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11-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气虚功能性脾胃

王 玮

(山西省阳煤集团总医院中医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 玮

(山西省阳煤集团总医院中医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科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n=40例)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辩证治疗,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χ2=5.541,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辩证施治;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指的是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且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症候群,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早饱、腹胀、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不振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病情持续加重[1]。长时间使用西药治疗会加剧对胃肠刺激引发不良反应现象,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与临床治疗理念相悖。鉴于此我院在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中医辩证疗法,现将其治疗效果做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是我科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中医辩证分型为FD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在22~60岁间,平均年龄为(45.3±1.7)岁,病程在1~5年间,平均(2.3±0.7)年;观察组40例,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在23~62岁间,平均年龄为(45.7±1.4)岁,病程在1~7年间,平均(2.5±0.3)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2]: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气、嗳气、恶心呕吐等,过去12个月典型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时间≥4周,间断性时间为12周;(2)脾胃气虚型诊断标准[3]:主证。脘腹痞满有隐痛感,饥饿、劳动后加剧;纳差且易饱胀、大便软或溏稀状;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而腻、;次证。嗳气、返吐清水、头晕体乏、口淡不渴、脉搏细而弱。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4]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年龄在18~80岁间,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经B超、内镜检查确诊为FD患者,辩证分型为脾胃气虚型患者,对本次实验知晓且同意授权的FD患者等;排除标准:合并胃部其他病症,器质性疾病患者、慢性胃炎、胃部肿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差的患者等。

1.4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即口服雷尼替丁胶囊(厂家: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06)剂量150 mg/次(1粒/次),2次/d;口服吗丁啉潘立酮片(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次(1片/次),3次/d;口服维生素 B1(厂家:北京康必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203)20 mg/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该组在西医治基础上使用中医诊断治疗,组方为党参、生山药、炒白术各12 g,厚朴、枳壳、佛手、广藿香、茯苓、半夏、蒲公英各9 g,炙甘草、广木香、黄连、陈皮各6 g,文火煎汁400 mL,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若反酸、烧心者,可加用煅瓦楞、锻海螵蛸;若胃脘隐痛加重者,可加甘松、白芍、莪术;湿热重者加茵陈20 g,纳差少食者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 g;若肝胃不和,可加用柴胡,若脾阳不振,手足不温者,可加干姜、附子。

1.5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5],治愈:治疗1个月后患者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连续随访2个月无复发情况;有效:经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次数明显下降、腹胀、上腹痛的程度缓解,其他症状和体征表现均得到缓解;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症状表现未归转,甚至呈进展趋势。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6]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身体疼痛和综合健康状况等维度进行评价,使用李克累加法计算在使用标准公式进行转换,每维度得分在0~100分间,得分越高则表示状况越好。见附录1。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率、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为92.5%,χ2=5.5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所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现象。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2。

表2

3 讨论

传统中医将FD归为“胃脘痛”范畴,因素体脾虚,或久病伤脾,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均可引起脾胃损伤,中气不足,健运失职,升降失常的症候表现,病程持续时间长,机体虚弱加剧,病情反复。西医常规疗法的原则即恢复胃肠蠕动功能,逐渐缓解腹胀、反酸、嗳气等现象,但是西药对肠胃组织的刺激作用较大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导致治疗效果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逐渐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自拟脾胃气虚治疗组方中包含有党参、茯苓等中药,党参、生山药、炒白术、炙甘草、茯苓具有补气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厚朴、藿香归于脾胃经,具有化湿止呕、去脘痞的效果,佛手、枳壳、广木香理气化浊,陈皮、半夏理气降逆化痰,蒲公英、小剂量黄连均有清热健胃之功,诸药合用起到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化湿止呕效果,患者症状表现逐渐归转生活质量提高。本次研究分别从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身体疼痛和综合健康状况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钟 恒.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35(6):65-66.

[2]严 丽.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25(3):220-220.

[3]吴国清.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中医辩证法治疗的效果评定[J].健康之路,2016,15(4):231-232.

[4]马文良.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332-333.

[5]邓定建.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2015,6(5):32-33.

[6]夏 萍.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156-157.

R256.39

B

ISSN.2095-8242.2017.43.8353.02

本文编辑:彭晚林

猜你喜欢

气虚功能性脾胃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