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建设“双满意”企业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7-11-03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华蓉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陈华蓉
(2017年6月29日)
党建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建设“双满意”企业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陈华蓉
(2017年6月29日)
过去的一年里,按照中央和总行党委的部署要求,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今年中央进一步作出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决定,根据学院党委的部署安排,今天由我来为全体党员讲一堂党课。
一、深刻领会“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
2017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不懈抓下去”,“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月16日,党中央召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要求全党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我们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凝心聚力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内在需要。
4月27日,我行党委书记易会满同志在全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动员部署会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结合工行实际,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有效途径,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也是我行在当前复杂经营形势下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切实履行好大行责任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央和总行的要求,学院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如我们的“双满意”学院建设就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我们的企业大学建设目标也是在这个时期通过开门办学、集思广益形成并提出来的。对于学院而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能将我们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习惯常态化、好做法制度化,从而为学院建设“双满意”企业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中心工作就是将“双满意”的企业大学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因此,学院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方面,要做到“四个紧密结合”,即与加快学院转型发展紧密结合,与建设双满意学院紧密结合,与提升管理能力紧密结合,与学院党的建设紧密结合。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整体推进学院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大建设,发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带动效应,切实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否将“双满意”的企业大学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能否切实解决学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否把中央和总行党委的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并富有成效,关键在于能否统一全院上下,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所以,我想根据“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针对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认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在四个问题上我的认识和想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关于四个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学院发展目标
作为决定座位,思路决定出路。学院是工行的学院,是为工行战略落地培养培训人才的,总行对学院投入那么多,是对学院寄予厚望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努力对工行有担当,尽最大努力统筹和利用一切能够统筹和利用的资源,不待扬鞭自奋蹄,为工行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回顾过去30多年学院的发展历程,杭院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就是历届领导班子、历代杭院人自我加压、不待扬鞭自奋蹄换来的。现在,企业界也日益认识到企业大学在培养人才、改善绩效、助推战略落地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大学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果我们不把企业大学建设作为前行的方向和目标,不深入研究和丰富四个角色的内涵,推进四个角色的践行,那就不但无异于不作为,更是对工行的不负责任。
建设企业大学,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自我加压,敢于发挥首创精神。2014年,总行进行内设机构处室改革,我们积极主动沟通,赢得总行的支持,同意我们设置7个内设部门,包括设置2个研发部门,研发一部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合署办公,意图是杭院要在全行管理人员的领导力评价和培养上有所作为。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我们当时的坚持是值得的,领导力发展中心的工作也是成效显著。可以说,如果我们不主动作为,不自我加压,就不会有今天总行相关部室对我们的信任,就不会有今天分行对我们的肯定。当我们被分行需要、被总行肯定的时候,我们杭院的价值就得到了凸显。因此,自我加压、自主探索是必需的,是责任使然,是学院对全行的担当使然。
(二)关于员工满意
现在“双满意”在学院已是耳熟能详。员工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员工为本,衡量以员工为本是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准,就是员工是否满意。我这里讲的员工,包括学院正式在编的员工,也包括离退休老员工,还有金源公司的员工。这些年,我们在如何提升学员的培训体验,提升学员满意度上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要在员工满意上加大力度,所以,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员工满意建设年。应该说,在以人为本、让员工满意问题上,学院党委一直是很努力的。我们很多决策的依据就是对员工队伍建设,对员工健康成长有没有好处,员工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拥护不拥护。我们经常对各部门管理层提出要求,要关心员工,为员工排忧解难,让员工满意。比如这些年,我们积极为员工,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员工提供锻炼、学习、成长的机会,帮助他们加快成长为支撑学院长远发展的骨干人才。
以员工为本,让员工满意,是学院党委的分内之责,但是让员工满意是不是让每一名员工满意?华为的任正非讲,以人为本是要以奋斗者为本,这是很有道理的。那么我们应该让哪些员工满意?我一直认为我们一定要努力让那些积极为学院发展贡献智慧和汗水,善于团结、善于合作的员工满意,让那些肯贡献、能贡献、有贡献的员工满意,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得到更好、更多的工作资源,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满意是双向的。作为员工个体,我们只有让学院满意、让工行满意,我们才无愧于接受学院的给予、工行的给予。我们只有让学院满意、让工行满意,才能成为值得学院珍惜、值得工行珍惜的人才。还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满意度与贡献度是什么关系?我的答案是,二者并不正相关,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四类人,一是满意度、贡献度都大的,一是都低的,也有两种情况的一高一低。如果我们的学院满意度很高而贡献度很低的员工数量很大,那么我们的学院一定会慢慢地被工行边缘化,甚至最终被淘汰。因此,我的结论就是,杭院一定要让贡献度大的员工满意!
(三)关于岗位价值
我们有的员工往往高估自己的价值,同时却又低估所在岗位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落差,就会觉得自己低就了。有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岗位工作十分繁杂琐碎,看不到岗位的价值所在,觉得自己应该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或者认为如果换个地方就可以实现更大价值。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跟大家交流两点想法。
教工党支部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发展历史较短的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研究,研究建设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为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开创新的局面。
一要正确认识岗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不是再平凡的岗位,也有工作质量的高下之分?答案是肯定的。湖北分行王芝斌行长就是从代办员开始做起,从普通员工到省行行长,几乎所有的层级他都干过。无论在哪一层级,他都做到了极致。而在某一层级待的时间特别长时,他不仅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努力、用心地工作。总行有位老领导曾经很动情地称赞过王芝斌行长的这种“钉钉子”精神。
我想跟年轻人分享一个观点,平凡的岗位就是用来锤炼人的,锤炼人的意志、能力和素养。学历高文凭好,不代表能力强,能力是需要立足岗位锻炼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平凡的岗位越能锤炼人的意志、能力和素养。看似平凡琐碎的事,其实要做好,一直做得让客户满意、单位满意、自己也满意并不容易。在做的过程中,要锻炼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还要锻炼情绪压力管理能力。所以,每一名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要充分认识每一个平凡岗位的价值,它或许能提供你别的岗位得不到的意志、能力、素养的锻炼机会。希望年轻人有足够的定力,保持专注,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将现有的岗位工作做到最好。当你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出色时,才具备了评价那个岗位的资格,才让人信服你可以胜任更复杂的岗位。
二要客观评价自己。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高于别人对他的评价。非常希望我们的员工能够心平气和地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以我目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水准,如果拿到市场上去估价,能不能够得到现在的薪酬?二是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到市场上能找到怎样的岗位?如果能很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你对自己的价值就会有相对客观的认知。
(四)关于荣誉
近年来,学院的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各种荣誉接连而至。比如今年5月,培训部刚刚荣获全国金融先锋号,胡小梅同志荣获全国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当然,这是培训部与胡小梅个人辛勤付出应得的回报,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学院多年来集体努力的结果,看成是工行的荣誉。荣誉无论授予部门还是个人,它真正的归属是学院,乃至工行。
对待荣誉,我们首先要去积极争取。因为荣誉表达的是对一个集体或者个人工作的肯定。同时,获得荣誉能在我们的心理上产生光荣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能进一步激励我们勤奋工作。我们要有创先争优的意识,有为荣誉而努力的精神。其次,我们应该像爱惜生命一样去爱惜荣誉、维护荣誉。因为荣誉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敬业奉献换来的。最后,我们还要有归零思维。荣誉只属于过去。得到荣誉后,我们一定不能自满,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我们现在听到对杭院的赞誉确实不少,但大家要注意,这些赞誉集中在哪儿?学院是不是还有些工作很少被肯定和赞扬?请每个部门都想一想,我们这个部门的工作,与全行相应专业先进的差距有吗?多大?兄弟单位如果载誉而归,而我们没有,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一定不能无所谓,不在乎。我们不在乎努力付出后是否得到荣誉,但我们一定要在乎并反思我们工作上是否还有持续改善的地方。以前,我们走出工行,接触企业大学,经常有一种自豪感。但现在,我们日益深切地体会到,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危机感、紧迫感,这种自豪感就会慢慢地远离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增强居危思进的意识,要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永不满足,永不停顿。满足意味着倒退、落后,停顿意味着掉队、淘汰。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对手如林的情况下更要有危机感,危机感会促使我们早做准备,早想对策,赢得主动。
三、提出五个方面的行为要求
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全院上下达成共识,也需要干部员工的支持理解。在思想、目标达成了一致的前提下,干部的素质能力就成为关键。综合这几年提出的各种要求,结合我们落实执行的情况,我再强调五个方面的行为要求,即能担当、讲贡献、做表率、善学习和敢创新。
(一)能担当
在2015年七一党课里边,我列举了一些我们的干部存在担当不够的现象,现在这些现象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是不是完全不存在了呢?还不是。“遇到困难、问题,碰到新的情况,不是首先动脑筋想方设法去寻找解决方案,而是首先习惯于想到找领导,问领导,向领导要答案,把矛盾上交。”这种情况不仅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依然存在,而且在我们的党员、员工队伍中也存在。可能大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各级领导都是通过看我们的党员、干部、员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是否敢于担当来评判他们是否履职尽责、工作称职的。
能担当,首先要有担当的气度。比如遇到急事难事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这就是有担当的气度,这就是有担当。在学院今年5月4日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我鼓励年轻人积极自荐,主动承担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任务,下午我又在全体青年中做了一次动员。让我很欣慰的是,我们的年轻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敢于说我上,我来,我试试吧!这就是担当的气度!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担当的气度,事实上,日常工作也能考验我们有没有担当的勇气。所以,我希望大家即使在寻常的工作中,也始终心中有大局,敢担当,有敢担当的气度。
能担当,其次还要具备担当的能力。我们的各部门负责人,要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是上情下达的中介和桥梁,对上我们要连接总行和学院领导,对下要连接员工,我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一定要准确、到位,切忌表面化、简单化。如果我们对总行相关业务制度一知半解,不能吃透精神,然后盲目照搬、僵化执行,很可能就会直接损害员工的利益;如果我们对学院政策制度办法一知半解,向部门同事传达没有吃透、消化的指令,会引发员工对学院工作的误解。如上种种状况,都是由于担当的能力缺乏而容易导致的结果。
(二)讲贡献
贡献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承诺。德鲁克在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专门写有一章“我能贡献什么”。他认为,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注重贡献的。他要常常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功上,我能有什么贡献?
同样,我们每个人,其实常常可以自问:对我们为之服务的机构,我能有什么贡献?我做了什么贡献?组织就是基于贡献去评价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如果我们自己能常常自问贡献度,那么我们的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之间的差距就会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说,“讲贡献”也是我们矫正自我评价的强有力的工具。
贡献与成长正相关。比如我们的班主任,他在一年中承担了大量的班主任工作,并且每次承担的班主任工作满意率很高。这样的班主任,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班主任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快的成长。再比如,我们的项目研发二部,除了承担项目研发、项目管理、科研工作等任务以外,还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课时总量,尤其是人均课时量是最高的,这就是贡献。在这样的贡献过程中,我们的员工自然也获得了成长,而且这很可能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实力。再比如学院最近两年开发了杭院通、云办公等工具,这大大方便了学员和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人员的研发能力也获得了成长。
(三)做表率
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这是任何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领导力修炼的重要途径。学院的各级党员干部,都要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做一级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当好普通党员的表率,党员要当好员工的表率。要求普通群众做到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普通群众不做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不做。特别提醒大家要从小事上做表率,从身边做表率做起。学院的各级管理层,学院的所有员工都要于细微处见精神,领导干部、党员更要做到并且做好。
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四个合格”要求的表率。“四个合格”是基本要求。中央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四个合格”要求。总行结合实际,制定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对我行“四个合格”的标准进行了具体化。学院印发的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实施细则中,对“四个合格”又进行了再细化。同时,根据《中国工商银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内容,结合学院党建工作实际,制定了各级党组织及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落实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清单,将党委班子,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支部班子,党支部书记,党员应该担当的责任清单一一列举,一共有60条。上述系列文件,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党员同志能够对照规定要求,切实履行好相应职责。党员干部要为广大党员作好表率,党员同志要为广大群众作好表率,并主动接受监督。
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组织赋予了管理者带队伍的权力,至于你具不具备带队伍的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你的影响力,也就是领导力。我们的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修炼领导力,员工打心底佩服你,劲头就足,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许多看似疑难问题往往会降低难度,甚至会迎刃而解。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项工作,有些人推进不了,但如果换一个人来推进,局面就焕然一新。同样一群人,不同的人带,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业绩。这就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差异所致。
学院的各级干部切忌做各种工作任务的“二传手”:任务来了,转手给了下一级;结果出来了,就转手给了上一级。对过程没有分析,没有结合实际的思考,没有必要的指导;对结果不是认真地把关,也没有总结提升的环节。久而久之,这样的干部就做成了员工眼中的二传手。我们只有一级领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做一级的表率,学院才会凝聚更大的正能量,才会变得更加风清气正,才能有能力对工商银行的教育培训事业,对工商银行的人才培养事业,有更大的担当和贡献。
(四)善学习
我们要从事教育培训事业,要跟上培训行业的趋势,就要敏锐捕捉不断更新的同业信息;我们要建设企业大学,要跟上企业大学发展的步伐,就要及时把握别的企业大学在做什么,他们已经走到哪里了;我们要践行“四个角色”,就需要不断掌握践行“四个角色”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我们要适应新的工作挑战,我们要面对新的员工群体,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学习永无止境。
学习要注意找到差距。4月底学院派出了19人的队伍参加培训年会,在年会分享中,我听到了挺多新概念、新事物、新名词,越听越有危机感。我觉得学习让人倍感无知。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危机感的时代,在你的岗位上,尽管你有多年的经验,但是新时代对这个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你具备吗?你过去胜任,并不代表今天还胜任。尽管我们的经验在累积,但很可能我们的经验累积速度远远赶不上岗位要求的变化速度。
学院现在要向企业大学转型发展,那理想的企业大学应该是怎样的,而我们的现实又是怎样的,比较产生的差距会使我们倍感危机。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关注、去对标教育培训领域内最先进的、最优秀的企业大学,他们在实现商业价值上做了很多很前端的尝试。了解了别人在做什么,我们自己的心里才有底,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才知道自己在哪个发展阶段。
学习要有成果转化。在学习上,学院甚至可以说是不惜成本的,仅今年上半年就有54名员工获得160人次的各种学习培训调研机会;学院也分层次制定了全院员工网络学习计划。我希望每名员工珍惜各种学习机会,一定要注意学习成果的转化,要养成一边学习一边产出的良好习惯,积少成多。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小感悟,抓紧时间记录下来,学习的感悟要见之于行动,学习的成果一定要在工作中落地,要对提升能力素养,对推动工作有成效。
(五)敢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学院在向“双满意”现代企业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无疑尤其需要创新,需要通过创新获得更多、更大的实践成果。
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区,打破现有格局和规范,会付出代价,需要勇气、担当和坚持。在倡导创新时,学院要注意保护干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意味着试错,可能出现一些失误或失败,应该允许员工在合理范围内去探索,我们的管理人员要多给予鼓励、支持和指导,要有对失误负责的勇气,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不断提升能力和修养。
学院也要为敢于创新的干部撑腰,对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干部,一定不能求全责备,一定要为他们撑腰,要保护好他们的创新意识,要为他们不断贡献创新点子、创新建议营造好的氛围,创造好的的条件。
学院在向“双满意”现代企业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创新,需要通过创新获得更多、更大的实践成果。我很高兴看到来自员工、来自部门一线的创造力。比如,以80后年轻人为主体成立起来的四个柔性研究团队,他们的组成方式与研究方法,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这就是一种创新。我们的培训部,实施了培训前后台分离,集约化处理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团队作战也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个人心理压力。去年以来,培训部又在积极探索培训工作清单制管理,编制了新的培训工作手册,这也说明创新永远在路上,没有止境。我们的后勤服务保障团队,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引,通过职业化形象的培训和大赛,通过“三个凡是”团队文化的传导,从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入手,不断创新完善服务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还有我们的信息科技部,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趋势,以改进和完善“云办公”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智慧杭院”建设。目前,包括培训质量监测、多种业务审批等都可以通过“云办公”来实现,缩短了审批时限,提升了办公效率。
总之,创新和服务一样,是永无止境的,它贯穿于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年,我们招聘了较多的新员工,青年队伍已颇具规模。年轻人在创新上有独特的优势,我希望学院的青年员工在学院发展创新方面贡献更多更好的智慧。我很期待青年员工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的那一天!
同志们!今年是2015—2017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三年规划的筹划之年,承上启下,非常关键!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业务工作,都要求高、任务重、头绪多、难度大。希望全体员工,尤其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总行和学院党委各项部署上来,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际成果,以加快“双满意”学院建设、企业大学转型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