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加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2017-11-01罗洪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脑梗塞肝素康复训练

罗洪伟

(凤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凤庆 675900)

低分子肝素加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罗洪伟

(凤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凤庆 675900)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加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急性脑梗塞患者2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整体具有96.0%治疗有效率、88.0%显效率,对照组整体具有92.0%治疗有效率、52.0%显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显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变化不大(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4.5±4.3),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2.8±3.6),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早期康复中和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成效,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

早期康复;低分子肝素;急性脑梗塞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不断加快,临床中出现越来越多急性脑梗死患者[1]。当前治疗急性脑梗塞主要应用低分子肝素加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随着康复训练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发现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收治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急性脑梗塞治疗低分子肝素加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并且不存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其中包括92例女、108例男;年龄46~75岁,平均(59.7±6.8)岁。将2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甘露醇、低分子肝素5000U,其中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甘露醇为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为皮下注射,每天1次,每8天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内容和方式参考中国康复培训中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康复治疗内容,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天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30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评分标准,依功能缺损分值、神经缺损分值、病残程度划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变化不大(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整体具有96.0%治疗有效率、88.0%显效率,对照组整体具有92.0%治疗有效率、52.0%显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显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3 讨论

脑梗塞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会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2]。由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为高凝状态,处于梗死灶范围内的神经和细胞会快速死亡,并且不可逆转,所以急性脑梗塞发病后需要及时治疗[3]。当前临床针对脑梗塞患者主要开展药物治疗,但是单纯药物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4]。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中早期康复锻炼重要作用,患者的自动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能够实现对肌张力的调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肌肉痉挛,并促使患者超声正确运动方向靠近[5]。康复训练不仅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还能够避免长期卧床出现的足内翻、肌肉萎缩等病理情况,促进患肢生理功能的恢复[6]。本研究中,观察组具有96.0%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具有92.0%治疗有效率,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具有88.0%显效率,对照组具有52.0%显效率,观察组显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显效率,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为发生显著变化(P>0.05),可见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早期康复训练较为安全,患者不会因治疗而引起出血等并发症[7]。另外,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4.5±4.3),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2.8±3.6),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可见通过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减少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8]。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早期康复中和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成效,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9]。

[1]郭予东,张晓辉,于丽霞,等.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7):1233-1233,1236.

[2]林 琳,丁俊杰,李维嘉,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662-2662.

[3]楼敏芳,孙沐炎,严雪忠,等.熄风通络饮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4):282-283.

[4]黄汉平,张雨露,黄俊生,等.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246-246.

[5]王石林,陈树丹,黄晓东,等.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4):117-118.

[6]贾健玮,张晓琳,杨春梅,等.丹参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J].海峡药学(下旬刊),2016,28(11):149-150.

[7]李淑梅,闫春生,李学霞,等.奥扎格雷钠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0):15-16.

[8]许献文,余沛扬,赵利民,等.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3):374-375.

[9]施云升,杨云鹏,李桂芬,等.灯盏花素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下旬刊),2009,30(9):13-14.

R453

B

ISSN.2095-8242.2017.43.8500.02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肝素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