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图学》双语课程考试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7-11-01高建军王雅萍

地理空间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汇报双语考试

高建军,王雅萍,王 莉

(1.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教育与行业管理

《地图学》双语课程考试方法探索与实践

高建军1,王雅萍1,王 莉1

(1.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探索有效的大学考试评价方法,通过分析传统考试方法的特点,提出重过程性考试的评价思想。针对《地图学》双语课的教学实践,对学生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良好效果。

课程考试;过程性考试;自主学习;个人能力;合作能力

好的评价系统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学效果。通过对《地图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尝试过程性考试,与传统考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有效的考试方法。

1 传统考试方法

目前教育评价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类型:①着眼于信息,强调通过评价收集信息,为教育决策服务;②着眼于方法,强调评价是成绩考查或调查的方法;③着眼于效果,强调通过评价判断教育目标或教育计划的实现程度;④着眼于过程,强调评价是信息收集的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判断效果的过程、教育优化的过程以及价值判断的过程等;⑤强调价值,强调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2]。传统的《地图学》考试虽不全是期末一次考试定“终身”,但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等所占分量有限,一般在课程成绩中仅占20%~30%,其实质是着眼于效果。

这种“教学效果”在高校教学中又被进一步简单化。传统的《地图学》考试一贯重视具体的、便于考试的教学内容,如地图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甚至只需考前3 d突击复习就能得到高分。这种考试最终只是学生记忆能力的体现,“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评价远未达到, “扩展和创新能力”也难得到考察。

2 考试考核方法探索

针对上述现象,结合近年来《地图学》双语课的

讲授,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考试方法,而双语课有其自身特点,其考试更具复杂性。

2.1 明确考试目的

教学评价的功能之一就是评判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是否进行教学调整提供信息,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考试应该是着眼效果、信息和过程等多方面。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方法得当的考试一是能够诊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帮助,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二是监控学生的进步,即考试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如英语运用于教学的效果如何等[3]。

2.2 过程性考试方法

过程性考试是针对传统的效果性和总结性考试方法而言的。所谓过程性考试,又叫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作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所以,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过程性考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为保证学习效果,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现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的《地图学》课程,考试方式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过程和总结性兼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考核计分方式

3 考试实践

3.1 个人能力考核

传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仍然作为考试的一个方面,同时增加“答辩”这一面试环节。面试考试时由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师组成考察组对学生单独进行面试,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学生就随机抽取的题目进行陈述,陈述完成后由考察组老师对学生所陈述内容进行提问。随机抽取后的题目本次考试时不再入库,以此保证每位学生的考察内容不完全相同。面试后由全体老师对学生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为该生得分,使得考察公平合理。语言采用中英文结合。

由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课程练习考察的重点应该是实践技能,包括地图制作的工具和方法,学生应该会使用各种制图软件,需要设计小的调查项目,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真实世界。除了平时的上机实习外,必要时再增加实验考核环节,实习软件以英语为主。

3.2 合作能力考核

根据实际选课人数分组,每个小组5~6人。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和组织一些课堂讨论和汇报,使学生较大限度地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既发挥集体智慧,又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查结果表明,75%以上的同学都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很好或较好。

课堂讨论受时间和人数的限制,一般应设计成集中时间讨论。给出合适的选题,如“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地图综合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有一定的谈论范围,并且主题具有开放性,可以有的放矢。讨论时应安排小组组长控制节奏,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

汇报部分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复习总结和综合运用。考虑到双语课程培养计划,整个环节分英文和中文进行2轮知识汇报(Presentation)。汇报题目由老师给定,同学们抽签选题,一周时间准备。由学生分组以PPT形式汇报,汇报时间为(10~15 min)。其中,主讲1人,内容准备2~3人,PPT制作2~3人。分别负责分配知识点的内容收集、知识筛选提炼、制作PPT、课堂讲授汇报。老师随堂点评及相关知识补充,并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形式和语言表达等分项目进行评分,作为小组成员的一次课程成绩。具体专题内容如下:

1)英文部分。安排在相关课程知识点讲授完成之后,重在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复习。以老师给的英文参考资料为主,提炼要点,以全英文PPT、英文口语汇报为主。英文汇报主题见表2。

表2 英文汇报主题

2)中文部分。以“普通地图的表示方法”为主。由于该章节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比较好理解,因此选择此部分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知识内容的汇报[4-6]。具体汇报主题见表3。

表3 中文汇报主题

3.3 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双语课,教师必须明确英语只是一个工具,而专业知识是基本,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不能忽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试环节也应有相关的设计。课程开始一周内开展“如何学好《地图学》”的讲座,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每两周都会给学生布置一次课下任务,如根据要求查阅网上学习资源、收集整理资料用于自主设计一幅地图、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等,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作业不同于每次课后的作业,属于开放性的,每人根据能力差异,做的程度会有不同,最终都会以书面形式上交[7]。 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般每周只有4节课,仅仅依靠课堂内要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是有难度的。而且目前国内学生普遍英语读写能力较强,听说能力相对薄弱。所以课下老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课程相关的英语纪录片、电影等资源,加强学生运用英语的兴趣,学生语言的能力才可能快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 结 语

通过重教学过程的有效的课堂考试,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反思中变革自己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而言,课堂考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通过两届学生的考核尝试,学生对考试过程比较满意,并能自觉在过程考核的环节中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当前的尝试还有许多环节需要细化,如学生人数较多时课堂讨论如何有效实施,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会更加关注。

[1] 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小军.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及评估体系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2):199-200

[4] 马劲松,朱丹丹,蒲英霞,等.“地图学”研究生课程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2011(7):91-94

[5] 吴云,尹晖.双语教学在测绘工程专业中的实践[J].测绘工程,2007(4):71-72

[6] 汪志明,张小红.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9(2):74-76

[7] 周红,宋晨.多元化复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4):125-126

P238

B

1672-4623(2017)10-0103-02

10.3969/j.issn.1672-4623.2017.10.034

2016-12-01。

项目来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SJGLX173);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程项目;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672515/432)。

高建军,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地图学、地图设计与编绘等相关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汇报双语考试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