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7-11-02孙道君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疝环疝囊修补术

●孙道君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孙道君

目的:对比并分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44%和复发率2.22%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7.78%和15.56%(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复发情况,值得应用。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临床疗效

腹股沟疝是由于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又被称为疝气。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又以老年人和男性患者居多[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该方式虽被改良很多次,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并发症,而且患者经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选取对腹股沟疝患者更加适宜且效果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52.34±4.37)岁;疾病类型为直疝和斜疝各14例和31例。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52.41±4.38)岁;疾病类型为直疝和斜疝各15例和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类型,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显露疝囊颈,给予高位结扎后切除疝囊,使用Ferguson法加强腹股沟管管壁。

(2)研究组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持续硬膜外麻醉,选取合适位置做4-6cm的切口,切开患者的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找到疝囊的位置并检查其大小,确定腹横筋膜所能承受网塞的紧张度和疝环周围的需要解剖的机构。若疝囊过大,则需在疝囊颈4cm处将其离断,对远端疝囊进行止血后放回原来位置,近端疝囊部位缝闭后经过内环口放回腹腔内部。若疝囊小,则不用将其打开,直接剥离后就可放回至腹腔内部。选择合适的网塞,将全部网塞塞入疝环内,并保持网塞外边和疝环齐平。最后缝合6针将疝环和外瓣进行固定,在精索下放置补片并与周围的组织进行固定8针,需逐层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的发热、阴囊血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病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以P<0.05表示2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

2 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分) 下床活动时间(h) 平均住院时间(d)对照组 45 39.37±5.71 28.45±4.41 7.61±2.13研究组 45 35.45±5.69 19.17±4.31 4.79±2.27 t值 - 3.26 10.10 6.08 p值 - <0.01 <0.01 <0.01

(2)研究组患者发生发热和血囊血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7.78%(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15.56%(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病情的复发情况[n(%)]

3 结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虽然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却不能治愈。因此,一般对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而其中又以传统疝修补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患者经治疗后切口愈合时间较长,而且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较为频繁,导致多数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对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压力[2]。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当前最科学且效果最佳的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疝修补术的张力大的问题,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复发的情况也有着显著的效果。该种手术方式较传统的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适用人群广泛、术后疼痛轻以及恢复时间较短等优点[3]。

经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较经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缩短,而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情的复发情况也低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的降低了患者二次手术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病区)

[1]张云,郝晓晖,李健文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10):967-971.

[2]李兴军.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40-141.

[3]门中俊.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56-57.

猜你喜欢

疝环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研究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