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11-03白恒舟乔保平
白恒舟 乔保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经验交流·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白恒舟 乔保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拔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较严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该术式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易出现肿瘤的浸润、转移和复发等现象[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术后治疗方案,对于控制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将患者分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旨在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已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且均能耐受本研究所用药物,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42~79岁,平均(65.72±6.51)岁;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3~80岁,平均(66.14±6.93)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膀胱镜确认肿瘤位置、数量、直径等,切割范围为肿瘤基底部或肿瘤蒂周围约2 cm。
1.2.1观察组 患者接受术后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05)即刻膀胱灌注,30 mg吡柔比星+5%葡萄糖注射液共50 ml,1次/周,持续6~8周之后,改为1次/4周,持续1 a。
1.2.2对照组 患者接受术后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05)常规膀胱灌注,30 mg吡柔比星+5%葡萄糖注射液共50 ml,1次/周,自术后1周开始,持续6~8周之后,改为1次/4周,持续1 a。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治疗结束后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复发标准为发现远处转移或膀胱镜检提示肿瘤膀胱内复发。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拔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较严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6.36%(9/55)比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9,P=0.027<0.05)。
3 讨论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我国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人数约占膀胱癌总患病人数的70%。目前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主,但研究发现,即使患者接受了积极治疗,仍有70%左右的患者存在肿瘤复发可能,而目前关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原因尚有争议。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是泌尿外科研究的热点[2-3]。
目前,临床将细胞毒性药物、免疫制剂类药物等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有效降低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常用药物包括吡柔比星、卡介苗、干扰素等。吡柔比星是一种新型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通过直接嵌入DNA双链,抑制DNA聚合酶,阻止核酸合成,使细胞在G2期不能进行分裂,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该药敏感性高、抗肿瘤活性较强,可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促使细胞凋亡,且机体对药物吸收量少,肝肾功能损伤、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术后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理想选择[4]。研究发现,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但最佳灌注时间临床目前尚未取得共识[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即刻给予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术后一周始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拔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较严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术后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1] 田野.膀胱内药物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235-238.
[2] 曹倪豪,周飞,张锦华,等.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机制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189-192.
[3] 薛斌,何秉勋,康厚彬,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1027-1029.
[4] 韩兴涛,杨锦建,霍庆祥,等.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5):494-497.
[5] 张涛,湛海伦,杨飞,等.吡柔比星术后早期与常规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7):991-994.
乔保平,E-mail:zhangyaling@zzu.edu.cn。
R 737.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25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