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

2017-11-01云,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护理学急诊科灾害

叶 云,王 飞

(安徽三联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及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00)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

叶 云∗,王 飞

(安徽三联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及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调查分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院前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置问卷,参照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杨美芳编制的护理本科灾害护理能力调查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合肥市三甲医院急诊护理100名。结果 急诊护士对灾害护理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知道一些的占78%,特别是涉及到公共卫生学和预防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掌握的较差。结论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较低,医院应加强灾害护理的继续教育。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现况调查;影响因素

现代社会,世界各种灾害频发,不仅仅是地震、火山爆发、旱灾、火灾、战争等等一系列灾害。我国同样面临了各种灾害和事故,在5.12汶川大地震时,大约有9万多医护人员加入,他们在地震的救援中护理人员发挥着重要使命。每年在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大约20万人左右,伤残超过200万人大关。灾害护理是医学的一部分,是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所构成的危害,来开展的紧急医学救援护理以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活动等措施。我们所说的灾害护理的重要环节就是院前急救,其中包括伤病发生现场对救护机构的呼救、各种疾病的现场救护、伤病员的运送过程中的主要事项等面。有调查显示,护士要掌握灾害伤员的护理和转运,以及灾后各类人员的心理救援和心理重建等等各个方。由于我国护理事业起步迟,灾害护理学尚处于探索进行时。护士承担一线灾害救援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卫生救援任务,她们的灾害护理能力的高低对灾时应对和受害人员健康的恢复影响不可小觑。2016年7月—2016年9月,我们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合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100名急诊科护士,目的是调查我市急诊护士灾害护理的能力水平,同时分析影响因素,向我市急诊护士灾害救援能力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市综合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37人,在2016年7月—2016年9月期间进行随机调查。发放问卷数150份和回收问卷数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

1.2 调查工具

1.2.1 问卷来源

采取自行设置的问卷形式,参照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杨美芳编制的护理本科灾害护理能力调查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合肥市三甲医院急诊护理100名。

1.2.2 问卷内容构成

调查内容包括:①护士的基本资料的调查;②现场抢救;③转运伤员;④基本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⑤信息报告和分布;⑥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本问卷将按此划分对护士进行灾害护理知识问卷的调查。

1.3 调查资料的回收与数据分析整理

此次研究者统一讲解内容,采用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形式,根据需要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8份,回收率92%,有效率91%,调查后所得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分析相应数据。

2 结果

调查显示,以年龄分布来看,20岁以下没有,20~29岁占护士总人数的51%,30~39岁占护士总人数的43%,40~49岁占护士总人数5%,50岁以上占总人数的1%(见图1)。以学历来看大专学历居多,占总人数的47%,硕士及以上很少,占总人数1%,本科和中专分别占40%和12%(见图2)。以职称来看,护士占总人数的43%,护师占总人数的41%,主管护师及以上占总人数的16%(见图3)。6~16题专业知识问答中,选择知道的占10%,选择不知道的占12%,选择知道一些的占78%(见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3 讨论

我市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有待提高。本次调查显示137名急诊护士对于灾害护理的知识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表明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的知识储备缺乏,基本与朱爱群研究结果相同。也许与急诊科护士年龄偏轻有关,其中20~29岁护士占51%,高年资护士即主管护士的比例偏少占16%有关。可以在调查中得出结论,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的具体内容了解不足,大部分是一知半解,涉及到临床知识的内容掌握比较好,但对心理学等方面内容知之不多,说明医院护士对灾害护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把握不够,主要表现在问卷调查中12~16题,大部分的选择是不知道或者知道一点,主要原因是灾害护理学与急救护理学不同,它还涉及到灾害学、建筑学、气象学、地质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内容,所以灾害护理不等同于传统的急救护理。从这次对我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灾害救治知识的调查来分析,获悉医院急诊科对灾害应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从而可想而知,下面县级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对灾害护理的掌握就更不理想。姚卫光等对在校学生进行灾害的调查结果也不理想。有人曾对军队和地方医院急诊科护士都进行了灾害急救知识的普查同时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对灾害知识的掌握也不理想。对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的研究中,社区护士的灾害应对能力也较薄弱。综合得出,目前我国三甲综合医院护士、部队医院、社区护士、在校学生对灾害护理知识的认识都严重不足,灾害护理的整体水平都很薄弱。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急诊护士的灾害护理培训,冯艳玲等采取案例模拟竞赛模式,可以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

4 小结

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相对不足,与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有一定关系。急诊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需求较高,重点在对公共卫生学和预防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由此得出我市三甲综合医院应迅速进行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建立有效的灾害护理培训体系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中之重。

[1]于 梅,王丽芹,裘晓霞.灾害医护人员对灾害护理学的认知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B):1-2.

[2]王卫东.国外防灾教育“聚焦”普通民众.城市与减灾[J],2008(2):31-33.

[3]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4]周秀华.急救护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5]吴美英,黄永贵,蒋崇慧,等.急救医疗技术人员的院前急救模式人力资源绩效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上):7-8.

[6]黄 琦.护士灾难医学认知、需求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10)2653.

[7]朱爱群,张静平,李乐之,等.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与认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7):47-50.

[8]张梦娜.护士和社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调查及培训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9]姚卫光,徐建军,王 冬.医学生灾害医学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33-34.

R472.2

B

ISSN.2095-8242.2017.43.8461.02

本文编辑:罗 兰

猜你喜欢

护理学急诊科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