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观察

2017-11-02李昕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神经网络神经康复

●李昕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观察

●李昕

目的:主要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近一年来接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等物理治疗,对于实验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外还加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等治疗,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分别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MA评分和改良MBI指数来综合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个月治疗后,实验组的FMA评分和MBI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病症,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这种病症的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虽然死亡率下降了,但是留下的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越来越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康复治疗是目前逐渐被运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后期治疗中,它可以有效地降低致残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理论出发,结合实践经验,重点探究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为了保证最终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一年以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这10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3,其中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32例,脑出血35例,脑梗死5例,两组患者均无任何的遗传病。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2)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仅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例如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针灸、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对于实验组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入了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和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主要包括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训练、桥式运动、躯干肌的牵伸、屈膝运动、翻身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每天治疗一个小时左右,一天治疗两次。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就是运用丹麦Danmemer公司生产的专业设备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治疗,让患者躺着或者坐着,让电极分别放置于瘫痪肌肉的远端和近端运动处,进行治疗,一般一周进行7次治疗。

(3)效果评价标准。治疗前,分别统计两组的FMA和MBI指数,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再分别统计两组的FMA和MBI指数,通过前后的对比,以FMA指数来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MBI指数来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4)统计学方法。首先对治疗前后的两组的相关指数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初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专业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用标准差来表示。

2 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的患者在各项评分上都没有较大的差异,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运动情况都有所好转,实验组的患者的FMA和M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及P值小于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疾病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它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致残率都深深地困惑着广大的患者,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就目前我国的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恢复其运动功能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也被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从本质上讲,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受阻其主要是运动神经元受到了损伤,使得其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失去上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和调节作用,并且肌肉或肌群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功能也消失殆尽,所以,对于脑卒中患者可以进行功能位下的肌肉控制能力训练,此外,由于神经中枢系统在损伤后在结构、功能上有重新组织的能力以及重塑性的特点,这就为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临床中运用最广泛的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和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两大类治疗方法。

其中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这两项技术中疗效较好的技术,而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术又被大家称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通俗地讲,这种技术就是通过传感器,将患者的意识不出来的肌电信号转变为可感知的视听信息,然后通过反馈作用反馈给患者,当患者意识到这些信号后,就可以通过这些信号进行调控自己的肌体,主动进行运动恢复,从而改善肌体的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在运动恢复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运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技术这两大类新的技术外,再加上针灸、常规药物治疗、电刺激等常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地提高运动中枢的兴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新的神经网络的形成和建立,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运动神经,使其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实现神经功能的重生和再造。在治疗过程中,心理辅助治疗也是比不可少的步骤,因此,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1]。很多临床的患者资料表明,患者的主动配合度与最终的治疗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也提高了恢复的速度。所以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除了采用上述所阐述的治疗方法外,相关护理人员也要切实负起责任,因为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受阻,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抵触、消极的思想,所以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视患者的心理变化程度,随时调整患者的心态,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相患者反复讲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要让患者明白自己的运动功能受阻只是暂时的,可以通过大量的运动训练进行康复,同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重点强调过量药物治疗的危害,改变他们过度依赖药物的观念,充分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信任和配合,促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康复治疗过程中,此外,要让患者明白康复训练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让患者避免焦躁情绪,要对康复训练采取持之以恒的态度,对于患者采取的成功和恢复,医护人员要积极地肯定与鼓励,激励着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坚定不移地进行康复治疗,激发患者的成就感,使之能够对康复治疗充满信心,这对整个的康复训练过程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2]。

本文通过抽取我院一年内接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样本,将他们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都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对于实验组尤其加入了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及神经网络重建仪技术治疗,三个月后,虽然两组从整体上来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相比之下,实验组的FMA以及MBI两项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最终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组织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手术后采用一定的康复训练是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运动功能受阻现象的,可以使患者的神经组织进行重造,唤醒患者的神经组织,使患者的肌体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3],因此,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和普及这项治疗技术。

(作者单位: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1]郭百海,周丽,彭德强等.联合卒中单元对重症脑卒中影响的综合临床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9):839--840.

[2]陈巍,刘冬梅,卢海涛等.运动保持困难对脑卒中左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10):673-675.

[3]霍速,赵文汝,孙丽等.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伸腕功能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7):494-495.

猜你喜欢

神经网络神经康复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风电平滑控制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抑制无线通信干扰探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生情感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神经”病友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和RBF神经网络的PID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