性。虽然他的生死观使他杀身成仁、敢于牺牲,然而时代或许能够赋予他更伟大的任务,但他却放弃了。以死亡唤醒国人,他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自谭嗣同之后,自由主义改良派缓缓退出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更激进的姿态接过谭嗣同手中的旗帜,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英武.佛陀遗教经典[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薛俊全.试论谭嗣同的生死观及其成因[J].高校社科信息,1993(6):40-44.endprint

猜你喜欢

谭嗣同佛学生死观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论谭嗣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谭嗣同殉难百年祭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谭嗣同男女平等思想探析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