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败血症休克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2017-11-01王姝婧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败血症休克体温

●王姝婧

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败血症休克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王姝婧

目的:探讨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败血症休克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50例在本院接受CRRT血液净化治疗的败血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25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将两组的氧合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氧合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败血症休克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十分理想。

CRRT血液净化;败血症休克;综合护理

败血症休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需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CRRT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败血症休克的有效方法,可将炎性介质有效清除,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探讨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败血症休克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本文将50例败血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败血症休克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以随机原则分组,25例一组。

对照组:男:女=16:9;年龄范围24—68(45.12±10.15)岁。

观察组:男:女=15:10;年龄范围22—66(45.05±10.16)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败血症休克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CRRT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相关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见下:

(1)心理疏导:受疾病影响,加上CRRT血液净化治疗时会引出大量血液,大部分败血症休克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抚患者,适时介绍治疗情况,不断进行鼓励,展示以往治疗成功案例,使其治愈信心提高,针对异常烦躁、神志不清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进行控制。

(2)体温调节:败血症休克患者体温会发生异常,当进行CRRT血液净化时,由于大量置换液进入体内,加上体内血液被引出体外,会导致体温下降,此时需将室内温度适当调高,给予电热毯预防患者受寒,针对体温过高者,可采取药物退热法或物理退热法,当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将置换液温度调高,直至比人体正常体温高出1-2℃。

(3)血管通路护理:针对意识清晰者,向其介绍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保证血管通路通畅的重要性,针对神志不清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在进行翻身、吸痰操作时,适当约束术肢,选择锁骨下静脉进行置管操作。

(4)并发症预防护理:加强凝血检测,实施有效的抗凝技术,采用生理盐水或低分子肝素对导管进行冲洗,观察血管出血情况,若血滤器颜色变深,则表示凝血状况出现,要将滤器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定期更换深静脉导管,预防感染。及时纠正电解质、水、酸碱失衡,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使用静脉导管前,抽出管内肝素、盐水,预防肺栓塞。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测量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合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病情,71分为总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软件处理,氧合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用(±s )表示——t检验。p<0.05表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氧合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别不大,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三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2组败血症休克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s ,n=25)

表1 对比2组败血症休克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s ,n=25)

注:同对照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氧合指数(mmHg) 血清C反应蛋白(mg/L)APACHE-Ⅱ评分(分)对照组 护理前 120.61±30.24 15.18±2.61 23.46±3.15护理后 154.19±25.16 7.85±1.24 19.46±2.21观察组 护理前 121.54±29.64 15.34±2.34 24.15±3.09护理后 192.63±26.37 5.13±1.25 14.15±2.34

3 讨论

败血症休克属于感染性病症,由病原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毒素进入体内后造成的微循环障碍状态,会导致机体细胞损伤、组织缺氧以及代谢紊乱[2],情况比较严重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恶性后果[3],危及生命安全。该病病情复杂,需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CRRT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4],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了提高疗效,临床在予以治疗干预的同时还需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比较片面,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虽可保证患者不出现意外事件,但在改善患者身心、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效果一般。

综合护理具有优质性、全面性等特点[5]。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够使其负面情绪尽可能消除,正视自身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树立治愈信心;体温调节能够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体温处于稳定状态[6],避免影响疗效;血管通路护理可保证血管通路通畅,促进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并发症预防护理是重要护理内容,预后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并发症发生与否的影响,积极预防并发症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氧合指数(192.63±26.37mmHg)、血清C反应蛋白(5.13±1.25mg/L)、APACHE-Ⅱ评分(14.15±2.34分)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

总而言之,在败血症休克患者接受CRRT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疗效提高,在改善患者血液指标、病情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泰兴市人民医院血透室)

[1]张杰.综合护理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00-102.

[2]朱春菊,陈彩云,何凤梅.细节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36):3703-3704.

[3]邹素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4910-4911.

[4]许艳军.picco指导的crrt液体管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1):1782-1784.

[5]李秀容.ICU成立CRRT专业护理小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0):3202-3204.

[6]安克润,曹昉,冷彦飞等.CRRT治疗脓毒血症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西部医学,2016,28(12):1758-1761.

猜你喜欢

败血症休克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