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017-11-02孙鲁云宋庆平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垦区北疆生产率

孙鲁云 ,王 琼 ,宋庆平

兵团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孙鲁云1,2,王 琼2,宋庆平2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基于2001—2015年兵团师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兵团农业劳动、资本、土地、科技创新等供给侧要素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并从供给侧实证分析了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结果表明:兵团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效率退步并存,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态势明显,农业资本、土地要素投入逐年增加,农业劳动要素投入数量下降;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改进是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业资本、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兵团劳动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兵团农业经济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

0 引言

兵团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兵团的发展与壮大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同样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农业是兵团的基础和优势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兵团屯垦戍边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兵团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呈现全面、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农业现代化程度已达到中期水平。然而兵团经济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1]。自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深化了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力求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指明了今后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方向。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决定了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那么,兵团农业供给侧“四大要素”发展现状及态势如何?“四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如何?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因,对于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表1 产出与投入指标的描述统计Table 1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output and input indicators

有关经济增长动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国内学者侧重不同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丰雷等(2008)分析了土地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认为土地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源泉不同,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突出[2]。罗良文和梁圣蓉(2016)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认为近20年来供给侧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仍然是资本投入[3]。在农业方面,王新利和赵琨(2014)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4]。陈祺琪和张俊飚(2015)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女性科技人员比重与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5]。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农业信息化[6]、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7]、农业面源污染[8]、异质性人力资本[9]等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专门从供给侧视角来系统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的文献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利用兵团多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兵团农业劳动、资本、土地、科技创新等供给侧要素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并结合供给侧实证分析了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以期为兵团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 兵团农业供给侧要素现状及变动的基本态势

1.1 技术创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1.1.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Malmquist指数是用来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专门指数。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TECH)和技术效率变化(EFFCH),而技术效率变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 (PECH)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10]。 本文选取 2001—2015年兵团 13个师(建工师除外)的面板数据,基于投入导向的Malmquist指数法,假设规模报酬可变(VRS)对兵团各师农业全要素进行测算。

农业总产出采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1990年不变价计)来衡量。投入指标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劳动投入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来衡量;资本投入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折存量)来衡量;考虑对土地的实际利用率,土地投入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来衡量。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6年《兵团统计年鉴》。各变量的描述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2给出了2001—2015年兵团各师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从总体上来看,兵团各师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表现为增长势头,平均增长9.2%。其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是十三师、六师、十师、八师,分别增长13.4%、12.7%、11.3%和10.5%。相对而言,三师、四师、二师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但仍增长5.4%、6.8%和7.2%。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整体上高于南疆垦区。具体来讲,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0.0%,高于南疆垦区的7.4%。

表2 兵团各师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2001—2015年)Table 2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XPCC (2001—2015)

TFPCH表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EFFCH表示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H表示农业技术变化指数;PECH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SECH为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为几何平均数,反映平均变化。TFPCH representsthe agricultural TFPchange index;EFFCH represents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ffi ciency change index;TECH represen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changeindex;PECH representspure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index;SECH representsscale efficiency change index.The aver ageisthegeometric mean,which reflectsthemean change.

兵团各师农业生产规模收益总体上呈现递减态势,扩大农业要素投入并未获得农业规模经济收益。全兵团农业生产规模效率年均降低0.3%。其中,规模收益递减最为突出的是八师(-2%)和十师(-1.6%)。值得注意的是,四师、十四师、十三师、六师和五师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即这些师农业存在着由投入增长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全要素的提升也与农业规模效率有关。其中,四师增长最快,年均增长0.7%。

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属于 “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即: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基本上是由技术进步(TECH)带来的,而各师技术效率(EFFCH)普遍存在着下降趋势。总体上,兵团各师技术进步年均增长9.9%。其中,北疆垦区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0.7%,高于南疆垦区的8.2%。而兵团各师技术效率水平为0.993,处于倒退状态。这一现象与我国农业整体状况相一致[10]:农业技术效率普遍降低,农业发展仍带有“粗放型”特征。

为进一步分析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特征,绘制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

结果表明,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整体上和农业技术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变化,而非技术效率。此外,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波动特征,可以将整个研究时期划分为 2个子时期 (2001—2009年、2010—2015 年)。 时期 1(2001—2009 年),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平稳,且各年份均处于增长状态(TFPCH > 1)。 时期 2(2010—2015 年),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幅度较大,有的年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有的年份则大幅下降。这一时期,技术效率的变化相对平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幅度较大,其原因主要来自技术变化。

1.1.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指标的南北疆差异

以下考察兵团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在南北疆垦区是否有差异。与几何平均数不同,累积性变化可以对整个考察期以基期为基准进行连续比较。图2—图4给出了全兵团与南、北疆垦区2001—2015年指数的累积变化对比图。累积指数以2001年为基期(2001=1),依次计算后续年份累积变化。

首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区域比较。2001—2015年,全兵团与南北疆垦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9.2%、7.4%和10.0%,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于全兵团平均水平。同样,从累积性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曲线来看,2015年全兵团及南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2001年累积增幅显著,2015 年累积值分别为 3.41、2.71、3.78,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41倍、1.71倍、2.78倍。南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在拉大,同时根据图2也可以看出,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南疆波动较大,南疆垦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向好。

其次,对农业技术进步变化进行区域比较。全兵团与南北疆垦区技术进步年均增长9.9%、8.2%、10.6%,北疆垦区技术进步较快,高于南疆垦区。从累积性技术进步曲线(图3)可以看出,2015年全兵团及南北疆垦区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74倍、2.01倍、3.12倍。兵团技术进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最后,对农业技术效率变化进行区域比较。全兵团与南北疆垦区技术效率均表现年均负增长,分别降低了0.7%、0.8%、0.6%。南疆垦区降低速度高于全兵团水平。与兵团技术进步不同,2001—2015年兵团及南北疆垦区农业技术效率明显降低,2015年技术效率值比2001年降低了7.2%、10.0%、8.2%。可见,南疆垦区的农业技术效率降低速度仍快于北疆垦区。

综上所述,南北疆垦区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动走势方面基本相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都在不同程度上进步,而技术效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步。北疆垦区是推动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力量。无论是南疆垦区还是北疆垦区,技术进步都推动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弥补了技术效率下降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这种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变化的背离,即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效率退步并存的现象,说明兵团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研发等方面成果显著,但农业技术与成果的推广和扩散还有待于加强,这将直接制约了兵团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兵团农业全要素增长的潜在动力。兵团农业发展需进一步关注技术效率改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与效率的协同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劳动、农业资本、土地

1.2.1 劳动

兵团农业劳动人口南北疆区域分布不平衡。南疆垦区共有4个师,分别是第一、二、三、十四师。北疆垦区有10个师和兵团直属单位,分别是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建工师)、十二、十三师及兵团直属单位。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作为农业劳

表3 兵团南、北疆垦区农业劳动人数及占比Table 3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worker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of XPCC

南疆垦区为第一、二、三、十四师,北疆垦区为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不含第十三师、兵团直属单位)。The Southern Xinjiang reclamation area includes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eenth division, and the Northern Xinjiang reclamation areas includes fourth,fifth,sixth,seventh,eighth,ninth,tenth,twelfth division(excluding thirteenth division and subordinate unitsof XPCC).动要素的代理变量。2001—2015年兵团南北疆垦区农业劳动人数情况如表3所示。2015年末,兵团农业从业人员35.6万,其中南疆垦区12.2万,占34.1%,北疆垦区27.9万,占65.9%。

图5 兵团南、北疆垦区农业劳动人数变动趋势(2001—2015)Figure 5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labor number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Xinjiang reclamation areas (2001—2015)

根据农业劳动人口增长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见图 5),可将研究时期分为3个阶段:(1)扩张期(2001—2003年),这一时期,兵团南北疆垦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显著增加,年均增长速度6.28%。一方面,兵团人口在增加,各产业从业人员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兵团第一产业人数比重也在增加,由2001年的47.0%增加到50.6%。(2)平缓期(2004—2011年),这一时期,兵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降低的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农业从业人数基本保持在48万左右。(3)显著下降期(2012—2015年),这一时期,兵团农业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49.1万逐年递减到2015年的35.6万,年均增长速度为-5.92%。随着兵团“三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兵团农业劳动力开始以向二三产业转移。

图6 按三次产业分全社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构成变动(2001—2015)Figure 6 Employment structure change of the whole soci ety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ccording to the three industry(2001—2015)

由图6可知,2011年兵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43.9%,到2015年底,比重已大幅降至26.2%,累计降低了17.7%。相应的兵团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2.1%增至29.7%,增加了7.6%;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4.0%增至44.1%,增加了10.1%。

1.2.2 农业资本

以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农业资本存量的代理指标[11]。全兵团、南北疆垦区2001—201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百万W)情况如图7所示。截止2015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4.35亿W。农业机械总动力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1—2009年,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逐年稳步增加。2010—201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幅度较大,表现出强烈的不稳定性(见图7)。

图7 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动趋势(2001—2015)Figure 7 Variation trend of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01— 2015)

1.2.3 土地

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来衡量,全兵团、南北疆垦区2001—2015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情况如图8所示。兵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长态势明显。2001年兵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54万hm2,截止2015年年末,播种面积增长至135.25万hm2,年平均增长速度2.9%。南疆垦区平均增长速度3.2%,高于北疆垦区的2.8%(见图8)。

图8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动趋势(2001-2015)Figure 8 Variation trend of total sown area of crops(2001—2015)

2 供给侧视角下兵团农业经济增长动因的实证分析

供给侧改革重在促使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创新等资源要素配置到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业部门,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12]。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农业供给侧各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Y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K为农业资本,L为劳动力,TECH为技术进步指数,EFFCH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u为随机扰动项。Y、K、L、N均取对数。

采用2002—2015年兵团13个师的面板数据,分别对全兵团、南疆垦区、北疆垦区的进行回归。根据Hausman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变量 兵团 北疆垦区 南疆垦区Variable XPCC Northern Xinjiang Southern Xinjiang K 0.829*** 0.454*** 1.180***(0.723) (0.112) (0.062)L -0.198 -0.815*** -0.016(0.164) (0.238) (0.134)N 0.864*** 1.130*** 0.300**(0.159) (0.217) (0.131)TECH 0.976*** 0.596*** 0.718***(0.109) (0.157) (0.117)EFFCH 1.127*** 0.580* 0.555**(0.212) (0.307) (0.218)R2 0.779 0.456 0.966 F统计量 52.55 19.89 134.05 P值 0.000 0.000 0.000

首先,科技进步是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对兵团以及南北疆垦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在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方面,南疆垦区强于北疆垦区;技术效率的促进效果,南疆垦区同样比北疆垦区更为显著。其次,传统要素投入变量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农业资本、土地投入对兵团及南北疆垦区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劳动投入对兵团农业经济增长没有推动作用,甚至在北疆垦区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这可能是因为兵团农业劳动供给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并不协调。一方面,随着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偏低的现状与农业产业发展的不适应就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团场职工队伍老龄化的加剧,农业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人口红利在逐步减弱。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本文基于供给侧视角,探讨了兵团农业劳动、资本、土地、科技创新等要素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而实证分析了兵团和南北疆垦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1—201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2%。从来源来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兵团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效率退步并存,技术进步年均增长9.9%,同时农业技术效率下降0.7%。说明兵团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研发等方面成果显著,但农业技术与成果的推广和扩散还有待加强,这将直接制约兵团农业的发展。第二,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2009年为分界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从平稳期向震荡期转变。兵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走势在南北疆垦区基本相同,但在增速方面差异明显,北疆垦区优于南疆垦区。第三,随着兵团“三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劳动要素投入数量逐年减少,而农业资本、土地要素投入增长趋势明显。第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是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传统要素投入,如农业资本、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兵团劳动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兵团农业经济发展。

3.2 建议

基于本文结论及我国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为兵团农业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兵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因此要把推进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作为支撑点,将推进精准农业与开发高新技术相结合,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尽快建立健全新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增强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亲和程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二,加快推进兵团向南发展,促进南北疆垦区协调发展。具体是在农业内部结构上,在南疆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旅游业等;在种植结构上,南北疆除经营好棉花、番茄、葡萄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农产品,还要加大力度发展以绿色产品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尽快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第三,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现代农业劳动要素的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求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还要求农业劳动的数量、质量与现代农业相匹配,培育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善管理的高素质农业人才,是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1]马岩,张震.兵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新疆农垦经济,2016(5):35-38.

Ma Y,Zhang Z.Analysis of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promoted by XPCC.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16(5): 35-38.(in Chinese)

[2]丰雷,魏丽,蒋妍.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10.

Feng L,Wei L,Jiang Y.Study on thecontribution of land elementtoeconomic growth in China.China Land Science, 2008,22 (12):4-10.(in Chinese)

[3]罗良文,梁圣蓉.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基于199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8-36.

LuoLW,LiangSR.Ontheoptimizationofthestructural driving mechanisminsupplysideinthenewnormal i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4 to 2014.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2):28-36.(in Chinese)

[4]王新利,赵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4(6):31-37.

Wang X L,Zhao K.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14(6): 31-37.(in Chinese)

[5]陈祺琪,张俊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基于种植业科研机构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5, 35(13): 90-96.

Chen QQ,Zhang JB.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anting research institut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5, 35(13): 90-96.(in Chinese)

[6]丁孟春,刘宣宣,姜会明.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情报科学,2016,34(11):97-100,121.

DingMC,Liu XX,JiangHM.Empiricalresearchonthecontributionof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tothegrowthofagricultural economyin Jilin province.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4(11):97-100,121.(in Chinese)

[7]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8):122-130.

Yao YT,Chen WM,Li XM.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 t,2014, 24 (8):122-130.(in Chinese)

[8]孙大元,杨祁云,张景欣,等.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s1):102-105.

Sun DY,Yang QY,Zhang JX,et al.Positiveanalysis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non-pointsourcepollutionand economic growthof Guangdongprovince.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and Environment,2016 (S1): 102-105.(in Chinese)

[9]孙一平,周向.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农业技术经济,2015(4):108-119.

Sun Y P,Zhou X.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heterogeneous human capital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15 (4): 108-119.(in Chinese)

[10]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8):24-35.

Wang J,Song W F, Han X F.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based on provaincail spatial panel data of 1992-2007.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0(8): 24-35.(in Chinese)

[11]史常亮,朱俊峰,揭昌亮.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固定效应SFA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方法.经济问题探索,2016(4):134-141.

Shi CL,Zhu JF,Jie CL.Analysison regional differenceand convergenceof Chineseagricultural TFPgrowthbased on fixed effect SFAmodeland panel unitrootmethod.Inquiryinto Economic Issues,2016(4): 134-141.(in Chinese)

[12]熊兴,余兴厚,陈伟.供给侧改革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199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4):62-68.

Xiong X,Yu XH,Chen W.Thestudy of structural reformon thepartofsupplyand optimizationoftheindustrialstructurei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aincail panel data from 1993 to 2014.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6, 36 (24): 62-68.(in Chinese)

An Empirical Study on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SUN Lu-yun1,2, WANG Qiong2, SONG Qing-p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832000, Xinjiang;2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Sciences,Shihezi832000,Xinjiang)

Based on thepaneldataof Xinjiang Productionand Construction Corps(XPCC)from2001to2015,thispaper discussed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upply side factors such as the agricultural labour force,capital,land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analysed the dynamic factors of XPCC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from an empirical point of view.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firstly,the progress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fficiency regress coexist;then,agricultural TFPwasincreasing rapidly,mainly on account of the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thirdly,theagricultural TFPgrewsignificantly,and the agricultural land,capital investment wereincreasingannually,yet theagricultural labor employment wasdecreasing;while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an importantdrivingforce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us,agricultural capital and land in vestmenthassignificantpromotingeffect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however thelabor supply of XPCCwasrestrainingthe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oacertainextent.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echnological progress

2017-06-05

联系方式:孙鲁云 (1989-),男,山东东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绿洲经济统计,E-mai l:cl oudst a@f oxmai l.c om.通讯作者:宋庆平(1965-),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战略管理,E-mai l:1604894561@qq.c om

猜你喜欢

垦区北疆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北疆博物院建筑初探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北疆纪行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北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