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2017-11-01王炎炎孙中明缪丹丹潘恩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4期
关键词:淮安市程度居民

王炎炎,胡 伟,孙中明,张 芹,何 源,缪丹丹,潘恩春



淮安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王炎炎,胡 伟,孙中明,张 芹,何 源,缪丹丹,潘恩春

江苏省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淮安,223001。

了解淮安市居民身体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居民身体活动策略提供依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安市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问卷采用《淮安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表》。身体活动强度用代谢当量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生活习惯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淮安市居民久坐少动的占比为85.53%,活动较少的占比为3.07%,活动充分为2.99%,活动活跃的占比为8.41%。男性身体活动程度显著高于女性(χ=401.30,<0.01),40~<50岁组身体活动程度最高,不同职业(χ=383.77,<0.01)及不同文化程度(χ=283.25,<0.01)身体活动存在差异,城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χ=305.6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城市居民(=1.960)、男性(=2.254)、年轻(=0.828)、文化程度低(=0.913)与身体活动水平呈正相关。淮安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居民、女性、文化水平高及高年龄段人群。有必要在重点人群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

身体活动指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1],大量研究显示身体活动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和预防慢性病具有重要的作用[2-3]。作为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2004年身体活动不足造成约320万人死亡占总死因的5.5%,占中等收入国家总死因的6.6%[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身体活动量急剧减少。当前,国民的身体活动仍以职业性为主,但职业性身体活动的强度和总量下降均较明显。交通的便捷也让交通活动中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时间大为减少。同时,由于家用电器的普及,家务性身体活动的总量也在不断减少,久坐不动的人群比例越来越大[5]。此外,我国居民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占比和时间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6]。本研究对淮安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中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安市所辖的洪泽县、淮阴区、涟水县、清浦区、盱眙县五个地区每地区随机抽取10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220户,每户选择1名生日最接近调查日期的常住居民(18岁及以上,居住半年以上)作为调查对象,展开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统一编制的《淮安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表》,由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身体活动部分进行统计分析。

1.3 身体活动定义及标准

身体活动强度值用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表示,MET是指进行某项活动时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能量消耗与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比值[7]。身体活动强度分类及强度值参考《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1]。

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是指个体24 h内总能量消耗与24 h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比值,可以全面地反映个体身体活动总体情况,根据MET计算PAL[8]。

男性△PAL=(METn-1)×1.34×hn/24

女性△PAL=(METn-1)×1.42×hn/24

PAL=△PAL+1

PAL在1.00~1.39为久坐少动,在1.40~1.59为活动较少,在1.60~1.89为活动充分,1.89以上为活动活跃[8]。

1.4 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实施,每日调查结束由质控人员对调查表进行审核。调查资料按统一标准建立数据库,并由专业人员对资料进行双轨录入。

1.5 统计学分析

用Eip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EXCEL 2013、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数据、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计数数据用频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淮安市常住居民29,668人,其中男性14,208人(47.89%),女性15,460人(52.11%),男女性别比为91.9∶100.0;年龄构成方面,18~<20岁组、20~<30岁组、30~<4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70岁组、≥80岁组人群依次占0.81%、8.22%、11.01%、26.31%、26.73%、19.46%、6.04%和1.43%;职业构成方面,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主要部分(70.81%);文化程度构成方面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6.68%);婚姻构成方面,有配偶的占多数(88.55%);民族构成,汉族占99.80%。

2.2 身体活动

2.2.1 不同性别年龄身体活动

调查对象身体活动属于久坐少动的为绝大多数,占85.53%(男性81.98%、女性88.78%);其次是活动活跃,占8.41%(男性11.68%,女性5.41%)。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χ=401.3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调查对象久坐少动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40~<50岁组久坐少动率最低;调查对象活动活跃率呈现先上升再降低的趋势,40~<50岁组活动活跃率最高。各年龄组身体活动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χ=476.55,<0.01)。见表1。

2.2.2 不同职业身体活动

久坐少动占比最高的是办事人员(97.48%),其次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97.00%)和离退休人员(95.52%);活动较少占比最高的是未就业人员(4.32%)、其次为商业、服务业人员(3.19%)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3.18%);活动充分占比最高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3.72%),其次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3.19%)和商业、服务业人员(3.19%);活动活跃占比最高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0.12%),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6.71%)和专业技术人员(6.14%)。活动较少及久坐不动合计占比最高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98.25%),其次是办事人员(98.11%)和离退休人员(97.01%);活动充分及活动活跃合计占比最高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3.31%),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0.43%)和专业技术人员(8.71%)。不同职业间的身体活动存在统计学差异(χ=383.77,<0.01)。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年龄身体活动情况(%)

表2 不同职业身体活动情况

2.2.3 不同文化程度身体活动

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久坐少动占比最高的是本科/大专(94.63%),其次为研究生以上(94.44%)和文盲、半文盲(88.81%);活动较少占比最高的是研究生及以上(5.56%)、其次为小学(3.62%)和初中(3.33%);活动充分占比最高的是初中(3.63%),其次是小学(3.48%)和高中/中专(2.28%);活动活跃占比最高的为初中(10.50%),其次是小学(9.46%)和高中/中专(7.05%)。活动较少及久坐不动合计占比最高的是研究生及以上(100.00%),其次是本科/大专(96.84%)和文盲、半文盲(91.52%);活动充分及活动活跃占比最高的是初中(14.13%),其次是小学(12.94%)和高中/中专(9.33%)。不同文化程度间的身体活动存在统计学差异(χ= 283.25,<0.01)。见表3。

2.2.4 不同地区身体活动

不同地区调查对象身体活动情况见表4。活动较少及久坐不动合计占比,城市为90.31%,农村为86.27%;活动充分及活动活跃合计占比,城市为9.69%,农村为13.73%。城乡间身体活动有统计学差异(χ=305.61,<0.01)。

2.3 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地区纳入自变量,身体活动为因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地区(=1.960)、性别(=2.254)、年龄(=0.828)、文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0.913),城市居民、男性、年轻居民、文化程度低者更容易达到充分的身体活动。见表6。

表3 不同文化程度身体活动情况

表4 不同地区身体活动情况

3 讨论

有效地改善身体活动水平对促进身体健康、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全死因死亡率意义重大。本调查显示,淮安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总体低,居民活动充分及以上的占比仅为11.40%,身体活动活跃率远低于2002年的全国水平[9],居民身体活动较少及以下的占比(88.57%)远高于苏畅等[10]2013年的调查结果。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身体活动水平逐年降低,淮安市居民缺乏身体活动情势不容乐观。

表5 主要变量及赋值

表6 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居民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存在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先增加后降低,40~<50岁年龄组居民中活动充分及以上的占比为14.98%,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高水平身体活动所占占比又不断下降,40~<50岁组久坐少动率最低。职业方面,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身体活动程度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身体活动程度高。文化程度方面,研究生及以上、本身体活动程度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初中文化居民身体活动程度最高。地区方面,城市居民身体活动程度显著高于农村居民。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城市居民是促进身体活动程度的有利因素。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往往从事重体力活动,而年轻人群以及城市居民更加注重身体锻炼和健身活动。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居民、女性、文化水平高及高年龄段人群中加强身体锻炼的健康教育。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节录)[J]. 营养学报, 2012, 34(2): 105-110.

[2] McMahon E M, Corcoran P, O’Regan G,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in European adolescents and association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and well-being[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7, 26(1): 111-122.

[3] Veluswamy S K, Maiya A G, Nair S, et al. Awareness of chronic disease related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residents of a rural South Indian reg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2014, 11(1):1-8.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health risks: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 [R]. Geneva:WHO Press, 2013:1-6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R]. 北京: 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5.

[6] 刘丽芳, 曹璐. 亚洲国家不同人群身体活动现状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7(1):119-123.

[7] Ainsworth B E, Haskell W L, Herrmann S D, et al. 2011 Com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 second update of codes and MET value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1, 43(8):1575-1581.

[8] Bos G, Lelieveld O, Armbrust W,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compared to controls[J]. Pediatr Rheumatol, 2016, 14(1):1-8.

[9] 马冠生, 栾德春, 刘爱玲, 等. 中国成年职业人群身体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营养学报, 2007, 29(4): 319-323.

[10] 苏畅, 张兵, 王惠君, 等. 中国3省18~60岁城乡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定量评估[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3): 342-343.

Analysi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Residents in Huai’an City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n residents in Huaian C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residents.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hronic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was conducted for the residents of Huai’an City by using the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Metabolic equivalent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intensity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ies.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et and living habits o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subjects was divided into sedentary, low activity, full activity, and very activity, and the rate among subjects were 85.53%, 3.07%, 2.99%, and 8.418% respectively.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χ=401.30,<0.01), and the 40 years and older group was the highest among all age groups.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 (χ=38.769,<0.01), region (χ=305.61,<0.01) and degree of education (χ=283.25,<0.01).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urban residents (=1.960), male (=2.254), young (=0.828), low educational level (=0.913) were related to a greater degree of physical activity.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residents in Huai’an City was insufficient, especially in rural residents, females, higher age groups and highly educated people. Consequently, health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focus groups.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nfluencing factors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4004

江苏省淮安市应用研究与科技攻关(社会发展)项目(HAS2014013-3)。

王炎炎(1991—),女,硕士,医师。

潘恩春(1971—),男,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慢性病防治与研究。

2017-07-15。

猜你喜欢

淮安市程度居民
淮安市以党建抓引领 锻造应急铁军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石器时代的居民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高台居民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