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7-11-02王莉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优质依从性冠心病

●王莉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王莉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8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属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B组(n=60)采取常规护理,A组(n=20)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结果:A组依从性(95.00%)大于B组,护理后抑郁评分(32.25±2.14分)、焦虑评分(30.21±1.02分)较B组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和改善心理状态方面效果十分理想。

优质护理;冠心病;依从性;心理状态

冠心病属于器质性心脏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死亡率也较高[1],主要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会损伤心肌功能,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血管闭塞或狭窄,会出现心肌缺氧缺血情况[2],致病因素包括肥胖、生活习惯不良等,大部分患者受疾病影响会产生多种不良情绪。为了研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就诊时间是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

A组(n=20)——男性:女性=12:8;年龄范围(44—82)岁,平均年龄(63.47±10.20)岁;病程(8个月—8年),平均病程(4.24±2.31)年。

B组(n=60)——男性:女性=35:25;年龄范围(45—84)岁,平均年龄(63.36±10.42)岁;病程(9个月—8年),平均病程(4.31±2.19)年。

A组和B组冠心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 方法

B组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纠正患者不良的作息习惯,告知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

A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健康教育。入院后结合患者病情,告知其病因、常见症状、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发放疾病知识手册,讲解重点内容,及时解答患者疑问,纠正其错误认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消除盲目感,积极配合各项操作。

(2)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取得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以及期望获得的护理需求,耐心解答疑问,介绍以往治疗成功案例,使其心理负担减轻,动态掌握患者情绪变化,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与家属保持联系,建议家属多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真切的关爱,消除患者的孤独感。

(3)饮食干预。建议患者食用豆制品、豆类新鲜蔬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合理控制摄入的饮食热量,主要食用植物油,禁止摄入蔗糖,饮食基本原则是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以及清淡。

(4)运动干预。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太极拳、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脏承受能力,提高血管张力,降低血压和血管张度,促进疾病恢复。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日常表现评估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计算每组患者的依从性(总概率减去不依从概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用(‘x±s)表示,t检验]和依从性(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依从性为95.00%,包括12例完全依从、7例部分依从以及1例不依从。B组中22例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18例不依从,依从性为73.33%。组间对比,p值小于0.05。

护理前,A组和B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上述两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B组,p值小于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x±s)

3 讨论

冠心病临床症状包括气促、胸闷、心悸以及乏力等,主要因心肌缺氧缺血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而各种负面情绪会诱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不良症状,造成猝死、心律不齐等严重后果[4],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予以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改善。

常规护理干预通过提前告知并发症预防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认知度,通过作息习惯的调整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常规护理缺乏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内容比较简单,无显著效果。

优质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理念,能够提高患者的参与度。优质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以为运动干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干预可动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提高配合度;饮食干预在保证患者膳食均衡的同时有利于平衡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运动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可改善身心。

结果部分数据显示,A组和B组的依从性对比,明显是A组更高,p值小于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A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B组,p值小于0.05。

综上分析可知,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依从性,同时还可改善心理状态,效果优越。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市一四二团医院)

[1]洪清雅.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8):1104-1105.

[2]杨丽丽.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245-246.

[3]刘丽娜.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15-216.

[4]黄玉静.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141-142.

猜你喜欢

优质依从性冠心病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警惕冠心病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