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7-11-01岳菊
岳 菊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血液检验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血清肿瘤标志物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岳 菊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血液检验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及34例PH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A组与B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FER、AFP及TBA检测,比较三组FER、AFP、TBA检测水平及检出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A、B组检出FER、AFP、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组较研究A组高(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且研究B组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研究A组显著高(P<0.05)。结论 PHC应用FER、AFP及TB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检测准确性,为临床早期诊断确诊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可推广。
FER;AFP;TBA;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HC)为消化系统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具有进展快、预后极差、死亡率高等特点,由于早期症状及体征不具典型性,导致临床就诊为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加[1]。为提高PHC预后,临床需予以有效科学诊断方式进行早期确诊,从而及早发现治疗,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常用肝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进行诊断,但因其单独检测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不高,因此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2]。为明确 FER、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应用价值,我院针对性选取34例PHC及30例肝硬化患者、30例健康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及34例PH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A组与B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A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39~63岁,平均(48.83±5.15)岁;研究组B组男女比例20:14,年龄38~62岁,平均(49.67±5.0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37~62岁,平均(48.42±5.23)岁。三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3 mL,不抗凝,常规离心5 min,将血清移至另一清洁的EP管内,置于-80℃冰箱内保存,然后实行统一检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FER与AFP,采用德国罗氏公司E160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应用酶循环法进行TBA检测,仪器设备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AU5400生化分析仪,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阳性判定标准:FER>400 ng/mL, AFP>10 ng/mL, TBA>10 μmol/L;联合检测时若其中任意一项指标阳性,则表明检测结果是阳性。
1.3 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FER、AFP、TBA检测水平
研究组A、B组检出FER、AFP、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组较研究A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三组FER、AFP、TBA检测水平(±s)
表1 三组FER、AFP、TBA检测水平(±s)
注:与对照组比,aP<0.05;与研究A组比,bP<0.05。
分组(n) FER(ng/mL) AFP(ng/mL) TBA(μmol/L)对照组(n=30) 214.62±37.78 5.34±1.56 6.51±3.09研究 A 组(n=30) 328.41±58.29a 247.83±185.17a 21.36±8.74a研究 B 组(n=34) 745.26±134.64ab 605.35±354.55ab 63.31±12.59ab
2.2 比较三组FER、AFP、TBA检出阳性率
对照组FER、AFP、TBA检出阳性率均为0.00%;研究A组FER检出阳性率为16.66%(5/30),AFP检出阳性率为33.33%(10/30),TBA检出阳性率为23.33%(7/30),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3.33%(13/30);研究B组FER、AFP、TB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2.94%(18/34)、64.70%(22/34)、55.88%(19/34),三者联合阳性率为85.29%(29/34);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且研究B组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研究A组显著高(P<0.05)。
3 讨论
PHC由于起病较为隐匿,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而临床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3]。目前,对于PHC早期诊断主要方式为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但早期确诊较为困难。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有研究指出[4],单一肿瘤标志物较难准确反映肿瘤性质,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可提升早期发现与鉴别准确率。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A、B组检出FER、AFP、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B组较研究A组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且研究B组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研究A组显著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PHC患者由于肝细胞遭到破坏,体内释放大量FER、TBA及AFP,从而导致PHC体内FER、TBA及AF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漏诊、误诊率降低,促进准确率提升;此外,该诊断方式为无创检查,患者依从性较高[5]。AFP为胎儿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由肝脏及卵黄囊分泌的一种血清糖蛋白,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一般健康成年人血液含量极低,而乙型肝炎或肝硬化人群水平可能升高。研究结果显示,AFP单独检测PHC患者阳性率为64.70%,表明单独检测易出现误诊及漏诊现象。FER主要是于肝脏中进行合成,若肝脏出现疾病或肿瘤时,由于肝细胞被破坏或损伤,将会释放大量FER[6]。研究显示,PHC患者体内FER水平为(745.26±134.64)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14.62±37.78)ng/mL,表明该项指标可作为PHC诊断有效指标之一。TBA同样合成于肝脏内,与甘氨酸、牛磺酸等结合后形成结合型胆汁酸,然后随肝细胞分泌至胆汁,之后进入肠道,因肠道细菌作用水解为游离型胆汁酸,最终97%在肠道重新吸收后返回至肝脏。当肝细胞损伤后,胆汁酸代谢出现异常,导致总胆汁酸升高,因此,可作为临床反映肝实质损伤一重要指标。肿瘤标志物能够有效反映肿瘤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包括每个阶段细胞的基因型与表型内在性质,FER、TBA、AFP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PHC检出率,弥补单一指标检测出现的不足,有助于早期鉴别PHC以及高危人群,为临床及早治疗提供合理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血清肿瘤标志物FER、AFP与TBA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升PHC早期诊断准确率,从而指导临床早期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1]陈贻斌,莫翠毅.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GGTⅡ和GP73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8):1310-1312.
[2]鲁 亮,李 杭,张汉群,等.原发性肝癌中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3):601.
[3]赵亚静,卢 英.血清AFU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53-55.
[4]彭继勇.血清AFU、ALP、GGT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725-3726.
[5]卢凌鹏,黄艳芳.血清中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9):1399-1401.
[6]王波兰.AFP与AFU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5):579,585.
R446.11+2
B
ISSN.2095-8242.2017.43.8358.02
本文编辑:罗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