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7-11-02武天珍邹正莲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产程

●武天珍 邹正莲

连续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武天珍 邹正莲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孕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症状。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要比研究组长(P<0.05);两组在第二、三产程时间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孕足月的产妇来说,采用连续硬膜外阻麻醉方法,不仅能减少产妇的疼痛程度,而且还能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连续硬膜外阻麻醉;无痛分娩;自然分娩

第一、第二产程是发生分娩疼痛的主要时段。当第一产程宫缩时,因为宫颈、子宫下段扩张或者伴随着伸展、牵拉、撕裂损伤等,从而使下腹部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进行第二产程时,子宫颈口要全开。虽然宫颈的刺激减轻了,可是子宫下段扩张及宫体的收缩依然会使相应的区域产生疼痛[1]。现在,很多初产妇的心理恐惧是来源于分娩疼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医学界探讨了许多阵痛的方案。而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方式,由于全身反应少、局部作用强,是现在无痛分娩方法中最具有疗效的一种。这种方法不仅在国内被广泛运用了,国外也是如此。而且目前有很多的研究证实了其疗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其常用方法有局部麻醉药物与阿片类药物相结合,而芬太尼与低浓度罗哌卡因相结合是作为镇痛方法中的推荐之一。此次研究是探讨连续硬膜外阻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孕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0~40岁,平均在(28.5±2.5)岁,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42岁,平均在(30.2±3.5)岁,两组产妇都是孕足月产妇。比较两组产妇在年龄、是否孕足月等一般资料情况,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不做任何无痛处理。

研究组产妇在宫口开大3~4cm处进行L3-4间隙硬膜外阻滞。①麻醉前开放静脉,输注500-1000ml林格氏液,监测患者血压、脉搏氧饱和浓度,给予产妇胎心监护,卧位时确保子宫绝对左倾,将右侧腰背部垫高。②穿刺间隙腰2-3,3-4,镇痛平面要求为第一产程胸10-腰2,第二产程腰4-骶4,当穿刺完成时,应将1~1.5%的利多卡因3~5ml注入硬膜外导管,固定好导管;6min之后没有腰麻醉症状时,再于硬膜外导管注入5ug舒芬太尼+10mg罗哌卡因配成10ml一次推完,对血液和胎心进行监测(监测10-15分钟),测感觉平面;连接自控镇痛(PCA)泵,PCA泵药物选择0.08%罗哌卡因+0.4ug/ml舒芬太尼,持续泵注,泵速10ml/h。

1.3 疼痛分级[3]

根据产妇主观感觉进行疼痛分级,Ⅰ级:无痛或稍微有点不适,自由活动无碍,没有流汗或微汗。Ⅱ级:轻微疼痛,能够忍受,微汗。Ⅲ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出汗伴肢冷,叫囔不断。Ⅳ级:中度疼痛,无法忍受,出汗,肢冷,叫囔不断。

1.4 观察项目

观察产妇分娩过程中对疼痛反应以及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

1.5 统计学分析

全部的临床研究数据都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解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频数和率表示,两组对应采用t检验与检验,两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研究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疼痛,Ⅰ级45例,发现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091,P=0.000<0.05)。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例)

2.2 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产程时间都经过非参数检测,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要比研究组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二、三产程时间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分娩疼痛这是正常现象,其中因子宫扩张、收缩所引起的一般疼痛程度是正常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由于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内心充满着恐惧等不良心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妇对分娩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产妇对于疼痛的敏感性。长期保留这种心理,容易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产生副作用。无痛分娩通过阻止疼痛刺激以松弛产妇的神经组织,有利于宫口全开,减少疼痛感,增强自然分娩率[4]。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一种疗效很好的分娩镇痛方式,不仅减少产妇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还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痛苦。两组产妇的阵痛效果不同,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就孕足月的产妇来说,采用连续硬膜外阻麻醉方法,不仅能减少产妇的疼痛程度,而且还能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单位:朝天区人民医院)

[1]王红杰.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9):1547-1548.

[2]江絮萍,叶泓.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8):76-77.

[3]颜仙.连续硬膜外阻滞自控麻醉在228例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115-4116.

[4]白立.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6):73-74.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硬膜外产程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