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价值探析

2017-11-01杨东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西医探析原发性

杨东云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51500)

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价值探析

杨东云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51500)

目的探析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4例,将其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32例。中医组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西医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析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χ2检验组间数据,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是96.8%,西医组的总有效率是68.7%,中医组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 中医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过中医针灸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原发性痛经;中医针灸;应用价值

痛经为月经期出现的子宫痉挛性疼痛,可伴腰痛、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是因为生殖器官没有产生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在临床妇科上是一种常见病,原发性痛经属于急症范畴,也是一种妇科痛症,是中医学“痛经”范畴,传统医学一直不断的探索治疗痛经的最佳方法[1-2]。本文对我院的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和西医治疗,探析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抽取出64例,其中有31例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3例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32例。其中,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35±3)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68.5±3)个月。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中医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痛经。中度患者可勉强坚持工作,重度患者不能工作、面色青白。所有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存在血热淤结型、寒凝型、气血亏虚型、气滞血淤型等,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中医辨证原发性痛经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治疗法

西医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月月舒痛经宝颗粒药物治疗[3]。用法:1袋/次、2次/日,开水冲服。月经前1周开始进行药物口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至月经结束干净停止服用[4]。

1.2.2 中医针灸疗法

患者的三阴交、子宫、关元、合谷、次髎为主穴,血热淤结型患者加命门穴,寒凝血瘀型患者加膈俞穴,气血亏虚型型患者加重关元穴手法,气滞血瘀型患者加重次髎穴手法,选择40 mm×0.38 mm毫针,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进针快速,主穴进针后依次行针,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使用TDP照射,留针30分钟,留针过程中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辅助在毫针尾部插上大概长度为1厘米的纯艾段并点燃,利用毫针传导进行艾灸,艾段燃尽后接着插上新的艾段,重复直至留针时间结束。同时让其使用纯艾条温和灸子宫、次髎穴各10分钟[5-6]。月经前 1周开始进行中医针灸治疗10日,至下个周期的月经来前一周继续进行中医针灸治疗,1次/日,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7]。

1.3 疗效判定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无效:患者仍感觉疼痛,疼痛感没有减轻;好转:患者的疼痛感减轻,但功效短,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痊愈:患者的疼痛感消失,可以维持超过3个月经周期,并没有复发[8-10]。总有效=好转+痊愈。

1.4 统计学方法

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组间数据,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11]。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中医组中有1例患者无效、12例患者好转、19例患者痊愈;西医组中有10例患者无效、13例患者好转、9例患者痊愈;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是96.8%,西医组的总有效率是68.7%,中医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3 讨论

痛经有周期性、规律性及经行腹痛,经净则缓等特点。因为痛经的自觉症状比较多,没有明确的实验室检查依据及明显的阳性体征,在行经反复发作时,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在经前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使病情加重,引起其他并发症或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大多数痛经都是因为脾肾阳气不足,对痛经进行治疗,主要是散寒止痛。临床研究表明:三阴交穴可以有效的调理女性的内分泌,有助于女性防病保健、养颜美容,因为这是三阴经脉交会的部位,这与肾精生气血、脾化生气血,肝藏血,统摄血液密切相关。三阴交穴和血海都是脾经,对这两个穴位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可以补益肝肾,健脾利湿,有利于调理盆腔神经,从西医神经解剖学分析,对患者的三阴交穴进行刺激可以影响胸5到腰1的交感神经纤维,诱导患者的子宫平滑肌,舒张盆底肌,使气血畅通,自然消除痛经。关元、子宫穴是对妇科疾病患者治疗经常用的穴位,子宫穴位置在妇科附件附近,针灸能刺激到病源处主胞胎;关元穴是一身之阳的命门主穴,治疗痛经一定要治寒,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关元穴针灸治疗,可以散寒止痛;次髎穴也是治疗痛经常用的穴位,针灸刺其穴位可以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算是治标之法;配合艾条灸,简单易行,温经通络,使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活血化瘀。本文对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和西医治疗。根据治疗结果: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是96.8%,西医组的总有效率是68.7%,中医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孙立虹,葛建军,杨继军,佘延芬,李文丽,李新华,袁 军,李智滨,卢勇建,毕秀霞,李 梅,耿永红,王 彤.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9,6(2):398-402.

[2]《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15年第23卷总目录[J].中国民间疗法,2015,12(5):98-105.

[3]《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30卷总目次[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12(7):4534-4548.

[4]张 敏,吴中秋,张瑞娟.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效与展望[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02(6):59-62.

[5]任彬彬,刘志诚,徐 斌.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12,01(3):1-3.

[6]宋佳杉,陈滢如,佘延芬,朱 江.近10年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评价指标概述[J].中国针灸,2012,02(5):187-190.

[7]乔 靖,林 亮.近五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工程,2012,12(8):2280-2282.

[8]秦爱玲,马瑞萍,肖 婉,易莉娟,田 旭.单纯针灸相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的系统评价[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04(9):453-458+461.

[9]余思奕,杨 洁,任玉兰,陈 亮,梁繁荣,胡幼平.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特点[J].中国针灸,2015,08(3):845-849.

[10]《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总目次[J].辽宁中医杂志,2013,12(4):2621-2636.

[11]任彬彬,刘志诚,徐 斌.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应用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3,2(6):323-325.

[12]温欢欢,付金荣.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3,11(2):75-77.

[13]陆金霞,柯忠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0,03(8):501-503.

[14]李新华,孙立虹,葛建军,杨继军,佘延芬.隔物灸治疗不同程度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12(3):3231-3233.

[15]陈少宗,丛 茜,张秉芬.针刺单穴、多穴治疗中度痛经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的比较[J].中国针灸,2011,04(02):305-308.

R711.51

B

ISSN.2095-8242.2017.43.8373.02

本文编辑:彭晚林

猜你喜欢

西医探析原发性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VR阅读探析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HTTPS探析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