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7-11-0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糖化病患空腹

周 华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400)

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周 华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400)

目的研究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患120例,并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的方式,将所选病患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病患常规联合饮食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经为期12个月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加入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对于控制糖尿病病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有极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字】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改善预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作为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调查 估计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2]。由于糖尿病可导致全身多器官脏器的受累,诱发眼、肾、神经、心脏、血管部位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寿命缩短甚至致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其主要治疗原则主要有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五点,其根本目标都是控制患者血糖。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饮食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3],而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缺少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血糖控制欠佳。今我们通过对12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且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版)的病患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两组各60例:研究组中有男36例,女24例;年龄32~72岁,平均(38.64±1.18)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8~69岁,平均(39.24±1.42)岁。两组病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齐全,思维正常,入组前均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病情相对稳定。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4]

(1)恶性肿瘤者。(2)糖尿病合并严重急性并发症者。(3)糖尿病肾病者。(4)肝、肾功能异常者。(5)不能积极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6)妊娠期妇女。(7)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入组病患120例都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同时加用饮食护理干预方案,详细如下:(1)对患者的饮食健康情况进行准确的生活方式评估,并为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2)患者入院后,立即测量其体重和身高,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工作。由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患者的糖尿病健康宣教工作,一对一有针对性宣教。将一些简单的烹饪技能教给患者,直至其完全掌握为止。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菜单处方,对其进行记录和留档案。配餐时,要搭配相应的电子秤,并指导患者初期可购买电子称,并正确使用电子秤,自己摸索生重与湿重之间的关系。(3)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并向其强调健康饮食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让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座谈会,促使患者能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并叮嘱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可两餐之间适当吃水果,少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4)定期复查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对于治疗前期的患者,我们坚持每天予以电脑血糖监测7次,后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改为1天3次,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患者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所以不建议增加检测次数,根据患者检测的即时血糖控制情况,我们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微调,对于体重增加的患者,我们可进一步减少饮食总热量,相对应的,体重减轻的患者,我们则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增加热量的摄入。(5)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督促患者合理膳食,及时解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4 评价指标

护理前及护理12个月之后,利用罗氏血糖监测仪分别检测两组的血糖水平,并对其作出比较,包括: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研究组饮食护理干预前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h血糖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为期12个月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86±1.08)mmol/L,比对照组的(8.26±2.14)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h血糖水平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相关血糖指标的对比分析表(±s)

表1 两组相关血糖指标的对比分析表(±s)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6014.26±2.146.86±1.0816.18±3.289.26±2.218.89±1.246.24±0.96对照组6013.82±1.988.26±2.1415.88±2.9612.34±3.149.25±1.327.56±1.22 t 1.16914.52390.52596.21331.53976.5863 P 0.24480.00000.59990.00000.12630.0000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5],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心脑血管并发症最为致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左右波动是糖尿病提高生存率的必要条件。

将饮食护理干预纳入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加入糖尿病治疗工作的经济性,充分认识了饮食治疗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健康糖尿病饮食习惯的建议起到了指导作用,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检测,使护患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拉近了医疗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增加了患者对医疗工作的认同感,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医疗工作的依从性,使患者对于控制血糖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对可以长期平稳控制血糖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合理加用饮食护理干预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抑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协会.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8):623-627.

[2] 龙 琼.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学,2015,10(27):247-248.

[3] 贡浩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399-403.

[4] 徐灵莉.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3):1784-1787.

[5] 张华平.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3):3035-3036.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49.958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糖化病患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空腹喝水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