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解析
——以卧云铺七大院为例
2017-11-01霍拥军
周 波,霍拥军,董 文
山东农业大学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解析
——以卧云铺七大院为例
周 波,霍拥军*,董 文
山东农业大学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本文在对卧云铺传统古村测绘调研的基础上,以卧云铺七大院为对象进行院落空间处理、建筑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得出当地居民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与传统礼制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多变的院落空间和丰富的建筑形态,并进一步对院落空间的营建技巧和居住建筑物地域特征进行深入探析。研究认为卧云铺传统民居的营建理念对鲁中山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鲁中山区;卧云铺;传统民居;院落空间
“一姓一大院,以族聚居;一姓一泉,泉随人姓,一泉立一井;一井一石碾,碾随泉姓”,百年流传的古话清晰地概括出卧云铺村的村庄结构。以王、张、李、刘、苏、吴、闫七个姓氏为代表的大院分布在村内主轴线上,族人围绕大院聚居。七座大院借助地势,巧用高差,让方正的传统四合院在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下变得灵活多变,也为生活中不同的使用功能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1 卧云铺村概况
卧云铺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山东省首批传统村落,是鲁中山区传统村落典型代表。村庄地处莱芜市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在海拔800多m黑山南坡的半山腰处,村北山顶上的齐长城遗址蜿蜒盘旋,因村庄地势较高,常年被云雾覆盖,得名卧云铺。
由于村庄地处山区,石材成为当地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位于村庄北侧的山脉,石材分层裸露,当地人称之为“十八行子(十八层)”,十八行子每层厚薄不-、颜色不同,可以满足盖房所需各种石料:里檐,脊檐,挑翅,挡捎,腰枕,拴马石。村中自古就流传有十八行子每层的具体用途,这与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材”的划分类似。通过明确每层石头的具体用途,使村中房屋规制统一,减少了建设时对石料的二次分类加工。村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房屋营建中,形成了卧云铺独具一格的建筑空间特色。
2 卧云铺民居院落空间
卧云铺村选址深受风水理论影响,形成了坐北朝南,北高南低的基本特征。村庄选址在山坡的南侧,北部嵌入山体,南部朝向古梯田群,东西方向为低谷(当地人称之为峪),东高西低,谷底处一条溪流穿村而过。七大院落分布在溪流的北侧,各族以各自大院为中心向北侧山坡延伸,借助地形,利用高差形成了依山就势,层次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图1)。
图1 卧云铺村入口Fig.1 Entrance of the village
卧云铺地处齐鲁两国古商道,是泰安、莱芜北及章丘一带到淄川、博山县的必经之路,经济发达,教育盛行,深受传统礼制影响,“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传统择居意识影响广泛。几百年来,村民本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突破地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制约,让卧云铺民居的院落空间形态不断丰富。营建方位规整、坐北朝南的住宅,符合我国传统择居意识,但卧云铺地处山地,东北高,西南低,与我国传统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方位有约45°的角度差,外加用作建房的地基多为进深较窄的台地,用地条件的限制较大,营造正南正北方向的住宅难度大。村民发挥族居优势,借助地势,利用高差,平衡土方,让传统四合院在卧云铺有了更多因地制宜的变化。
2.1 院落结构
卧云铺的石屋民居一般为四合院结构,正房大都是三间,依山而建。东西厢房及南厢房也各为三间,比正房略低。因山高坡陡,外加气候潮湿,东西厢房及南厢房多为二层石房,当地人称之为“二起房”,上面居人,防潮保暖,下层饲养牲畜或储藏东西,充分利用空间。
2.2 院落结构分析
通过对七座石砌大院进行测绘调研,发现这些大院的院落空间结构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传统四合院结构形式;另一种是双拼合院的结构形式。
传统四合院形式基于高程处理的复杂程度分成简易型与复杂型两种。简易型四合院一般设置2-3个高程,以1号大院为例:北侧正房置于0.5 m高的台基上,东西厢房下半层架空,以南侧踏步相连(图--),用于存放杂物或养殖牲畜,上层地平与内部庭院基本平齐,用以住人;南侧的厢房多为两层,下层出于通风考虑多与庭院有1 m左右距离,二层房屋与庭院通过石桥连接(图2)。
图2 卧云铺村1号大院Fig.2 Courtyard No.1
这座大院将三个高程结合正房,东西厢房,南厢房进行布置,通过庭院组织衔接各个功能房间。庭院南侧立体交通系统的处理尤其精彩,它让规整的四合院在陡峭的山区得以再现。
较为复杂的院子则存在多达4~6个高程变化。以2号大院为例,仅一个入口序列就设置了3个高差变化,高低错落,虚实结合,与南方私家园林的入口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他空间更是巧妙搭配,真正实现了巧借地势,布局紧凑的空间效果:北侧正房置于0.3 m高台上;受到地形高差影响,东西厢房北半部分为一层,南半部分依据近3 m的高差设置成了两层,两层均可住人;庭院架空,配合东西厢房的高差分为两个高程设置,上部与东西厢房的入口齐平,下部略低于西厢房负一层入口,东侧略高于拱券(入口序列的结束处),中间与庭院下架空部分用作卫生间和杂物间等功能性空间的入口齐平;南厢房的高程低于庭院下部约1.5 m,据村中老人回忆,南厢房是2层高的建筑,屋顶与东西厢房齐平。
图3 卧云铺村2号大院Fig.3 Courtyard No.2
在这座大院中,原有基地的高差不再是建筑房屋的障碍,而成为塑造功能空间的基础,巧于因借的营造手法体现的淋漓尽致。精彩的入口所引导的交通体系欲扬先抑,与建筑融为一体,实现了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另外一种住宅类型则类似现代建筑中双拼住宅户型。传统四合院住宅一般纵向发展,形成几进院落,纵深感强烈。而在卧云铺,可供建设用的水平台地进深面较小,无法实现二进制以上院落。为满足居住要求,卧云铺村民利用南北高差大,东西高差小的地形关系,采取横向发展的方式:进深按照村中传统规制建设,面宽则结合地形水平展开,形成一个双拼的合院。东西高差较大院子则设置为东西两个不同的高程,中间以楼梯相连(图4-c)。由于这种双拼合院面宽较大,很难遵循传统四合院出入口位于院子东南的做法,往往将出入口设置在中心或双拼合院的主院处(图4)。
图4 卧云铺村5~6号大院Fig.4 Courtyard No.5&6
3 卧云铺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
3.1 有序排列的石头集合体
卧云铺房屋所使用的材料大都取材于村顶的山石“十八行子”。层层分明、色泽不一、薄厚不等的十八层石头层层叠加着沉睡于蛋黄色碎石层中。“十八行子”每一层都有自己名字和用途。如“顶盖皮”,盖房砸乱石用;“四指子”,盖房做挡捎、阶檐;“红三寸”,做碑石;“对半子”,打石桌;“二寸五子”,做磨盘、碾盘、石臼等;“三寸子”,打猪食槽子;“半尺子”,打牛驴槽子……根据厚度、硬度、颜色,卧云铺人把“十八行(xìng)子”石头应用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在卧云铺人的感情世界里,石头就是他们生活、生产、生命的全部,亲切地称之为“子”。
卧云铺的石砌民居开间多为2.6~3.0 m,进深多为3.3~4.5 m,由于石头砌垒的墙体厚度达到0.5 m,房屋内的实际使用面积较小。北侧正房多为一明两暗式住宅为主,当地人称之为“二郎担山”式,中间三间为正房,两端各有一单间,比正房稍矮,由于临近东西厢房,房间采光较差。东西厢房依据地形设置,西厢房多以二层为主(图5)。
3.2 举重若轻的石砌构造
依据村中对石料材的划分,卧云铺村民将十八层石料运用到了极致,用在房子上的这些石料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里檐、脊檐、挑翅、挡捎、压捎、腰枕、拴马石等等。由于早些年交通闭塞,砌筑的房屋多采用干茬法,石头与石头之间没有任何粘结剂,完全依靠相互“吃劲”咬接在一起。
最有特色的当属屋顶两侧压条石的处理,卧云铺的房顶较陡,采用山墙承重,内侧屋顶以木材支撑,茅草盖顶。承重用的两侧山墙比屋顶略高,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挡捎,高起的石砌挡捎能保护茅草搭建的屋顶,降低风雨,明火的危害。挡捎上部盖石板压顶,当地称为压捎石,起到保护山墙的作用,压捎石由上到下扣接相连,重量压在挑翅上,挑翅、挡捎、压捎石之间用由子、桪子相互“擒”着,长长的压捎石就这样被挂在了空中,让厚重的屋顶变得轻盈。
图5 一号大院平面图Fig.5 Profile of the courtyard No.1
图6 石砌房屋屋顶处理Fig.6 Roof of the stone-built house
图7 屋顶构造示意图Fig.7 Diagram of roof structure
3.3 传统礼制与人性关怀
卧云铺民居平面布局严格遵循传统等级观念,家庭成员及其居住的房子有明确的等级秩序。体现在单体住宅建筑上,则在细节处回应着传统院落空间中的理性和等级,彰显着尊老敬贤的鲁国后人儒雅风范。以刘家大院为例:正房有七级台阶(图8),并且建有月台,其他房子的台阶依次是五级、三级、一级。正房的房间体量最大,石料使用最为讲究(图9),挡捎处雕刻有象征吉祥的文字和图案,营建的级别明显高于其他房屋。
图8 石砌房屋台阶处理Fig.8 Step of the stone-built house
图9 墙体构造示意图Fig.9 Diagram of wall structure
卧云铺的石头房屋处处充满人性关怀,让冰冷的石头有了更多的人情味道。村中街道狭窄,为方便抬大花轿、抬大架子石头、抬棺材的人们通行,往往在巷道转弯处将内侧墙角以45度斜角 “抹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弯抹角”。简单的一个抹角处理,让石墙成为村民生老病死的验证者。村中临近石碾,水井的墙壁上,常会设置壁龛,里面放置油灯,为的是方便夜间推碾、取水的村民。
4 结语
卧云铺古村落作为鲁中山区民居的典型代表,其精湛的营造技艺和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无不彰显出古人的智慧。巧于借坡度处理完美地解决了生活所需,对现代民居建设依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借鉴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营造方式,寻找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的根源和方向,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郭光开.神奇卧云铺[J].赢源,2014,11(3):13-24
[2]栾小惠,牛国栋.“十八行子”砌墙,青色石料筑阶——探访齐长城脚下的古村落莱芜卧云铺村[J].走向世界,2016(24):74-77
[3]周 芸.豫西南山区传统石板民居的院落空间及建筑特征研究——以内乡县吴垭村为例[J].中外建筑,2013(7):81-82
[4]逯海勇,胡海燕.鲁中山区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困境调查和思考[J].中外建筑,2016(9):54-57
[5]姜 波.“乡村记忆”背景下传统建造工具的传承利用——以山东传统民居为例[J].新建筑,2016(2):51-55
[6]张建华,张玺,刘建军.朱家峪传统村落环境之中的生态智慧与文化内涵解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6
[7]李 婧.济南朱家峪古村落居住建筑体系研究[J].美与时代(上旬),2013(10):104-106
[8]张晓楠.鲁中山区传统石砌民居地域性与建造技艺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4:39-45
Analysison Architectural Space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Housing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case of seven courtyards inWoyunpu Village
ZHOU Bo,HUO Yong-jun*,DONG We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Based 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raditional ancient Woyunpu village,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urtyard space processing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Seven Courtyards of the Woyunpu village,draws out the conclusion that local residents create a changeable courtyard space and various architectural form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special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raditional rituals system,and then makes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courtyard spa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This paper conducts a thorough study in the courtyard space construction skill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housing in the Woyunpu vill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central Shandong Province.
Mountainous area in the middle of Shandong;Woyunpu village;traditional architecture;courtyard space
TU241.5
A
1000-2324(2017)05-0708-04
2017-07-01
2017-07-3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低成本村镇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B05);具有地域特征的新农村社区研究(130/23840)
周 波(1987-),男,讲师,主要从事传统民居保护、再生设计.E-mail:511992621@qq.com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46195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