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2017-11-01
公益
信息
报告显示:国内公益机构数据意识逐渐觉醒
9月5日,中国社会公益数据力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结合IBM首发的《IBM公益行业数据应用全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公益数据的现状和未来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讨论。
《白皮书》放眼全球公益行业的数据应用,对来自全球的330个机构进行调研,将机构以数据的使用和分析水平划分为六个阶段:被动型、描述型、诊断型、预测型、规定型、AI/认知型。调研表明,尽管存在诸多优点,但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仍处于数据分析之旅的早期阶段,而这背后的主要障碍在于预算、技术和人才。
同时,灵析与IBM发布了《玩转公益数据之中国公益机构数据力初探》报告。报告发现,受访公益机构对数据认知不全面,大多数仅限于筹资层面,而非社会价值层面;缺乏恰当的资金与人才投入;缺乏催化公益数据发挥价值的生态系统。结合《白皮书》的建议,此类问题的解决,国内组织同样可以通过提升员工技能和外包,采用经济实惠的技术,就资金进行谈判以及参与生态系统构建等方式,实现跳跃式发展。
中国ESG景气指数发布
9月6日,由财新传媒、商道融绿、数联铭品(BBD)等联合举办的朗诗·中国ESG景气指数报告(试行版)(China ESG Development Index,简称 ESGDI)正式推出。
ESGDI通过科学的指数模型构建,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搜集方法,以及最新的数据挖掘技术手段,从海量的政府、企业、市场行为中找出准确反映ESG发展趋势的指标,客观地反映一定区域内(全国或各省市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宏观景气状态。
由此可知,ESGDI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内绿色金融和责任投资的发展状态,从而为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指向性决策参考,进而提升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
ME创新计划启动 支持公益环保实践
第三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启动仪式9月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以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获资助的项目代表等约100人出席了此次启动仪式。
2015年,中国民生银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发起第一届“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简称ME创新计划)。两年来,ME创新计划已为41个公益项目提供总计2050万元的创新资助,其中环境保护项目重点支持环保实践,如农村垃圾处理、生态资源保护等。
2017年,ME创新计划再启程,并在多方面对于项目进行了优化,目前已开始接受项目申报。据悉,第三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将为22个公益创新项目提供总计1100万元的公益创新资助。
第三届“北京社会公益汇”举办
9月3日,第三届“北京社会公益汇”在全国农展馆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社会公益、汇聚力量,有你有我、共建共享”。北京市委副书记景俊海参观指导。
据介绍,社会公益汇活动由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主办,每年一届,是全市全年社会公益成果的集中展示。此次活动的宗旨是“让公益走进生活”“让公益成为社会生活方式”。“公益汇”立足北京、辐射津冀,致力于打造一场独具特色的“公益盛会”。
活动现场,本届展会更加突出交流互动、现场体验和资源对接,分为“展”“洽”“品”“聘”“论”5大板块,超过2000家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相关活动。
“青山绿水”计划赋能百家环保机构
9月5日,以“天更蓝、心更暖”为主题,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央视、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启动“95公益周”,在“天更蓝”发布会上,阿里云宣布启动“青山绿水”计划,全面开放ET环境大脑的智能技术,提供全景生态分析、智能综合决策、智能环境监督等服务,目标是1年内赋能100家环保机构。
据介绍,凭借阿里云飞天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人工智能算法,环境大脑能够发现卫星图像、气温、风力、气压等各类信息背后的环境密码,并快速作出决策。
阿里云现场展示了“海洋环境保护智慧图”,可判断出海域是否存在污染、气象灾害、渔业过度开发等问题。后期,这一智慧图将向所有环保机构开放,任何环保部门、公益组织、社会公众都可以直观、实时地观察海洋环境变化,监督海洋资源开发。
联合国环境署任命新任中国亲善大使
9月13日,联合国环境署在北京任命李晨为中国亲善大使,以呼吁公众签署#战胜污染#承诺,并采取果断大胆的行动,同舟共济,共同消除污染产生的威胁和其对地球的破坏,净化我们的地球。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北京市环保局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他很乐于见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行动,并取得一系列的成绩,对未来中国的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工作十分有信心,相信李晨会启发更多人,引领积极的行动浪潮。李晨在演讲中说,自己在北京长大,当看到雾霾肆虐,他感到心酸、感到紧迫、感到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性。他说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是为你、为你的家人、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善举,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被作为历史铭记的是你我亲手还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景致。
报告显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取得进展
9月7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在北京发布了2016-2017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评价结果报告,显示中国环境信息公开于十年间取得历史性进展,但企业信息公开仍存在明显短板。
在本次评价结果中,14个城市得分达70分以上,较上年度翻了一番。温州、广州、北京、青岛、杭州、宁波继续保持在70分之上,沈阳、中山、厦门、济南、苏州、上海、绍兴、东莞也进入70分以上行列。PITI指数中法律法规要求的信息公开占70分,意味着这些领先城市已经基本做到依法公开。
报告也指出,我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仍有三大问题值得改进。首先是新《环保法》、《大气法》关于实时公开的法律要求仍待得到执行;其次是仍有八成城市污染源日常监管信息公开仍不足50%;第三是企业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公开存在重大缺失。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发布
9月27日,由环保部宣教中心与清洁空气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届 “创蓝” 清洁空气媒体研讨班在北京举行,最新版《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 (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本次活动中发布。
报告分析评估了30个省(区)2016年的空气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控制进展、空气质量管理进展、空气污染治理困难程度等。
2016年,各地颗粒物污染总体有所改善。和2015年相比,PM2.5重点控制区域中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重庆10个省(市)地区的平均降幅达7.8%。截至2016年,除北京外的其他9个省(市)地区均提前达到了“大气十条”2017年的下降目标。
以PM10年均浓度下降为目标的省(市)中,安徽、四川、江西、广西、黑龙江、贵州和广东7个省区已提前达到了2017年的下降目标。而山西、陕西、江西和新疆4个省(区)2016年PM10年均浓度相比2015年不降反升。
但是,颗粒物超标情况仍然突出,PM2.5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依然为京津冀及周边的大范围区域,其次为长三角地区、两湖地区和成渝地区。2016年,京津冀及周边“2+26”通道城市采暖期PM2.5平均浓度均超标一倍以上。
除山西省外,其他29个省SO2年均浓度全部达标。臭氧污染总体开始逐步显现。2016年臭氧超标的省(市)为北京、江苏、上海、河北和河南,与2015年相比多了河北和河南两地。14个省(市)2016年臭氧浓度高于2015年。