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遗址出土的生肖护符①

2017-11-01阿尔杰米耶娃阿尔杰米耶娃杨振福

地域文化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孔城址浮雕

[俄]Н.Г.阿尔杰米耶娃 П.А.阿尔杰米耶娃 著 杨振福 译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遗址出土的生肖护符①

[俄]Н.Г.阿尔杰米耶娃 П.А.阿尔杰米耶娃 著 杨振福 译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遗址出土有许多生肖护符,按照形制可以分为三类。从护符的造型和内容看,这些生肖护符既被认为具有宗教法力,又反映了中国中原地区的天文历法在女真人中的传播。

滨海边疆区 女真人遗址 生肖护符

俄罗斯考古学家对滨海边疆区境内的中世纪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已逾50年。这些遗址断代为女真人东夏国存在时期(1215-1233)。原金国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从蒙古人手中逃出后,占据了金国的土地,创立了新的政权——东夏国。东夏国囊括牡丹江谷地、图们江谷地及绥芬河谷地,北部边界直抵松花江,西部边界至今天的柳河县与吉林市,南部边界至朝鲜的咸镜北道和东海湾沿岸,东部边界至日本海沿岸②[俄]А.Л.伊夫利耶夫:《俄罗斯远东与比邻地区新发现的考古学材料》,《东夏国历史研究》,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远东科学出版社,第8-17页。。东夏国存在期间,在滨海地区的山地修建城池,其中有(帕尔季赞斯克区境内的)塞加、尼古拉耶夫斯克、叶卡捷琳诺夫斯克、(乌苏里斯克区境内的)克拉斯诺亚罗夫斯克、南乌苏里斯克、(纳杰日季斯克区境内的)阿纳耶夫斯克、(拉佐区境内的)拉佐、(切尔尼戈尔斯克区境内的)戈尔内胡托尔斯克等山城。现今,上述诸城址都已成为考古调查对象,为研究女真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制度及其宗教观念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众所周知,12世纪40年代,金国占据了中国的整个东北部。公元1142年,南宋向金称臣,其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宋朝与金国相互交流文化,女真人广泛吸取宋朝比较发达的文化成就,这不仅涉及物质领域,而且从根本上涉及女真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其中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在女真人当中传播起当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佛教、道教和儒教。在相对不长的时期内,这些宗教学说实际上完全排挤了女真人传统信奉的萨满教;与此同时,上述三种宗教在新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变化,融合成为一种混合的宗教,即所谓的“金国佛教”。①[俄]В.М.沃罗比约夫:《女真人的宗教信仰》,《民族学报告》第4辑,彼得格勒:苏联地理学会出版社,1966年,第61-82页。

考古遗物充分证明:在东夏国存在时期,上述宗教世界观牢牢扎根于当时居住在滨海地区的女真人的意识之中,宗教活动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与女真人的宗教观相关的考古遗物,虽不能确切了解每一件遗物的意义,但终究还是能确切地确定其中某些遗物的意义,如生肖护符和生肖铜镜就是如此。

迄今为止,俄罗斯的考古学家都曾谈及滨海地区境内女真人遗址出土的生肖护符。Э·В·沙夫库诺夫、В·Д·列尼科夫和Н.Г.阿尔杰米耶娃的论著,以及В·А·霍列夫的考古调查报告都对此类护符有简要的描述。②[俄]Э.В.沙夫库诺夫:《公元12-13世纪女真-乌德盖文化与远东通古斯民族起源问题》,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俄]В.Д.列尼科夫、Н.Г.阿尔杰米耶娃:《拉佐城址·滨海地区中世纪史·滨海地区境内的中世纪城址》,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远东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俄]В.А.霍列夫,《1979年对滨海边疆区阿纳尼耶夫斯克城址考古调查报告》,《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档案》,Ф-1,Оп-2,Д-358,1979年,第121页;[俄]В.А.霍列夫:《1984年对滨海边疆区境内的阿纳尼耶夫斯克城址与克拉斯诺亚罗夫斯克城址考古调查报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档案》,Ф-1,Оп-2,Д-358,1984年,第121页;[俄]В.А.霍列夫:《1990年对滨海边疆区阿纳尼耶夫斯克城址考古调查报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档案》,Ф-1,Оп-2,Д-358,1990年,121页。В·И·阿列克谢耶夫曾发表论文阐述皇家艾尔米塔日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铜钱形护符和饰牌,并列出该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护符的清单。③[俄]В.И.阿列克谢耶夫:《皇家艾尔米塔日博物馆藏品中的中国铜钱形护符与饰牌》,《俄罗斯皇家考古协会东方部论丛》,21辑,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1912年,第1-51页,图版Ⅰ-Ⅷ。

在前国家时期,女真人的自然科学观念既简单,又非常具体,但无文字记载。在数学方面仅只会简单的数字运算。天文与气象观测不仅用于宗教目的和风水,还用于预测天气和确定最一般的时间概念(年、农事季节、日夜交替)。无论如何,正如后来的文献所记载,女真人并未创制出自己的历法。在古代,女真人的人数非常少,没有历法,也不懂得纪年。那时,一说到年,女真人就说:“我见过多少茬青草”,青草绿一茬就是一年。④[俄]В.М.沃罗比约夫:《女真人的文化与金国(10世纪-123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67页。总之,在攻占宋朝的东北部之前,女真人没有规范的纪年方式。他们是从其统治下的汉族人那里引进纪年方法。显而易见,女真人制造生肖护符的标准和把生肖护符应用于宗教仪式活动,也是从其统治下的汉族人那里引进的,其证明就是:女真人本身没有创制出历法,中国的宗教学说在他们那里深入人心,而且塞加城址中的房址出土了仿制的、形状迥异的、具有小孩造型的、扁平的青铜护符。⑤[俄]Э.В.沙夫库诺夫、Г.И.佩尔米亚科夫:《关于女真人的新资料》,《远东》第1期,第139-141页。以下所描述的铜钱形护符就是文化移植的体现之一。

正如以上所述,像中国人的护符一样,女真人的护符也被认为具有宗教法力。它们全都是铜钱形:外圆,中间多为圆孔,为方孔的较少,孔檐有边饰,护符的檐也有边饰。从佩戴护符时的系绳方式来说,一是通过护符的中间孔系绳;二是通过悬挂环系绳。

在中国,铜钱形护符被称作“古钱”“福金”。在中国的古钱币学词汇里,所谓“镇妖驱邪的铜钱”指的就是“护符”。护符可佩戴在胸前、腰间或者建房奠基时抛撒。①[俄]В.И.阿列克谢耶夫:《皇家艾尔米塔日博物馆藏品中的中国铜钱形护符与饰牌》,《俄罗斯皇家考古协会东方部论丛》21辑,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1912年,第1-51页,图版Ⅰ-Ⅷ。有趣的是,俄罗斯的考古学家起初认为护符是显贵人家使用的物件,因为护符最先是出土于宫廷式建筑遗址。后来,一般的建筑遗址也出土了生肖护符,这充分证明它们普遍流行于平民百姓之中。在滨海地区境内的女真遗址里,铜钱形护符都是从房址中的祭台处发现的。俄罗斯的学者们由此得出这种结论:女真人不仅个人佩戴护符,而且当作全家人的护符。制造铜钱形护符的工匠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所有护符的正反两面的形制各异,甚至上面的生肖造型也不同。按照护符正反两面的形制,可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护符 直径6.3厘米,中孔直径为1.2厘米。出土时,或者没有专门的悬挂环,或者有一个或两个梯形悬挂环,或者干脆只有一个简单的悬挂圆环。护符的外缘和中孔四周都有薄薄的檐。护符正反两面都有纹饰:正面铸的是排列成两圈的十二生肖的浮雕造型,排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里外两圈各铸六种生肖的浮雕造型;另一种是里圈铸四种生肖的浮雕造型,外圈对称铸八种生肖的浮雕造型。在前一种情况下,于生肖浮雕造型之间的空档处铸S形的云形涡纹。在后一种情况下,生肖造型之间铸汉字指示生肖浮雕造型的名称,即所谓的历。每一种生肖浮雕造型各位于一个有薄檐的圆圈当中(图一)。

图一 正面

背面

护符的背面往往表现神话场景:例如,在一只护符的正面的下方,镌刻的是平静的水面,右侧有一只天鹅②译者注:原文为天鹅,似应为“仙鹤”。在荷叶与荷花之间飞翔。水面的上方还有一只飞翔的天鹅。左侧是被风吹得向一边倾斜的芦苇丛,水面上现出涟漪。整个画面充溢着这样一种氛围:有桩事情即将发生。这种画面本身就是预言新年就要来临。无论如何,铜钱形护符从来都是吉祥的象征。拉佐城址中被盗掘的№1房址③[俄]В.Д.列尼科夫、Н.Г.阿尔杰米耶娃,《拉佐城址·滨海地区中世纪史·滨海地区境内的中世纪城址》,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远东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与塞加城址中的№284房址④[俄]H.r.阿尔米耶娃:《滨海边疆区境内的中世纪城址调查》,《2003年考古发现》,莫斯科,2004年,第366-370页。都出土了与上述护符相同的护符。

Ⅱ型护符 直径5.5厘米,中孔直径为0.8厘米。形制像Ⅰ型护符,没有专门的悬挂环,有一个或两个梯形悬挂环。护符的外檐、中孔和中孔的四周都有细小的花边。该型护符的正面铸生肖浮雕造型,每种生肖浮雕造型位于一个有边饰的圆圈当中;圆圈旁边铸有指示相应生肖浮雕造型名称的汉字(图二)。

图二 正面

背面

该型护符的背面也是表现神话场景:护符中孔的右侧是一片树,树下是作为大熊星化身的“禄神”,他身穿官服,手持象征良好祝愿的笏板。在护符的中孔左面,坐着佑人幸运的双星神。中孔下面是象征长寿的仙鹤、龟和蛇。这些都是祝愿人们快乐、幸福、官运亨通、财源广进、长寿与安康的造型,①[俄]В.И.阿列克谢耶夫,1912年,《皇家艾尔米塔日博物馆藏品中的中国铜钱形护符与饰牌》,《俄罗斯皇家考古协会东方部论丛》21辑,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第1-51页,图版Ⅰ-Ⅷ。具有这些造型的护符出土于阿纳尼耶夫斯克城址中的№80房址、塞加城址中的盗掘坑(图三)。

图三

Ⅲ型护符 仅此一只,但不是考古学家直接发现的,而是从文物盗掘分子拍摄的照片上看到的,所以,描述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只护符的形制与铜钱的形制极为相似,但它的直径却有3厘米,比前两种护符的直径短。该护符的中孔为方形,中孔的各边长约1厘米。孔檐不宽,但护符本身的檐较宽。该护符有专门用于悬挂的梯形环。在这只生肖护符的正面,对着中孔竖直分布着十二生肖的浮雕造型;背面是日常生活情景:下部是拳击的场面;左面是正在做祈祷的和尚;上面是一位抱着幼儿的妇女(图四)。

图四

这只生肖护符的尺寸以及梯形悬挂环在该护符上的位置表明:它可当作贴身饰物或护符;如果与上述两种护符相似,则明显是用来悬挂在住室里的。

塞加城址出土的两只生肖铜镜都为圆形,直径为6厘米。这两面铜镜明显都是按铜钱形护符的样式铸造。铜镜背面的中央部位是一个带系绳孔的钮;钮的四周的纹饰围成方形,以此替代方孔。镜檐饰纹。钮的周围排列着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的十二生肖的浮雕造型:紧挨着钮的四周围着鸡、猴、猪和兔四种生肖的浮雕造型;在这四种生肖浮雕造型以外,排列着鼠、狗、马、蛇、龙、虎、猪和牛八种生肖的浮雕造型(图五)。

图五

有趣的是,某些生肖铜镜背面上的生肖浮雕造型与护符上面的生肖浮雕造型相似,但是,它们的排列次序迥异。传统的做法是生肖浮雕造型排列成两圈,靠近中孔的一圈是蛇、鼠、兔、牛、狗和虎的浮雕造型。至今仍然令人不解的是:在生肖护符或生肖铜镜上,生肖浮雕造型是按什么原则排列呢?某些学者认为,在中国,虎、龙、马、羊、鸡和蛇象征“阳”,而其他动物则象征“阴”。

值得注意的是,与生肖护符不同,生肖铜镜的镜面从来不加其他装饰(如传统的云朵、花草等造型)。这可能说明生肖护符具有强大的宗教法力,而生肖铜镜主要是当作日常生活用具。

同时,和佛教并存的萨满教的影响仍然是强势的。在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中,铜镜直接发挥作用。女真人最有趣的宗教活动之一就是女人手持两面铜镜舞蹈:“在各种仪式之后,五六名身着艳丽服装的女人两手各持一面铜镜翩翩起舞,两手时而高举,时而垂下,铜镜的光彩忽而闪烁,忽而隐没。她们宛如祖先灵堂壁画上的闪电女神下凡人间”①[俄]В.М.沃罗比约夫:《女真人的文化与金国(10世纪—123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67页;(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11页。。在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中,手持铜镜或把铜镜缝在衣服上跳神作法,是备受推崇的。这种持镜舞蹈近似于萨满巫师跳神做法。女真人笃信铜镜能反映出人间的种种之事,跳神作法就是惩罚凶神恶煞。

弄清楚女真人是如何以及依据什么原则引用中国的历法,并非是多余之举。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的天文知识就和历法以及国家的需要密切相关。据传说,天文观察始于尧帝,他吩咐羲和确定天上的星宿运动和地上的一年四季交替。无论如何,在商朝时,起码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中国人就已确定了有关历法的基本概念,从诸多指标来说,超过了西方的历法。

中国的历法从来都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仅举一例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在中国的文献中,“时”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播撒在地里的种子,在太阳的照耀下发芽生长。至于“年”字,它最初的形象是一个担了许多谷穗的人。起初,一“年”之内只划分为“忙季”和“闲季”(相当于冬季)。

中国历法的突出特点是,竭力把阴(月)和阳(日)的节律结合起来。早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就已极精准地计算出了月球运动与太阳运动的相互关系以及诸星宿的位置。中国的天文学家把月相的自然交替作为基本测时单位,也就是说,中国历法一定要把月初与新月对应起来,而把月中与满月对应起来。十二个阴历月构成一年。每个月的持续时间为29.53个昼夜,所以,在中国阴历的一年之中有所谓的大小月相互交替,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与此同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同样注重太阳年。中国人很早就懂得按日晷上的影子长度确定夏季和冬季的二至点。中国的天文学家依据这两个二至点确定季节,认为冬季二至点是天文年的开始。

像欧洲和美洲的许多民族一样,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太阳黄道,区分出黄道十二星座,其中每一个星座相对太阳在天空中移动。十二黄道分别以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命名: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女真人生肖护符上的生肖浮雕造型就是这些动物的造型。一个有趣的神话讲述了为什么以这些动物的名称命名十二黄道。有一次,菩萨请所有的动物前来欢度元旦,但只来了十二种动物,菩萨给前来的这十二种动物赐福,还赐给它们名称,并把这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冠作周而复始的十二年的名称。另一种说法是:这十二种动物名称的次序是它们向即将涅槃的菩萨告别的先后次序。

自汉朝开始,习以为常的是把十二黄道分为两半,即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和冬至。

阴历年一年为354.36天,比阳历年一年大约少11天,所以,为了使阴历年与自然季节相对应,必须按周期给阴历年增加一个月(达到13个月)。起初,是任意增加一个月,但在公元前1世纪中期,中国的天文学家发现255个阴历月等于19个太阳年,即所谓的麦顿周期循环。这就是说,每19年7闰;如果给阴历的一年增加一个月,就能使太阳年的基本日期与阴历年的月对应起来。当制定历法时,要考虑76年一循环(所谓的卡里普周期),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校正太阳律与月律了。

在中国,民间至今以太阳升至宝瓶座之后的第一个新月出现时为旧历年,换算成格里高利历,中国民间的旧历年不早于1月21日,不晚于2月19日。

自远古以来,中国还有按六十周期纪时法。按照这种纪时法,日期从两列符号中分别选出一个符号组合而成,一列符号是“树干”(“干”),有10个符号;另一列符号是“树枝”(“支”),有12个符号。在周而复始的60天循环中,第一天由两列符号中的各自的第一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第二天由两列符号中的各自的第二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依此类推。在周而复始的60天循环中,10天为一旬。在公元纪年起始之际,六十周期纪时法被用于纪年。据传说,于公元前2637年,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黄帝设立了六十周期纪时法。

在中国,不同的纪时方式形成统一的系统。这个系统把宇宙运动的各种不同的节律和力量以及有关循环时间与线性时间的概念整合为一体。实现这种整合要以象征宇宙“展开”与“收拢”的螺旋循环原则作为基础。中国历法的普用性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在旧中国,历法包裹着神圣的外衣,每个王朝都设立自己的纪年方法,而采用类似的纪年方法的毗邻国家被中国朝廷认为是自己的附庸。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境内的中世纪女真遗址出土了相当罕见的考古遗物——佛教的法器,如阿纳尼耶夫斯克城址和塞加城址出土了许多菩萨的青铜塑像、菩萨的石头塑像和菩萨的瓷塑像以及具有浮雕为佛教故事情节的青铜镜与青铜护符等。女真人尚在建国期间就对佛教有所了解。然而,有些信息却说佛教是从朝鲜传入滨海地区的,但这种说法的影响微乎其微。还有信息说,女真人是于11世纪末—12世纪初才对佛教有所了解,并认为佛教是从契丹传入滨海地区的。①[俄]В.М.沃罗比约夫:《女真人的宗教信仰》,《民族学报告》第4辑,彼得格勒:苏联地理学会出版社,1966年,第61-82页。克拉斯诺亚罗夫斯克城址出土的“金刚杵”起码能证明佛教的法器可能是从契丹传入滨海地区的。但是,不排除滨海地区从渤海国存在之时起(7—10世纪)就开始形成佛教传统,而且佛教在当时流传得相当广泛。对滨海地区境内的六处祭祀性建筑遗址所做的调查,是我们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对这六处遗址都已做了发掘,其中五处是佛教寺庙址,一处为附属于寺庙的建筑遗迹。②[俄]Н.Г.阿尔杰米耶娃:《滨海边疆区境内的渤海国时代的祭祀建筑》,《俄罗斯考古学》1998年第4期,第174-191页。因为存在塑造小型佛像的标准,上述遗址出土的各种材质的佛的塑像和菩萨塑像实际上都具有那个时期的特点。关于佛教在女真人当中流传的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发展的中心,所以,不能排除佛教学说是从中国直接传入滨海地区的。

责任编辑:祝立业

K85

A

2096-434X(2017)02-0101-07

Н.Г.阿尔杰米耶娃,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世纪考古学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远东历史、考古;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690012。П.А.阿尔杰米耶娃,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研究方向:远东历史、考古;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690012。杨振福,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俄罗斯考古学;辽宁,沈阳,110000。

① 译自《滨海边疆区境内的中世纪遗存》第1辑,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72-182页。

猜你喜欢

中孔城址浮雕
浮雕圆圈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孔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出错的浮雕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北部头屯河组储层特征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
陨落的夏代城市:大师姑城址发掘记
向家坝二期泄水坝段中孔混凝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