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7-11-01王春梅苗乃周李苗��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双师型民办高校

王春梅++苗乃周++李苗��

摘要:随着护理专业学生的持续增加,民办高校护理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已难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培养效果。在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民办高校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2.089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幸福,人民群众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国家对人民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以及当前护理专业人才的结构性不足,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护理专业。特别是更强调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民办高校,近些年纷纷举办护理专业,并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但由于护理专业的持续火热和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多民办高校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已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尤其是既有丰富的护理实际从业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培养效果。因此,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护理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可以理解为既具有高等学校教学的专业技术职务,如讲师、副教授等,又具有与从事专业教学相匹配的技术职称,如工程师、经济师、执业药师、高级技师等;既能够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够从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既能够胜任教师岗位的工作,又能够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2民办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特点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性质独特,社会认可度还未充分建立,护理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大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从学历、职称、性别、年龄等结构来看,民办高校护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呈现出职称低、学历低、年轻化、女性化、缺经验等五大特点。以SY学院为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从职称结构来看,教授仅1人,占45%;讲师3人,占137%;助教18人,占比高达818%。从学历结构来看,在读博士1人,占45%;硕士6人,占273%;大学本科15人,占比高达682%。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仅1人,占45%,女性21人,占955%。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18人,占819%;35~60岁3人,占136%;60岁以上1人,占45%。除个别教师有1~2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外,其余教师均为从学校到学校,护理经验不足。

3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3.1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

一是要制定護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根据护理专业建设目标和规划,制定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明确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建设阶段、建设重点、建设措施以及建设的保障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分批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是要出台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及护理专业人才的特殊性,在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引进、培训进修、绩效考核等方面出台具体的政策,给予充分的经费和组织保障。形成有利于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在职教师的积极性,促进现有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3.2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一是加大学校与医院、社区卫生院、医疗机构等的合作力度,积极拓展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条件和平台。对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护理从业经验或从业时间较短的在职教师,分批次到合作医院、医疗机构顶岗实践1年,加强教师对护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加强与公办高校的合作。由于公办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护理专业办学历史较长,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附属医院。教师大多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医护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民办高校应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加大与这些学校的合作,争取得到这些学校的帮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这些优秀公办大学的护理教学和实践基地培训、进修,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三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民办高校由于用人机制的灵活性,在职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源于公办退休教师,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因此,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老带新的机制,提升在职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

3.3拓展教师引进渠道,提高引进教师的质量

一是从公办高校、医院引进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民办高校在教师的引进、使用上受约束较少,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公办大学、医院退休的高级职称教师、护师引进学校。一方面,这部分人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行业实践经验。通过引进,既可以提升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又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另一方面,这部分人才因已退休,受家庭、婚姻等因素的干扰较少,有助于保持专业教师的稳定性。

二是引进在职护理人员。医院的一线护理人员虽收入较高,但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部分护理人员倾向于寻求工作时间相对规律和稳定的职业,而民办高校护理专业教师就成为他们职业转换的选择之一。因此,民办高校可以将热衷于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学历符合要求的护理人员引进,再通过教育教学的培养和实践,使其迅速成为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三是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引进质量。在引进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学历、实习实践经历等严格把关。在引进过程中,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4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一是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是教师的生存之本。如前所述,由于民办高校护理专业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教学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技能竞赛、公开示范课、说课、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促使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断进步,提升教学水平。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民办高校大多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对教师的科学研究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护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条件,而民办高校的实验室条件又相对较弱。相对于别的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更显薄弱。但科研是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研究,特别是与医院合作的横向课题的科研,能够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医护工作有较深入的接触,从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民办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转变观念,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广泛参与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2016-11-24.

[2]别同玉,潘华英.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6,(12):4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双师型民办高校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