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微专题复习的重要性及相关策略说明

2017-11-0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易错高三向量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 景 晖

高三微专题复习的重要性及相关策略说明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 景 晖

高三数学复习如何操作,始终是广大师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保证复习的有效性,现对微专题复习这一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三微专题复习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三数学复习中,由章节到专题再到模拟的复习方式,已经普遍为教师和学生所接纳,可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均表示:复习实践中是存在困惑的,最主要的是专题过大,复习时思路过散,难以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再者,复习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在思维空间方面进步不大,是以导致复习徒费心力而效果寥寥。为了改变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在高三复习时增加微专题的分量。总的说来,微专题指的是用处理一个基本问题为主要形式,先使学生退至此问题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思维层面,从而回归到学习的本真状态,再以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使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和相应的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也就是俗语所说的“以退为进”学习策略。具体操作中,则需要于实践中结合源于考点、一题多解、易错混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散碎的知识点加以整合。

二、高三微专题复习的相关策略

现拟举出几种高三复习时微专题应用的常见策略,用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1.以考点为中心的微专题细化

高考和建立于高考精神之下的各种类型模拟考试,是参考了教学大纲要求且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的重要教学指导形式,它们在系统整合的前提下,打破了既定的知识体系,我们围绕考试中的各种考点,实现知识内容的细化,将有助于增加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例如在复习平面向量这一专题内容时,可以在其下安排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应用、坐标向量具体应用、和向量相关几何结论的应用、向量几何模型应用、向量投影应用、三角形四心和向量等多个微专题,这些微专题均是从考情和学情中总结出来的,利于难点的细化和学生的接受。

2.以思维为中心的微专题细化

来源于思维视角的微专题构建,是一种更符合学生期待的高三微专题应用策略。事实上,因为学生在认知和训练等方面的局限性,经常会出现思维的定式乃至死角,导致以偏概全、方向错误等问题的出现。在高三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站在一题多解的层面,带领学生走出思维误区,产生解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以此为契机而安排的微专题训练,拥有强大的思维引导功能,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举例来说,在高中阶段,等差数列属于数学知识体系里面相对不容易理解之处,学生若是相关数学思维不到位,缺少灵活处理的能力,便容易在解题时吃亏,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一题多解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训练,使之提升思维水平、增强解题技巧,在应考时做到游刃有余。比如对于下面的问题:已知等差数列{an},在此数列里面任意两项ap,aq有下述关系式:aq=ap+(q-p)d。又a2=4,a4=8,求此数列通项an。因为有等差数列性质的课本知识基础,复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该性质对此问题进行处理的引导。

第一种处理方法:从大家已经了解到的等差数列性质出发,继而推导得到an=a1+(n-1)d(a1所代表的是等差数列首项,而d则代表公差)。接下来根据题干给出的已知条件a2=4,a4=8,继续推导得到a2=a1+(2-1)d=4,而继续推导,则可以同样道理得到a4=a1+(4-1)d=8,顺势产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

利用解方程组的办法,得到此等差数列首项a1还有公差d,最终计算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而当完成这种解法以后,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换一种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解答,从而得到第二种处理方法:由于等差数列{an}里面的ap, aq间可以构建关系式:aq=ap+(q-p)d,则会产生a4=a2+(4-2)d=4+2d=8,由此得到d=2的结论,与此同时,又因为a2=4,因此能够得到其首项a1=2的结论,再计算此等差数列通项。两种方法的共同应用,让微专题的实施便得更加顺畅,使学生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

3.以易错混点为中心的微专题细化

从教材里面典型的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出发,构建形成相应的微专题,以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是一种无往而不利的做法。事实上,很多高三阶段的学生在复习数学时,并未产生对教材内容的足够深刻感知,对于其中的形似质异问题,偶尔会出现混淆和偏差理解,导致实际处理问题的差错。在做微专题时,教师让学生将这些混淆和偏差理解内容整理出来,并进行相应的探讨,效果通常是比较理想的。比如学生经常会出现对圆锥曲线定义应用的混淆,因此可以以此为契机设计微专题,并以实例引导之:函数f(x)=4sin(2x+π/3)(x∈R)之中包含有下述命题:A:x1-x2必然为π的整数倍;B:y=f(x)可以改写成为y=4cos(2x-π/6);C:y=f(x)于图象之上的对应点(-π/6,0)对称;D:y=f(x)于图象之上的对应直线x=-π/6对称。上面的几个命题中,哪个是正确的?很显然,这是基于函数变式知识的问题,若想对其加以处理,则必然要对易混淆内容进行辨析,此问题得到解决了,那些易混知识点的引导便水到渠成了。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讲过:至善于退,且足够的退,使思维退到最原始之处,且不失重要性的研究,是一种良好的数学学习决策。事实上,华罗庚的这种思维非常具有启示性,在高三阶段的数学复习时积极领悟与实践此种思想,使微专题复习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则可以在思维层面上解决学生的数学习题处理障碍,加深对数学思想的理解程度,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源于考点、一题多解、易错混点分析等多种方法,皆可以说是微专题的应用策略,值得对其加以认真研究。

猜你喜欢

易错高三向量
攻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易错点
向量的分解
『压强』易错警示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立体几何易错警示
三角函数中防不胜防的易错点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