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练习法在中考耐力跑项目中运用探讨

2017-11-01董玉斌吴松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跑步中考运用

董玉斌 吴松伟

摘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统计等方法对团队练习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团队练习法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持续耐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身体体质有差异的同学起到相互帮扶、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团队练习法;中考;跑步;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2.080

广东省中考体育已持续开展了一段时间,体育中考项目的开展,对提高中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运动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广东省体育考试项目迎来了革新,把必考项目200米换成了男1000米、女子800米,这一项目的突然改变,对部分耐力差的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我从2013年开始接手应届的七年级学生,看着这帮高矮胖瘦的学生,深感有压力的,特别是开学后第一次的耐力跑测试练习后。记得那次的测试,除了一两个同学能勉强达到及格线外,大部分男生跑步成绩在5分钟之外,女生的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到跑步就当逃兵的就更不用说了。十月份的国标体质测试在较短的时间段内也没有大的变化,跑步成绩良好的也是寥寥无几。如何能够全面提高这帮孩子的耐力素质,进而提高这帮孩子的中考体育耐力跑成绩呢?我积极的进行了思考并开展了尝试。接下来的两年多,这帮孩子就成为我的“试验田”,我也在这块“试验田”施下了不同的方法来促进孩子们来茁壮成长,总结下来就是我的团队练习法的由来。实践检验也证明,团队练习法对孩子们在耐力跑这种比较单调的锻炼中能够起到相互扶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是值得推广利用的好办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2013年九月升入初中七年级学生,男生23人,女生20人,时间跨度为两年半。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有关发展耐力跑的文献资料,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主要采用团队练习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团队练习法是对训练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通过分组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意识,达到促进提高目的。最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强化训练测试,记录测试数据,找出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差异变化及测试数据相应变化,找出不同及差异。

2分析与探讨

2.1团队练习法的定义及作用

团队是由成員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练习,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集体荣誉感是团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荣誉感,学生才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成员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整个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团队练习法就是在促进孩子们养成集体荣誉感的过程中,在跑步练习中发挥团队作用,相互鼓励协作一致,最终提高中考耐力跑成绩的练习方法。

2.2团队训练法对提高学生跑步成绩的作用

中考体育的改革,对部分先天因素不足的同学来说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条件,因为1000(800)米跑不像200米跑那样需要绝对的速度和爆发力。在日常的训练中,只要动作能够协调配合,呼吸节奏均匀,在发展好耐力素质的基础上,参与1000(800)跑的同学只要正常发挥大多能都能取得优异成绩。但对于从小学阶段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1000(800)米跑的成绩往往是不够理想,如何提高学生基本的耐力素质也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团队训练为这帮在思想、意志和身体条件不等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比学赶帮的平台,在集体的训练过程中发展了孩子们团队意识,磨炼了个人的意志,最终为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提高成绩打下了好的基础。

2.3影响学生耐力跑成绩差的原因

影响学生耐力跑成绩有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的情况下原因也各有差异,但共同的特点就是体能素质较差。表1是学生刚入学第一次测试的成绩汇总情况。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耐力跑成绩差强人意。男生少部分的同学后边两圈都是走着完成了,还有的同学是有心无力,真正能够较好完成全程的就是那几个成绩良好的两个同学。

通过研究表明学生体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体能基础差,动作技术差,运动习惯没有养成。影响耐力跑成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体能差,主要表现在练习测试的时候部分同学能够落后领跑的同学一圈,大部分同学完成测试后气喘吁吁,还有的一头倒在跑道上让别人搀扶。一班12个男生,除了高启东能够完成全程外,大部分的男生都是两圈后就开始放慢了节奏。还有的情况就是动作技术差,主要表现在呼吸与跑步节奏不协调,不会节省体力,冲刺一段距离之后就直接切入到走路模式,个别的摆臂模式不正确,存在有左右摇晃身体现象等。展开调查后发现这部分同学小学阶段基本没有好好完成耐力跑的相关训练,日常也很少有坚持跑步的习惯。

其次,意志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度也不断提高,七年级的这批孩子就是生活在这样无忧无虑的幸福年代长大的。这批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长辈对他们千般关照,万般爱护,这使他们从小就缺少磨炼,部分孩子意志力比较差,特别是在1000(800)米后两圈需要坚持的时候主动放弃了,大部分成绩差的都属于这种情况。坚持不了了、身体不舒服好累、反正也追不上前边的同学等是他们挂在嘴边的借口。

第三,身体条件的影响方面(胖,核心力量差)。结合学生的跑步成绩及体检结果发现,23个学生中有七个体重是超标的,这其中有六个孩子的1000(800)米成绩是不及格的。而在进行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中,这部分孩子的平均成绩为27个。这些因素也都是影响孩子们耐力跑的成绩之一。

第四,心理作用方面。争强好胜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在跑步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刚开始跑的时候感觉还能与领先同学不相上下,可持续一段时间感觉追逐无望,就自我放弃是一部分孩子的心态。还有就是个别孩子本身就胖,跑步姿势又不太好看,又怕别的同学笑话,就早早的放弃算了。endprint

2.4团队训练法的主要实施对策

第一阶段,动作定型,提高体能。主要目标:改进学生的跑步基本动作,提高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主要团队练习方法:①男、女分组法。男女各成一列纵队,围绕田径场地完成一定的跑步距离,要求不掉队不插队,如有违例等现象,全队重新完成既定的目标。②小组分组法。打乱班级秩序,根据个人能力不同等因素,由大家自由组合成五人左右小组,再由大家推选一名号召力及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既定的跑步训练任务,能力不同要求任务也各不相同。③队列分组法。按照班级集合的队伍分组开展基础动作练习,主要以短距离的练习为主,以基础的摆臂、高抬腿、跨步跳等练习结合接力的游戏比赛,提高学生的动作感念养成。达到效果:男女分组法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团队意识,加强了学生间的互助信任,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在练习开展一段时间后,以前学生经常练习前的请假现象减少了,练习中的掉队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在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不能增加太多的量让学生产生“厌练”的情绪,及时的激励措施也要跟得上。小组分组法可根据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而量化自由结合,小的团队更容易达成目标的实现,团队的凝聚力也更强。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目标,只要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坚持努力都应该及时的鼓励。队列分组法在接力的练习中继续能够巩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在短距离练习中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动作概念。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长距离跑锻炼体能,短距离跑提高速度。主要目标:持续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在有体能保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学生的全程跑能力。

主要团队练习方法:①男女分组的方法,以整个团队为主,按照整体到达终点的时间为准评定名次。练习以超过1000(800)米的距离的长翼练习为主,要求全体队员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停顿且不能有一人掉队,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②小组分组法。把学生按男女分成十人左右的小集体,按照中考满分的成绩来均分计时,整个小组200米一圈的成绩达标了可以进行400米两圈的成绩挑战,以此类推。如果团队成员有人没有达标,整个团队要重新挑战再跑一圈,直到达标为止。达成效果:第二阶段的团队练习法还是采用男女分组的办法,在继续培养孩子们团队意识的基础上提高了练习的强度和要求,以促进学生耐力跑成绩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长翼训练,学生都能按照要求轻松完成练习,无掉队拖沓想象,体能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小组分组法开展的达标跑效果也较明显,学生都向着一个目标奋力冲刺,速度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更加重要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掌握了如何在提高并保持速度的情况下又能够轻松的跑完目标距离。加大步伐,呼吸节奏掌握好,合理分配体能,身体姿势要正确,孩子们总结的几个要点都非常的有道理。八年级国标测试成绩与七年级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表2)。

第三阶段,分组对抗练习。奖励机制。主要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全程跑能力,为提高中考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团队练习方法:①班级男女分组的方法,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挑选队员开展班级挑战赛,已取得名次积分来评点输赢。练习以1000(800)米全程跑练习为主,要求全体队员在练习的过程中发挥全力,争取能够达到身体的极限。②中考模拟分组法。把学生按中考选项分成不同的小集体,按照中考要求来开展模拟练习。利用课堂时间,按照分组,先开展选项的测试,然后开展1000(800)米测试。重点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大家熟悉彼此的节奏,合理分配體能。③月考分组法。把整个初中部的学生按选项不同打乱年级来分组,每月末我们会组织学生按照中考流程开展测试。非任课老师担任裁判员,打乱年级的分组测试,增加了学生的不熟悉感,利于学生在考试的过程克服紧张感增强抗压能力,利于在考核中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考试中我们还公布了奖励措施,连续两次月考1000(800)米测试满分的同学可以免考一次,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平时的锻炼暗暗的使劲发力。

达成效果:中考模拟分组法和月考分组法都是在学生一贯养成团队精神基础上开展的练习,对磨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成绩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抗及模拟分组练习,学生的1000(800)米全程跑成绩稳步提升。以前比赛时学生会出现因紧张而影响成绩的情况,经过各种方法的交叉练习,跑步时学生虽然还会有一些紧张状况,但起跑起来后明显更加的自信,抗压能力明显增强。根不同段的学生一起考核,学生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增加了体能素质和坚强意志,成绩也相应的稳步提高。

2.5成果分析

经过二年多的训练,学生在团队练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跑步的技术动作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绩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中考1000(800)米项目,43个学生有24个拿了满分,还有十多个96分以上(表3)。特别是女队的同学完成的特别好,郭惠荃、蓝晓昕等七年级时经常肚子痛不愿跑步的同学最后都几乎考了满分。男子跳远组同学更在考场上把平时养成的团队精神发挥到极致,比赛前他们自己商量好队形,把平时耐力差的张霖悦放在队伍中间,谁领跑谁断后都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比赛中贯彻实施,最后参加考试的小组9人有8人考了满分。

3结论

团队练习法在中考耐力跑教学中可以弥补个体身体差异,促进学生间相互协作,提高学生的持续耐力跑水平,最终对提高学生中考耐力跑成绩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J].新课程(教研版),2009.

[2]尚红.学生合作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及纠正[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3]祝蓓里,季济.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高寒.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

[5]邓永明.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和消除方法[J].体育师友.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跑步中考运用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带表跑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