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2017-11-02毛红蓉
曹 梦,毛红蓉
·临床报道·
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曹 梦1,毛红蓉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科,湖北 武汉 430022)
目的:观察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施用经筋齐刺配合电针疗法)与对照组(施用传统电针疗法),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间断2 d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都在治疗前后记录整体疗效、VAS及膝关节WOMAC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 %)显著高于对照组(86.11 %)(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及膝关节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适宜临证时进一步广泛运用。
膝骨性关节炎;经筋齐刺法;电针;经筋病;临床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KOA),亦可称作退行性膝关节病、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膝等,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多发的老年性骨关节病,以50岁以上人群为多见,其临床多症见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关节腔积液及功能障碍等。伴随社会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速,其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已高达25 %[1],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KOA的防治也将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当前,本病尚无完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可根治性治疗手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只是尽可能地改善或消除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矫正关节畸形,使其功能得以恢复,通过改善其临床症状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针刺治疗本病效果确切,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认可、运用,但在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各有不同[2]。
笔者临证时,常选用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肯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2例KOA患者均是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及入院病例,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施用经筋齐刺配合电针疗法)与对照组(施用传统电针疗法),每组各36例。治疗组共36例,其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40岁~49岁7例,50岁~59岁11例,60岁以上18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 a余;双侧病变13例,左侧病变9例,右侧病变14例;X线片见胫骨平台、股骨远端及髌骨上下极有骨质增生15例,膝关节间隙变窄8例,髁间隆起尖锐13例。对照组共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40岁~49岁6例,50岁~59岁13例,60岁以上17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0 a余;双侧病变15例,左侧病变8例,右侧病变13例;X线片见胫骨平台、股骨远端及髌骨上下极有骨质增生17例,膝关节间隙变窄9例,髁间隆起尖锐10例。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变时间长短、病变类型及病变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运用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提出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KOA的临床诊断标准[1]拟定。①膝关节疼痛近1个月内反复发作;②活动膝关节则出现骨擦音(感);③多为中老年患者(年龄≥40岁);④膝关节晨僵≤30 min;⑤直立位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变窄,同时伴有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表现,关节周围可见骨赘形成;⑥膝关节液检查(2次以上)符合孤星关节炎表现。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X线检查,契合上述标准①+⑤或①+②+④+⑥或①+②+③+④者,即可做出诊断。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40岁~75岁;③治疗同期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已停止1月以上者;④患者依从性好,同意加入本项临床研究,接受和坚持针灸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契合以上诊断和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患、高血压病、糖尿病、肝肾损害、精神疾患等基础疾病,出血性疾病或过敏体质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有其他并发疾病影响到膝关节者(如骨痨、骨肿瘤、膝关节急性创伤等);⑤并发半月板中央型破损、关节游离体、膝关节渗出性滑膜炎、痛风性膝关节炎等疾病者;⑥有明显膝内、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经损伤史,手术史者;⑦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合并有重度关节畸形、残废者;⑧不能配合针刺治疗方案者;⑨参与本研究期间,使用其他治疗方案,对观察指标造成影响者;⑩中途无法继续坚持治疗,以及不能配合本研究效应指标的客观评价者。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 穴位选择
以阿是穴为主穴。运用一定的手法(循、触、按、推按、弹拨、揉捏等),沿着与膝关节有关的经筋系统查找阳性病灶点,即于病变侧股骨、胫骨及腓骨的肌筋附着点(膝前、膝内外侧、膝后腘窝等处),用拇指指尖或着指腹由轻及重进行触诊,以找到阳性病灶点,如筋结点、压痛点、条索状物及有摩擦感部位,“以灶为腧,以痛为腧”,每次选取4个阿是穴。辨证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均取患侧。
2.1.2 操作方法
患者选取仰卧位,穴位用0.5 %的碘附棉球消毒,选用2寸毫针,快速刺入病灶点,进针1.5寸~2寸左右,再沿经筋走行线路在该“筋结点”上、下1寸处行齐刺。行捻转泻法得气后,连接G6805电针仪,频率2 Hz,采用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准,留针半小时左右。每天针刺1次,10 d为1疗程,间断2 d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2.2对照组
2.2.1 穴位选择
选取犊鼻(外膝眼)、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辨证配穴同治疗组。均取患侧。
2.2.2 操作方法
患者选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选用2寸毫针,采用常规刺法,即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垂直进针,内、外膝眼穴朝向膝关节中央进针,进针约1.5寸,行捻转泻法,以患者产生酸麻胀感为宜;以梁丘、阳陵泉一组,血海、阴陵泉一组,连接G6805电针仪,频率2 Hz,选用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准,留针约30 min。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分析
3.1观察指标
3.1.1 视觉模拟量表
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分析KOA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即以10 cm作为标识,“0”代表完全没有痛感,“10”cm代表疼痛剧烈、无法承受;治疗前、后分别让患者对自己感觉到的痛感强度按0分~10分做出评分,分数愈高,则代表痛感愈剧烈。
3.1.2 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4]
采用WOMAC量表对KOA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此量表除疼痛外,还包括了关节的活动、僵硬程度的描述,能够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总共24个项目,总积分愈高,代表病情愈严重。
3.2疗效标准[3]
临床治愈:患膝疼痛、肿胀、僵硬等症消失,关节功能恢复如常,活动自若;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膝疼痛与僵硬显著缓解,关节活动时骨擦音(感)消失或偶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如常;有效:患膝疼痛减缓,仍有关节活动骨擦声响,关节功能有所好转;无效:经治疗2个疗程后,关节疼痛、僵硬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没有好转。
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运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运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3.4.1 两组施治前、后整体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整体疗效比较 例
表1示,两组均施治2个疗程后,按照上述评定标准进行整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44 %,对照组是86.1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疗效更优。
3.4.2 两组施治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表2示,施治前两组VAS评分比较,P>0.05,差别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施治后VAS评分与施治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施治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显著减轻KOA患者关节疼痛症状,且治疗组更优。
3.4.3 两组施治前、后膝关节WOMAC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
表3示,施治前两组WOMAC评分比较,P=0.372,P>0.05,差别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施治后WOMAC评分与施治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施治后,治疗组较对照组WOMAC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显著改善KOA患者WOMAC评分,且治疗组更优。
4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归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痹证”、“骨痹”范围[5]。中医学认为,人到中老年,肝肾亏虚,精亏血少,难以荣筋养骨,复因劳损、外伤或外感风寒湿等邪,导致筋脉闭塞、血气凝滞,壅塞经脉,中于筋骨,滞于关节肌肉,从而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不利,甚则功能活动受限。现代医学认为,KOA是由于劳损、长期超负重、炎性反应或感染等因素,侵及膝关节软骨下骨板及滑膜等周围组织,导致软骨的局灶性、侵蚀性破坏,软骨下骨质硬化、囊性变,以及出现代谢性骨赘等病理变化,致使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
根据传统中医思想,十二经筋乃经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筋肉骨节为十二经脉之气血所濡润、滋养,结于筋肉及骨节丰厚处。《素问·痿论》载:“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其功能是连缀四肢骨节,约束身体骨骼,维络周身,主导关节运动。经筋是对经脉系统的补充,亦扩展了经络的主治范畴[6]。经筋齐刺法“以灶为腧”,能疏经通络,“松解筋结”,调理气血,恢复其生理功能[5]。
电针疗法的基础是传统针刺疗法,有止痛、活血通络、调节免疫等功效。应用电针治疗KOA能够增强针刺感应,减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局部肌肉痉挛,增强膝关节局部的血运及代谢,不仅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而且可以加速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得以恢复,从而消除或减轻疼痛。有研究发现,电针频率为2/100 Hz的疏密波刺激能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促使人体释放脑啡肽、强啡肽等四种阿片类物质,从而产生外周镇痛效应,这或许是本研究中电针镇痛效果的依据[7]。
本研究通过对照观察,对两组的整体效果、VAS评分和WOMAC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从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来看,两种针刺方法结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都有效,且较常规针刺结合电针疗法而言,经筋齐刺法配合电针治疗本病效果更优,可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亦可为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28-30.
[2] 陈日高,胡一梅,何洪阳.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973-976.
[3] 徐卫东,吴岳嵩,张春才.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4] 严广斌.膝关节评分标准[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0,4(6):845.
[5] 程 永.膝痹病经筋病机与针刺治疗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695-696.
[6] 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735.
[7] 屈晓光.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J].中医药导报,2009,15(6):60-61.
R684.3
D
1006-978X(2017)05-0011-03
*通讯作者。
毛红蓉(1969-),女,1993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硕士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现在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工作。研究方向:针刺镇痛的临床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2017-07-03
修回日期:2017-07-17
本文编辑:朱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