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

2017-11-01李宗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醚安全性

李宗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

李宗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分析和评估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12间收治的66例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34例与32例。A组而给予七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B组给予氯胺酮肌注麻醉诱导。对比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125.44±44.95)s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34.68±19.25)s均短于B组的(301.54±125.61)s和(167.21±78.52)s,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为8.82%,B组为34.38%,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麻醉中采用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具有较佳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七氟醚;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安全性

传统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是肌注氯胺酮,然后给予静脉穿刺诱导。虽然其麻醉效果较好,但是极容易引发并发症,降低麻醉安全性[1]。七氟醚是目前临床儿科中使用范围较广泛的麻醉药物之一,其麻醉优势显著。但其应用于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的安全性却鲜有报道。本文旨在分析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12间收治的66例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34例与32例。A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范围是1~4岁,平均(2.15±0.32)岁;体重为7~16 kg,平均(12.05±2.58)kg。B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是2~5岁,平均(2.88±0.15)岁;体重为 8~17 kg,平均(12.15±2.24)kg。对比以上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A组给予七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每分钟5 L,并用8%的七氟醚进行诱导。B组给予氯胺酮肌注麻醉诱导:肌肉注射5 mg/kg的氯胺酮,待针刺疼痛反应完全消失以后,创建静脉通道,并常规给药,于2 min后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体动、分泌物增多和缺氧发作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用(±s)表示,经t检验,不良反应情况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麻醉效果

A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125.44±44.95)s,B组为(301.54±125.61)s,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34.68±19.25)s,B组为(167.21±78.52)s,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不良反应情况

A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为8.82%,B组为34.38%,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小儿患者普遍存在哭闹、烦躁等症状,而麻醉诱导前的哭闹反应会导致紫绀型先心病患儿的右心压力显著提升,紫绀加重等不良后果,这会严重影响麻醉效果[2]。所以,对于该病手术患儿而言,麻醉诱导的关键是保持其稳定性,防止出现急性缺氧等情况。氯胺酮可使体循环阻力提升,心率加快,是紫绀型先心病的主要诱导药物。但由于该病患儿伴有血粘度高、血流速度较慢等体征,所以肌肉血管较少,在进行肌肉注射时无法有效吸收,导致诱导时间过长[3]。此外,氯胺酮会使肺循环阻力提高40%左右,可直接抑制缺氧心肌,造成右室流出道痉挛、心输出量较低,抑或是急性缺氧发作等严重后果,所以其具有局限性。七氟醚具有作用时间较短、起效迅速、无特殊气味等优点,其对呼吸道不会产生过多刺激,且不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转,治疗安全性极高[4]。此外,采用吸入诱导方式,能够尽量避免由于心肌肥厚造成的流出道梗阻现象。结果为:A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几率(8.82%)低于B组(34.38%),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小儿紫绀型先心手术麻醉中采用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可以缩短患儿的疼痛反射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且安全性高,可作为该术式的主要麻醉方法进行推广。

[1]倪 萍,王英伟,赵 璇,等.紫绀与非紫绀先心患儿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7(2):151-155.

[2]段国明,钱金娣,刘 源,等.双向Glenn术治疗紫绀型先心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8(23):369-369.

[3]黄庆先.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163-164.

[4]姜 博,宋铁鹰,赵晓波,等.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儿脑氧代谢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0):1222-1226.

R453

B

ISSN.2095-8242.2017.43.8481.01

本文编辑:罗 兰

猜你喜欢

氯胺酮七氟醚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