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日本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2017-11-02赵婷
赵 婷
《火影忍者》:日本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赵 婷
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原始信仰,更重要的是通过改编和再处理,可以重新构建出一个更加符合现代鉴赏需求的艺术价值体系。在众多蕴藏日本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漫作品中,岸本齐史创作的《火影忍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当中不仅包含许多日本神话元素,其诠释的日本独特的忍道文化也是其成为广受欢迎的重要因素,而日本以动漫为媒介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火影忍者》 日本 传统文化 传承
古代日本神话故事传说内容丰富,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动漫作品青睐的叙事题材。日本传统文化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展现其独特民族魅力的同时,还不断受到各种艺术手段的加工,搬上银幕以适应新时期大众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传统日本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原始信仰,更重要的是通过改编和再处理,可以重新构建出一个更加符合现代鉴赏需求的艺术价值体系。动漫作品与传统文化故事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动漫与文学一样,是可以寄托多重思想和多种情感的艺术载体,二者互为共生关系。①传统文化是动漫的母体,为动漫创作提供最原始的养分和素材;而动漫则通过特殊的艺术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插上翱翔的翅膀。在众多蕴藏日本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漫作品中,岸本齐史创作的《火影忍者》(NARUTO -ナル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鉴赏《火影忍者》中包含的日本神话痕迹及日本独特的忍道文化,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提供借鉴。
一、《火影忍者》中的日本神话痕迹
宇智波鼬(うちは イタチ)是《火影忍者》中极具忠贞、勇敢和大无畏精神的忍者。作为宇智波家族的佼佼者,宇智波鼬从小就受到家族和村子上层的信赖,进而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陷入矛盾之中的宇智波鼬也因此兼具了双重间谍的身份。宇智波鼬为了保护村子不受侵袭,一生背负着屠杀全族的叛忍污名。宇智波鼬所践行的正是日本忍者对待任务的最高准则,即“明镜止水的无我境地”。在宇智波鼬所使用的忍术中,有许多招数的名称就是取自日本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名,如伊邪那岐(イザナギ)、伊邪那美(イザナミ)、天照(あまてらす)、月读(月読)、须佐之男(スサノオ)。据描述日本神话故事的《古事记》一书中记载:天神命令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两位柱神去建造“海上漂流之国”,并赐给他们一支“天沼矛”(あめのぬぼこ)。两位柱神从天空浮桥来到人间,用“天沼矛”不停地搅动海水,当将矛提起之时,矛尖滴落的海水就累积成为岛屿,这些岛屿成为日本国土最原始的存在。因此,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就成为日本普通民众心中的“创世之神”。②在岛屿造好后,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便来到岛上,利用各种仙术和法力又创造了其他岛屿。在此期间,两位柱神结为了夫妻,相继生下天照大神、月读和须佐之男,其中天照大神掌管高天原(たかまがはら),月读掌管夜之食国,须佐之男掌管海原。此外,像鼬所使用的“勾玉”“八咫镜”“十拳剑”等武器,除了名称来源于日本神话外,功效也与传说颇为相似。
图1.《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
“八歧大蛇”(ヤマタノオロチ)的故事在日本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传说大致是这样:须佐之男由于犯错被放逐后,来到了一个叫“出云国”(いずも)的地方。在这个国中,有一条八歧大蛇祸害百姓,连吃了一对老夫妇的七位女儿。须佐之男听闻后,自告奋勇地要为大家除去这个祸患,但前提是让这对老夫妇的最后一个女儿奇稻田姬(くしいなだひめ)嫁给他。在奇稻田姬的协助下,须佐之男趁八歧大蛇醉倒之际将其斩杀。此后,须佐之男与奇稻田姬共结连理,并定居于出云国。③岸本齐史为了凸显这段日本经典神话,在动漫中也设置了两个类似的场景:1.木叶村的叛忍大蛇丸(おろちまる)为了得到宇智波一族(うちは)写轮眼,将鼬的弟弟佐助(うちは サスケ)收归门下,但佐助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趁大蛇丸虚弱之际,佐助向其发起了攻击,病榻上的大蛇丸则现出真身——“白鳞大蛇”(其原型则是“八歧大蛇”)。双方经过一番激战,最终佐助战胜了大蛇丸并自立门户。2.佐助因怨恨哥哥宇智波鼬杀害了宇智波一族,四处寻找宇智波鼬的踪迹。当他来到“晓”(由各国叛忍组成的秘密组织,专职负责各种暗杀活动)的根据地时,正巧与宇智波鼬狭路相逢,双方随即陷入攻防战。就在此时,隐藏在佐助体内的大蛇丸趁佐助虚弱之际企图侵占他的身体,并使出自己最强忍术——“八歧大蛇”。正当他自鸣得意时,宇智波鼬用“须佐之男”术斩杀了大蛇丸幻化的八歧大蛇的八个头颅,并用十拳剑封印了大蛇丸。这与日本神话中须佐之男斩杀八歧大蛇的故事情节极为相似,而且日本神话中须佐之男所使用的兵器也正是十拳剑。
此外,《火影忍者》的开篇提及的“昔日,有一妖狐作祟。此妖狐有九条尾巴,狐动其尾,则山崩落海啸起。百姓不堪其扰,于是便集合村内所有忍者……”,其原型也是来源于日本古代神话中九尾妖狐的传说故事。日本史书《神明镜》就有过这样一段记载:一只九尾妖狐幻化为印度摩羯陀国的华阳夫人,因致使印度大乱而被驱逐后来到了日本,化为鸟羽天皇的宠妃玉藻前(たまものまえ)。因其祸害生灵被安倍泰亲识破真相,后在那须野被斩杀。当然,《火影忍者》中蕴藏的日本神话痕迹还有很多,所以当笔者在欣赏动漫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岸本齐史的用心良苦及日本神话的独特魅力。
图2.《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
二、《火影忍者》中诠释的忍道
《火影忍者》不仅包含日本神话元素,其诠释的日本独特的忍道文化也是其成为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火影忍者》中的主角漩涡鸣人(うずまき ナルト)在经历勤修苦练后方才成为世人敬仰的英雄。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岛村辉教授认为,“日本忍者和忍术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正是由于这些超自然的能力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④从观赏的角度看,《火影忍者》中所使用的各种忍术是十分具有独特魅力的。例如,鸣人所使用的绝招——风遁·螺旋手里剑(ふうとん·らせんしゅりけん),就是将风遁属性的查克拉融入螺旋丸后变成如手里剑形态的高级忍术,由于威力惊人,往往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当然,这些都不是《火影忍者》的核心,而是告诉人们应该基于何种理念来达成修炼,即所谓的“忍道”。《火影忍者》为我们诠释了以下几层忍道思想:
1.抗争
忍者属于社会的特殊职业,常常从事暗杀、刺探等“黑暗”活动,因此,忍者一般不为普通群众所接受。《火影忍者》中的鸣人是木叶村的四代目火影水门(ミナト)的儿子,同时也是大蛤蟆仙人(ガマ丸)口中的预言之子。在鸣人刚出生时,其父母为了保护村子免受九尾妖狐的侵害,运用强大忍术将九尾击败并将其封印在鸣人的体内。然而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鸣人自小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还遭到同村人的排斥,受尽冷眼和孤独。在忍者学校老师伊鲁卡(うみのイルカ)和自来也(じらいや)的鼓励下,鸣人下定决心要让村子里所有的人都认同他的存在,并成为人人敬仰的火影。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鸣人经历了许多艰辛的磨炼和考验,但无论面临何种困难,从未轻言放弃。在这部作品中,鸣人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日本忍者敢于向不公平命运抗争的精神。
2.隐忍
由于忍者所从事任务的需要,要求其必须具备隐忍的思想。例如,《火影忍者》中各国培养的暗部忍者,由于行动极其隐蔽,很少大规模行动,这就需要他们通过隐藏自己的身份及避开普通人群,而其本质与“杀人工具”无异。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们需要利用周围环境最大限度地隐藏自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直处在黑暗的环境中,在卸下面具之后,他们也可以像普通忍者一样融入社会,只是没有知道他们暗部的身份。即使是同一小组的成员也互不相识。鸣人的人生导师旗木卡卡西(はたけ カカシ)就是一位暗部忍者。在暗部工作期间,他极为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任务环境,在黑暗中静静等待适合出手的机会。因为出色表现,年轻的卡卡西很快便担上了暗部的队长。在这个阶段,他的理念就是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给组织带来利益。由于可见,忍者的一大行动目的就是实现集团的利益,而忍者世界所隐秘的隐忍精神也正在于此。
3.舍得
忍者对与集体利益的贡献是通过对自身的无限舍得实现的。既然把完成组织任务界定为个人或小组最终的行动方向,那么忍者为了达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具备舍弃的思想。有学者将忍者的这种舍名舍利的精神称之为“道”。《火影忍者》中的佐助,由于一心报仇,放弃了对忍道的纯粹,最终导致其在忍者的修炼之路上迷失方向,甚至差点丢失性命。在这个理念下,忍者为了不影响任务的完成,有时会根据环境临时作出判断,或趁机逃避,或自杀,有时甚至会杀死自己的同伴。表面上看,这与忍者崇尚的“永不背叛”的精神相违背,其实不然。忍者在极端环境中的灵机一动,正是智慧智勇的表现。除此之外,忍者的舍得还蕴藏“礼让”的思想。这种舍得的思想使忍者的活动埋没在社会环境的深处,默默地保护所属集团的发展。忍者的这种甘为集团影子的精神,既是其“无我境地”的内在体现,也是其在黑暗中散发的独特光芒。
图3.《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
三、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启示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除了蕴藏多民族文化的精华,还融入了多种文明的朝气:正由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才有了我国佛学今天的辉煌;正由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洋为中用”的变革思想,才有了我国近现代民族的振兴;正由于“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才有了伟大“中国梦”的再次复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没有根基、没有传承的文化必然如同大海中的浮漂一样,经不起风浪的吹打。如今,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面临外来文化和新兴技术的猛烈冲击,各种“快餐式文化”“无厘头文化”让人们趋之若鹜。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而日本以动漫为媒介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从培养普通民众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着手。这种自觉意识是一个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体现。只有广大群众有了这种自觉意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传承。因此,各行各业应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例如可以考虑在国产动漫创作过程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因素,通过动漫的传播,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识。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主动加强倡导工作,进而唤起更多民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其次,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可以采取更加喜闻乐见、更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方式,如电影电视、动漫作品、微博微信等,而不是一味地说道传教。民众只有知道哪些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进行传承,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觉地予以保护。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可以强化相关立法,例如日本在传统文化保护过程中,法律就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当然,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可能一蹴而就、面面俱到,选择一些具有民族代表性、有传承价值的文化,重点予以保护和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策略。通过强化和发展,使这些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个民族品牌,同时,借助品牌效应带动其他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范鑫.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2-55.
②郭勇.日本海洋意识与中国江南地区的关系——以“浦岛子传说”的演变为中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11-15.
③李濯凡.出云国的须佐之男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1):82-89.
④岛村辉.“忍者”という立場(スタンス)——“忍びの者”における“民族”と“大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8-14.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课题“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对海南的借鉴研究”(项目编号:HNSK(YB)17-71)阶段性成果。
赵婷,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